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不遇 全球的錢洶湧而來 中國的復甦鼓舞世界


百年不遇 全球的錢洶湧而來 中國的復甦鼓舞世界

錢、資本,一個顛覆不變的本質特性是,哪裡有錢賺就蜂擁湧向哪裡;哪裡回報高就拼著命奔向哪裡?

不過,錢、資本流向一個地區的方式、吸引力和誘惑性卻大不同。

改開40多年來,從上個世紀80年代末期開始,全球的錢也都在向中國大陸流入。不過,吸引這些錢的是廉價勞動力、廉價資源能源,廉價土地資本,國家對外資的大幅度讓利。

物美價廉的出口商品帶來了貿易順差,換回外匯流入國內;土地、稅收免費免稅等讓利吸引資本來華,形成資本順差。最終使得中國外匯儲備達到3.1萬億美元左右,至今位居世界第一。

也就是全球的錢和資本幾十年來流入中國最多,但中國代價也很大。

一場世界罕見的冠狀病毒危機,使得全球社會經濟格局正在發生變化,這個變化之一就是中國對全球已經最具吸引力,全球的錢或將洶湧澎湃,撲向中國而來。這次錢與歷次都有本質不同。

不同在哪裡呢?中國市場已經在疫情衝擊後逐漸恢復元氣。中國採取果斷組織措施最早基本控制住新冠病毒疫情,讓今天的世界各個國家豔羨不已。就此,中國徹底掌握住了主動,給其他工作儘快恢復正常奠定了基礎,特別是復工復產,恢復經濟。

很多企業原本以為中國的產業鏈因為疫情會被其他國家拋棄、中國會與世界經濟被動脫鉤,但隨著全球範圍疫情的擴散,其他國家出現了大面積停工,中國反倒成為了世界上生產能力最穩定的地區、是現階段世界製造業的避風港,因此也必將獲得更多的發展機會。

包括中國A股,是在全球3月份的數據中,錄得唯一上漲的市場。湧入股市裡的資金越來越多,也成為全球市場最抗跌的股市。

在今年1月開始的這場疫情中,中國給全球輸出兩大信心和鼓舞。一是中國徹底控制住疫情,讓世界各國包括歐美日加拿大等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冠狀病毒疫情是可以戰勝的,只要措施得當。一個小小細節是,中國改變了歐美加拿大不習慣戴口罩的習慣。

二是世界看到了中國經濟正在從疫情中快速恢復,給其他國家以希望,只要果斷控制住疫情,經濟就會報復性反彈和恢復。從週一(2020.4.6日)美股報復性反彈分析,就是看到了全球疫情回頭的跡象。

這也就決定了中國必將成為各國資本青睞的市場。這次的錢湧進中國是不帶任何附加條件的金融資本不請自來,而不是用廉價勞動力血汗錢去換錢。概念是完全不一樣的。

2020 年 3 月以來,各國政府為了挽救本國經濟,都在實施超級規模的貨幣財政刺激計劃,總體規模遠遠超過2008年金融危機,不斷向市場注入流動性的規模世界罕見。

然而,稍有常識的人都會思考一個問題,在疫情蔓延,工廠關閉,消費隔離在家裡,經濟停擺情況下,資本只有在全球尋求高回報。而中國復工復產基本完成,企業公司基本正常,正好是國際資本尋求的極少最佳目標。

當大量資金進入全球市場後,除了部分財政性資金可以用來購買抗疫物資以及解決本國民眾的生活問題以外,大部分的資金還是金融性的資金,是一定要和產業相結合並追求回報率的。

從全球來看,能夠接納這部分資金並滿足回報需要的市場並不多,中國市場目前疫情控制的最好,也是投資風險最小的地方,所以全球流動性湧向中國市場也是未來一段時間的大概率事件。

國際資本湧入中國,並不是王婆賣瓜自賣自誇,而是國際組織的看法。就在華盛頓時間4月6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佈文章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已經導致了全球經濟的衰退,嚴重程度高於全球經濟危機。“所有國家都在面臨越來越大的經濟損失”。全球無一倖免,僅僅是程度不同而已。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稱,疫情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嚴重性”衝擊美國經濟。美國失業率增長的趨勢,即便是在全球金融危機期間也沒出現過。美國經濟數據顯示,就業大幅度下降,失業大幅度增加,初請失業金人數達到了驚人的650萬人,失業救濟金機構門口排的長隊看不到頭。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提到,中國目前出現的復甦“令人感到鼓舞”。這表明隔離措施可以有效控制病毒傳播,併為恢復經濟活動做準備。

中國射出了一箭雙鵰的好箭法,讓世界各國刮目相看,好不羨慕!

據國家外匯局網站4月7日消息,截至2020年3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0606億美元,較年初下降473億美元,降幅為1.5%。資本湧入需要一個過程,還在路上走著,接下來將會體現在外匯儲備的增加上。

中國即將成為全球資本競相湧進投資的沃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