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高考1天,10000條扎心評論:你討厭的現在,是我回不去的過往

距高考1天,10000條扎心評論:你討厭的現在,是我回不去的過往

引言:

今天是6月6日,距離高考只剩1天。

一週前的微博熱搜上,衝出了一個熱門話題“假如醒來發現自己在高三”,收穫近3萬條留言。

其中“珍惜每一刻,好好努力一次”的留言,寥寥數語,卻收穫高贊。


距高考1天,10000條扎心評論:你討厭的現在,是我回不去的過往


曾經,我們以為高考很苦,學習很苦。

後來,我們一路磕磕碰碰,歷經艱辛,回首過往,才知道那段可以一心一意努力的日子到底有多美好。

可是,我們再也回不去了。

“多希望這幾年只是在做夢,一覺醒來回到高三的開始。”

“如果人生可以重來,我希望定格在高三。”


距高考1天,10000條扎心評論:你討厭的現在,是我回不去的過往


只可惜,沒有如果。

翻著滿屏表示後悔的留言,不由得想起此前,衡水高三女孩因模考考差,給父母打電話,哭訴學習太苦的視頻。

出人意料的是,一條表示羨慕的評論,收穫了394個贊。

距高考1天,10000條扎心評論:你討厭的現在,是我回不去的過往

“上學沒受的苦,生活都一點一點還給我了。”

這位網友敲出的這一個個字背後,很多人讀到了辛酸。

01

還記得毛坦廠中學的送考儀式嗎?

就在幾天前,毛坦廠中學考生集體出征。為了有一個好彩頭。首輛送考大巴的車牌號為“91666”,取諧音“就要666”,希望所有考生都能一切順利。

開車的師傅姓馬,也屬馬。寓意“馬到成功”。

有人稱它為「亞洲最大高考工廠」,一年一度的“送考節”,鞭炮齊鳴,家長親戚站滿街道歡送擁抱。在高考這件事情上,它的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但是,到底該如何評價這所學校?人們卻各執己見,爭論不休。

直到我看了白巖松的一段採訪。他給出了我們最好的答案。

距高考1天,10000條扎心評論:你討厭的現在,是我回不去的過往

他說:

無論如何,我做不出任何諷刺毛坦廠中學的事情。

把夢想放在高考上,是一件好事,別破壞它。

距高考1天,10000條扎心評論:你討厭的現在,是我回不去的過往

毛坦廠中學的孩子大多來自普通家庭。那上萬人送行的人浪中,寄託了一個又一個家庭的夢想。對於普通家庭來說,很多人把高考當成改寫命運的唯一機會。

就像白巖松說的,

那些拼命想改寫人生的學生和他們的父母,

我們有什麼資格嘲笑?

02

香港曾有個真人秀節目《窮富翁大作戰》,有一期是大富豪田北辰體驗清潔工的工作。

距高考1天,10000條扎心評論:你討厭的現在,是我回不去的過往

節目裡,他的薪水是每小時25港幣,每天的生活費只有50港幣,住在只有15平方米的“豪華籠屋”,月租1350港幣!這就是一個普通清潔工的日常。

他們的工作很重要,又那麼辛苦,而月薪卻只有5000多。為了活下去,他們要麼住籠屋,要麼工作到半夜。

為什麼會這樣?

田北辰說出了殘酷的真相:

這個社會是在極嚴厲的懲罰讀不成書的人!

學歷不能決定一切,但對於我們大多數普通人來說,


讀書考試,仍是我們逆襲的捷徑,

高考則是逆襲的起點。

☟☟☟☟

有網友說:

條條大路通羅馬,為何大家非要擠上一個獨木橋,這麼折騰自己,值得嗎?

舟老師想告訴你:

讀書雖然很苦,但是不讀書的人生更苦。

03

還記得那張刷爆朋友圈的圖片嗎?

距高考1天,10000條扎心評論:你討厭的現在,是我回不去的過往

不奮鬥,你的才華如何配得上你的任性;

不奮鬥,你的腳步如何趕上父母老去的速度;

不奮鬥,世界那麼大,你靠什麼去看看。

一個人老去的時候,最痛苦的事情,不是失敗,而是我本可以。

這番發自肺腑的勸勉,來自於一位農名工。

知乎有個問答:高考對一個人到底有多大影響?

網友小花6年前的回答,每年高考後都會收穫更多贊:

“它是最公平可以選擇未來生活的權利,可以跨越階層,對抗後門與關係。普通家庭孩子,想改變現狀、提升階層,一定要抓住機會。

此後絕大多數考試與競爭,再沒這般公平。高考形成的差距,用任何方法都很難彌補。

多少你嚮往的地方,都標著條件:本科及研究生均畢業於國內985院校。一切珍貴的機會都以本科為起點。”

去年,韓寒在微博發表長文提起退學往事,他感慨:

退學是一件很失敗的事情,說明在一項挑戰裡不能勝任,只能退出,這不值得學習。

距高考1天,10000條扎心評論:你討厭的現在,是我回不去的過往

距高考1天,10000條扎心評論:你討厭的現在,是我回不去的過往

韓寒發博文後,網友們也坐不住了

網友@樊錚的評論,獲得了高贊

上大學最大的意義不在於學到了多少知識,而是見識和起點,你未來的發展取決於你在什麼層次上觀察和思考,以及和什麼層次的人共事,而上一流的大學其實是提高這個層次的成本最低的途徑,也幾乎是唯一的途徑。

而上大學,對目前大多數普通中國家庭來說,

唯一公平廉價的途徑,唯有高考。

還記得2008年,19歲男孩徐孟南在高考答卷上寫滿批判教育制度的獨立宣言,換來一張0分考卷,一夜之間躥紅網絡的事情嗎?

往後10年,只有高中學歷的他,求職屢屢受挫,只能流落四方,做各種苦工,組裝廣告箱、造井蓋、包裝產品,吃盡苦頭。

距高考1天,10000條扎心評論:你討厭的現在,是我回不去的過往

徐孟南在打工

10年後,徐孟南承認當初年少無知。

已是兩個孩子爸爸的他,邊工作邊備考,竭盡全力重返校園。

距高考1天,10000條扎心評論:你討厭的現在,是我回不去的過往

2018年,29歲,他如願被一所大專院校錄取。


距高考1天,10000條扎心評論:你討厭的現在,是我回不去的過往


10年青春,10年磨礪,徐孟男終於明白不讀書的人生才是真的苦。

04

舟老師在這裡給大家分享一部叫《出路》的紀錄片,

影片從2009年拍到了2015年,用7年的時間,記錄了三個孩子不同的人生選擇。

12歲的女孩馬百娟,來自甘肅會寧,全國有名的貧困縣,父親60歲,垂垂老矣,母親有智力缺陷,全家人像螻蟻一樣活著。

小時候的她渴望讀書,她說我要去北京上大學,要去打工掙錢,我要一個月掙1000元,買面,因為我家面不夠吃。

距高考1天,10000條扎心評論:你討厭的現在,是我回不去的過往

幾年後,當記者再次來到這個小村的時候,16歲的她已經嫁給表哥,挺著大肚子,和兩個同樣未成年的女孩,聚在一起比誰的孕肚更大。

距高考1天,10000條扎心評論:你討厭的現在,是我回不去的過往

19歲的徐佳同樣出身貧寒,是農民工的孩子,父親去世前唯一留下的話就是:

爬也要供孩子上大學。

肩負著重大使命的他,也揹負著巨大的壓力。

復讀挺折磨人的,讓人有羞恥感,有壓力、有恐懼,有段時間整個人都冒汗,手發抖,根本做不下題目。

距高考1天,10000條扎心評論:你討厭的現在,是我回不去的過往

但是他不敢放棄,復讀了兩年,終於考上了湖北工業大學,一個普通的本科院校。

現如今,憑藉自己的努力,在武漢結了婚,買了房,基本上實現了父親的遺願。

同樣出身寒門,有的人屈服於命運,有的人迎難而上,挑戰命運。

舟老師想說:

讀書也許並不能完全改變命運,但它一定可以給你一個滾燙的人生。

尾聲


“多麼希望有一天突然驚醒,發現自己是在高三的一節課上睡著了,現在經歷的都是一場夢……同桌罵你白痴,叫你好好聽課……一切還充滿希望。”



許多人說,這是一段無論看多少遍,都會被打動的文字。

人生如牌局,每個人手中的牌都不同,而高考是最公平的那一張,人人都有機會打好。


高考是人生中少有的幾個能影響未來的時刻。不用看長相,不用看家境,更不用看爸媽是誰,比的只有成績。

什麼叫出路?

出身決定了你的起點,你的努力才能決定你的終點。

條條大路通羅馬,有人生在羅馬,但那又怎樣,努力很苦,但未來一定很甜。

這世界不會辜負每一份認真,你只需要慢慢積攢努力。

舟老師想說,

人的一生就是不斷付出和收穫的過程。

歲月流轉,又到一年高考季,很想對每一位考生說:

請相信,你吃過的苦流過的淚付出的努力,生活總會以某種方式回饋於你。而這世間,如果有奇蹟,一定是努力的另一個名字。

願你咬緊牙,拼盡最後一點努力,明日走出考場,能無悔地說:

無論結果如何,我都曾與人生最艱難的一場仗死磕到底,蛻變成更優秀的自己。

而無論經歷過高考,也請永遠不要懷疑努力的意義。

無論何時開始努力,都不算晚,努力過的人生,終究無悔。

趁光陰未老,機會還好,

請一定一定堅持,一定一定努力。相信自己,沒有什麼不可以!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