王鼎鈞:這恐怖的威脅,不料晚年又經歷一次

王鼎鈞:這恐怖的威脅,不料晚年又經歷一次

王鼎鈞,1925年生,山東蘭陵縣人。幼年因戰亂失學從軍,1949年流離臺北,曾任廣播公司編審、報社記者、專欄主筆,1978年寄居紐約,以寫作為志業,力學精進七十年不衰。出入各種文體,以散文見稱,然不落窠臼、兼採眾體、融會貫通,行文氣度恢宏、格局闊大、質地厚重。與余光中並譽為臺灣散文界的“雙子星座”,是“五四”以後,承繼現代散文革新的重要作家之一。

王鼎鈞:這恐怖的威脅,不料晚年又經歷一次

來源:南方週末(ID:southernweekly)

王鼎钧:这恐怖的威胁,不料晚年又经历一次

2020年3月30日,在美國華盛頓,一個配送機器人完成外賣任務後返回。(新華社/歐新/圖)

在此新冠大疫流行之際,但見歐美報刊多邀請哲學家、歷史學家、社會學家等連篇撰寫哲學沉思一類文章。貌似小眾,實則時需,因為驚魂未定的人們需要哲學沉思,需要短暫的停頓,來弄清我們人類的處境和景況,以明白向何處去,即死亦須死得明白,活也活得更有意義,所謂“人是有思想的蘆葦”也。南方週末邀請居住紐約的年逾九旬的作家王鼎鈞先生,用漢語展示我們的疫之沉思。

南方週末

不得了,居然勞動總統首相親口叮囑國民,除非必要加上必要,你不可、不可出門。閉門家中坐,外面大街小巷病毒洶湧,隨時可以排闥而入。家,任你鋼骨水泥,也覺得不是堡壘,是個蛋殼。恐怖如在其上、如在左右,並非感覺,而是外在的實體。這威脅,內戰時經歷過,1950年代臺灣的高壓統治時經歷過,不料晚年在另一社會中又經歷一次。

今夜輾轉反側,掛念那些親愛的人。州長市長叮嚀,你不可參加兩個人以上的集會,結婚沒有公開的儀式,臨終沒有神父的禱告,快遞公司送件,在你門外放下就走,連門鈴也不按一下,收件人的簽字也免了。距離距離距離,街上崗哨比行人多,行人相向而行,你躲著我,我躲著你,冤家路寬。若是兩人停下來交談,崗哨立刻奉上罰單一張。越是親愛,越要跟他劃界限,連打個電話去都怕電波不乾淨,界限越清楚,越覺得親切,奇怪的經驗。

秀才不出門,靠媒體對你述說外面的世界。報紙,電視,手機,打開只見病毒病毒病毒,電話響,也是告訴你,某太太,用含有酒精的洗手液洗手,手未乾,打開瓦斯爐炒菜,手著火了!有個人中了病毒,醫生要他居家隔離,他反而跑進自助餐廳到處遊走連連咳嗽,大聲宣告我帶病毒來了!餐廳立刻停業消毒,所有在場的顧客都進醫院接受檢測。這些都是壓力,壓力加上壓力,令人不思飲食,昏昏欲睡。於是出現一個新名詞,叫頭條新聞症候群。

想那1950年代,我在臺北,一覺醒來聽警車呼嘯,揣測它何時在我門口停下來,自己給自己預先想罪名,倒也打發了一個又一個漫漫長夜。這個好習慣現在又用得著。想那天地玄黃,宇宙洪荒,這世界本來是“他們”的故鄉,人類忽然由爬行改為直立,開拓自己的生存空間,壓縮“他們”生存的權利,雙方展開了無盡無休的萬代戰爭,今天的這個什麼病毒,也許就是其中一個戰役。

1930年代,我讀小學的時候,大人教我們喊“人定勝天”的口號,興高采烈,我們年紀雖小,倒也能感受到人類的那份興奮與自信。讀希臘神話,潘多拉拎著一隻箱子由天宮下嫁人間,今天的冠狀病毒也許早已裝在那個箱子裡。讀舊約聖經,天神讓人類說各種不同的語言,破壞他們的團結,模糊覺得天對人不懷好意。人有災難呼天,其實天並不和人站在一起,也模糊覺得有些矛盾。

人與天爭,好像每次都勝利,但是沒有最後的勝利。在我有生之年,終於有一個科學家說,“人定勝天,背後還有一個更大的天”。一代一代的醫學撲滅一代一代的傳染病,迎接一個又一個更難對付的傳染病,如今這個新冠狀病毒更是刁鑽古怪,陰險毒辣,外形又構圖勻稱,色彩斑斕。傳播的速度也刷新紀錄,專家說,如不設防,可在21天內染遍環球幾十億人口。

不免納悶:過去,都說瘟疫在消息閉塞的地區流行,都說瘟疫在生活水準低下、衛生習慣不良的人群中擴大,都說散漫懶惰自私的人容易傳播,這一次,怎麼重災區不在非洲而在歐美?怎麼高官貴族明星有那麼多人,比貧民區比露宿街頭的遊民先病?怎麼連軍營航空母艦都不能置身事外?怎麼經卷也傳染,教堂也感染?病毒不分貴賤也不辨善惡,口罩在誰臉上誰安全,呼吸器在誰臉上誰活著。大惑不解只有不求甚解,也許那“更大的天”派出來的戰將有幽默感,盡情諷嘲文明,逼得你連教堂禮拜佛堂講經都取消了!人類當然也推出對手,只是好像越來越被動,那麼下一次呢?下一次呢?

這一仗,人類的終極武器是疫苗,研製疫苗需要時間,這期間要死多少人?以血肉長城爭取時間,猶如中國的對日抗戰。生死之間,聯想美國的樂透大獎,中獎的機會很小,“比被隕石擊中的機會還小”,還是有人要去買獎券,他心裡想的是“說不定下一個就是我”!若把中毒比中獎,今夜,我想,下一個如果是我,這種病不會拖很久,也好,比下有餘。如果不是我,劫波過後,再世為人,應該知道人生境界比上不足。

王鼎钧:这恐怖的威胁,不料晚年又经历一次

江河旋律——王鼎鈞自選集

人民文學出版社2020年1月

王鼎鈞被譽為“一代中國人的眼睛”,華語散文的大師。他是文學的赤子,膜拜故鄉,頂禮美。他的寫作氣質與沈從文最相契合。本書是他的唯一自選集,精選“鼎公”平生作品三大類(美文、雜文、變體)代表作。九十餘載諸般閱歷,匯注通達文章,成就性靈之言。

人生似江河奔流,悲欣皆為序曲;縱使人間失格,愛與美仍是智慧。

他說:“世界上不一定有是非,但一定會有強弱。”“智慧,讓人下人活得容易些。”

他說:“我是聆聽哭聲的捕蝶人。” “真正的寧靜中既沒有日曆,也沒有報紙。只有你,只有我,而且並沒有你的皺紋,我的白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