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蒙—人物素材—馬雲


年輕人如果心存對未來的崇敬,對今天的認真踏實,對昨天的感恩,就會有機會。

——馬雲

鴻蒙—人物素材—馬雲

馬雲(Jack Ma,1964年9月10日-),中國企業家,出生於浙江杭州,畢業於杭州師範大學。他是中國黃頁、淘寶網、支付寶的創始人,最早的數字經濟引領人之一,開拓了領先全球的B2B業務以及電商服務與網購的新形勢。2019年獲福布斯終身成就獎。

馬雲,1964年9月10日出生於浙江省杭州市。1982年,馬雲第一次參加高考,首次落榜,數學只得了1分。馬雲充滿了挫敗感,之後他跟表弟到一家酒店應聘服務生,結果表弟被錄用,自己慘遭拒絕,老闆給出的理由是馬雲又瘦又矮,長相不好。後來馬雲做過秘書、搬運工人。馬雲高考落榜,父親馬來法見他意志消沉,讓他蹬三輪給雜誌社送書。1983年,馬雲第二次參加高考,再次落榜,數學提高到了19分。1984年,馬雲不顧家人的極力反對第三次參加高考,這次數學考了89分,但總分離本科線還差5分。由於英語專業招生指標未滿,部分英語優異者獲得升本機會,馬雲被杭州師範學院破格升入外語本科專業

。進入大學後,馬雲變成了品學兼優的好學生,憑藉出色的英語穩坐外語系前五名。

教師工作

1988年,馬雲從杭州師範學院外國語系英語專業畢業,獲文學學士學位,之後被分配到杭州電子工業學院(現杭州電子科技大學),任英文及國際貿易講師。之後馬雲成為杭州市優秀青年教師,發起西湖邊上第一個英語角,開始在杭州翻譯界有名氣。

鴻蒙—人物素材—馬雲

1994年,來自西雅圖的外教比爾和馬雲聊互聯網,馬雲開始尋找機會決定創業。1995年3月,馬雲從杭州電子工業學院辭職,湊足了2萬元準備創業。1995年5月,中國黃頁正式上線,馬雲開始從身邊的朋友做生意。此時,離中國能上Internet還有3個月。對於中國黃頁來說,創辦初期,資金也的確是最大的問題。由於開支大,業務又少,最悽慘的時候,公司銀行帳戶上只有200元現金。但是馬雲以他不屈不撓的精神,克服了種種困難,把營業額從0做到了幾百萬。後他將自己所持的21%中國黃頁以每股2、3毛錢的價格賣出,拿回10多萬元。之後馬雲和他的團隊在北京開發了網上中國商品交易市場、網上中國技術出口交易會、中國招商、網上廣交會和中國外經貿等一系列網站。

創立阿里

1999年3月,馬雲正式辭去公職,後來被稱為18羅漢的馬雲團隊回到杭州,湊夠50萬元人民幣開始了新一輪創業,開發阿里巴巴網站。阿里巴巴無疑是中國互聯網史上的一次奇蹟,這次奇蹟是由馬雲和他的團隊創造的。但是阿里巴巴創業開始,錢也不多,50萬,是18個人東拼西湊湊起來的。然而,就是這50萬,馬雲卻喊出了這樣的宣言:我們要建成世界上最大的電子商務公司,要進入全球網站排名前十位!

  那是1999年。1999年,中國的互聯網已經進入了白熱化狀態,國外風險投資商瘋狂給中國網絡公司投錢,網絡公司也是瘋狂地燒錢。50萬,只不過是像新浪、搜狐、網易這樣大型的門戶網站一筆小小的廣告費而已。阿里巴巴創業開始是相當艱難,每個人工資只有500元,公司的開支一分錢恨不得掰成兩半來用。外出辦事,發揚“出門基本*走”的精神,很少打車。據說有一次,大夥出去買東西,東西很多,實在沒辦法了,只好打的。大家在馬路上向的士招手,來了一輛桑塔納,他們就擺手不坐,一直等到來了一輛夏利,他們才坐上去,因為夏利每公里的費用比桑塔納便宜2元錢。

2007年11月6日,阿里巴巴在香港聯交所上市,市值200億美金,成為中國市值最大的互聯網公司。馬雲和他的創業團隊,由此締造了中國互聯網史上最大的奇蹟。馬雲的成功絕非單單因為他比我們早創業10年!不要忘了馬雲二次高考落榜,做過搬運、蹬過三輪、當過小販;不要忘了阿里巴巴創業之始35個人擠在一個房間,馬雲要靠貸款才能發工資。馬雲的創業成功絕非偶然,那是智慧和勇氣的結晶,那是信心與實幹的結果,那是領袖與團隊無間結合。

2003年5月10日,馬雲創立淘寶網,開始搶奪eBay易趣C2C市場。2004年12月,馬雲創立第三方網上支付平臺支付寶。2008年10月31日,阿里巴巴有限公司和杭州師範大學合作共建杭州師範大學阿里巴巴商學院,馬雲出任董事長。2018年9月10日,馬雲發出題為“教師節快樂”的公開信宣佈:一年後的阿里巴巴20週年之際,即2019年9月10日,他將不再擔任集團董事局主席,屆時由現任集團CEO張勇接任。目前,馬雲已正式卸任阿里巴巴董事長一職。

慈善事業

馬雲在接受《福布斯》亞洲版的獨家採訪,闡釋了自己關注的新事業——公益。他說道:“人們說我是中國最富有的人之一,但我並不覺得那是我的錢,而是來自大家的一份信任,需要用更好、更明智的方式把它用好。” 過去20年,馬雲一直在建設總部位於中國杭州的互聯網巨頭企業——阿里巴巴集團。一年多以前,馬雲宣佈自己將會卸任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一職,由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接任。

  在董事局主席2018致股東(以及全世界)的信中,馬雲寫道:“我會投入更多的時間到教育、公益、環保。”

如今,不久前剛過完55歲生日的馬雲正在開啟職業生涯的新篇章。當然,他已經在這方面積累了大量經驗。例如,阿里巴巴長期以來都有企業社會責任項目。2006年,阿里巴巴推出了其第一個有組織公益項目,名稱為“魔豆愛心工程”,幫助中國身處困境的女性。目前,大約2萬名母親已經獲得了免費培訓和資金,成為了網上創業者。

  2010年,公司做出重大承諾,開始將收入的0.3%用於公益事業。兩年後,公司成立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管理其公益工作。按照2019財年公司收入560億美元計算,0.3%相當於1.68億美元(阿里巴巴並未公佈實際數字)。除此以外,馬雲公益基金會還與支付寶公益基金會、蔡崇信公益基金會一起承諾10年間提供1.43億美元,用於支持中國女子足球的發展(支付寶公益基金會是螞蟻金服的一部分,蔡崇信公益基金會則由阿里巴巴集團聯合創始人蔡崇信出資)。除了中國以外,該基金會還對非洲、澳大利亞、中東的事業提供了協助。馬雲希望,自己的基金會能夠把作用最大化。他說:“公益也關乎效率。如果你花3元錢就能做到,為什麼要花5元?如果你能用2小時做完,為什麼要用4小時?我從企業管理中學到的經營之道,正是我引領公益機構的運營之道。”

  目前,馬雲關注的中心是中國。曾經當過老師的馬雲特別關注改善中國農村及貧困地區的教育情況,他的基金會已經承諾至少提供7,500萬美元用於培訓教師和校長,還有其他教育項目。

  中國的慈善公益事業正在興起。不過,馬雲表示能夠做的事情還有很多。他之所以關注中國,一個原因是因為他希望先在中國創造、嘗試以後可以推廣到其他地方的想法。另一個緣由是,馬雲相信,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能夠做得更多。馬雲說“中國有很好的慈善文化,但是中國需要建設公益文化,因為公益不只是關於錢,而是在於付出時間,在於點滴行動。我希望帶動中國的慈善上升到公益層面。” 他希望在中國創建有關公益的學術項目。他說:“我想和(中國的)大學一起開發一門課程,培訓人們如何做公益。”在福布斯全球總裁會議上,馬雲說道:“我相信將來在中國,會有數以十萬計的商界人士成立自己的慈善或公益基金會。”

鴻蒙—人物素材—馬雲

  那麼馬雲作為公益人士,接下來會做什麼呢?首先,正如他在去年的致股東信裡所寫,他將做一些調研:“我一定不會也不能讓自己空閒下來。不過,這次,我有足夠的時間去挑選幾件我自己感興趣,有趣而且有意義有價值的事。”他在採訪中又作了更詳細的闡述:“我不趕時間。我想用一年的時間去各個國家,和教育部長們交流,和學校們交流,和老師們交流,和那些擁有偉大創想的人們交流。”

  今年11月,由馬雲公益基金會贊助的首屆馬雲非洲青年創業基金“創業者大賽”在加納舉行決賽;馬雲親自前往,擔任大賽評委。比賽過程通過《非洲商業英雄》節目向整個非洲大陸轉播,以在非洲激發創業精神。“我有資金,有資源,我想到非洲去,真正賦能當地的創業家。如果我們能夠發掘、能夠幫助更多非洲的馬雲們、比爾·蓋茨們和沃倫·巴菲特們,非洲將截然不同。”馬雲說。

雲計算

6年前,阿里巴巴集團成立雲計算子公司阿里雲,開始投入為第三方企業提供服務的雲計算平臺

。如今阿里雲已經成為中國最大、全球領先的雲計算服務平臺。10月14日,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現身2015雲棲大會並發表演講,曾經自嘲“不懂技術,所以才更注重雲計算技術”的馬雲,如今對大數據雲計算已經有了完整且深刻的理解,並由此洞見到DT時代的未來。

為什麼一定要做雲計算?當時的馬雲深刻意識到,沒有自主的技術是會要你命的。即使內部對雲計算爭議很大,馬雲也非常堅定自己的目標:每年對雲計算投入10個億,連續投10年。研發期間,開發工程師半夜起床處理線上故障,成了家常便飯。有的同學,把孩子的笑聲錄製成手機鈴聲,還有同事兩百多天內起夜將近三百次。最終,在工程師們“拿命來填”的努力下,阿里雲開始逐漸穩定下來,在一次較大的升級之後,穩定的系統表現甚至讓工程師們變得不習慣了——忽然發現好像沒事可幹了。

阿里雲自主研發的“飛天”系統具備了更強的性能以及強大的計算能力,這為網商貸做到“秒級”放貸提供了技術基礎。“飛天”開始通過公共雲、專有云、混合雲等形式對外提供大規模計算服務,網商銀行也成為第一家跑在雲上的銀行,阿里雲也一躍成為與

亞馬遜AWS微軟Azure並列的3A。

鴻蒙—人物素材—馬雲

曾經,以錢學森為代表的在舉國體制下開創的一套科技創新體系,一直是中國科研的法寶和驕傲。而在2019年,來自阿里的王堅當選院士,代表著中國對另一種市場化的科技創新模式的高度肯定:以企業為主體,來實踐核心關鍵技術自主創新

。阿里雲的研發,就是用技術推動中國雲計算產業開拓全新局面的典型案例。

寫在結尾

阿里不是以前那個阿里了,中國也不是以前那個中國了。

我們常問,為何我沒有貴人相助?但其實,真正的貴人,是自己。

我們常說,天助自助者其實人生從不缺乏機會,有些人在等待機會,而有些人在創造機會。馬雲的成功固然有其天時地利人和的因素,但一個懂得什麼時候該幹什麼的人,是不難成功的。


鴻蒙—人物素材—馬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