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取消事業編已成定局:編制工變身合同工,32種事業打破鐵飯碗

從2019年年初到現在,事業單位改革的任務已經完成了將近一半。從明年起,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將在2020年底前全部實現。部分省市將在今年年底前完成,其餘的全部在明年年底前兌現。事業單位的改革雖然會觸及到一部分的利益,但大多數人來說依然是受益的,在改革全面實行之前,一系列的改革政策更是讓人應接不暇。

此次改革像生產經營類事業單位已經非常明確,到2020年底前全部改企。目前,部分省市已經完成改革,像遼寧就把全省的生產經營類事業機構精簡了90%,力度之大,全國首屈一指。類似於這類的事業單位還有以下這些:

2020取消事業編已成定局:編制工變身合同工,32種事業打破鐵飯碗

說到這裡,可能很多小夥伴就會問,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後如何實現人員的分流?其實目前採取的安置原則是“編隨職能走、人隨編制走”,編隨職能走,意思是連人帶編一起隨職能整合,職能整合到哪裡,人員編制就一起調整到哪裡。事業單位無論是整合還是撤銷,其行政類職能劃分依然歸相應的行政機關承擔,由於行政機關行政編制總量控制,不能隨職能大批量轉換整合進來的事業編制,機關又不允許混崗混編,使用事業編制。因此,行政類職能整合到機關,原來承擔職能的事業人員和編制,隨職能轉換為行政編制的可能性基本沒有。人員編制可以隨同職能整合到新的事業單位,但是隻有公益類事業單位的公益服務職能剝離整合後,人員編制可以隨同職能整合到新的事業單位,個人身份和編制類型不發生改變。

2020取消事業編已成定局:編制工變身合同工,32種事業打破鐵飯碗

全部取消事業單位編制,對我們到底是利是弊暫且不談,但是小編想告訴大家的是,改革一旦完成,以後就真的要“各憑本事”吃飯了。

1、難以接受也是情理之中

今年的改革主要以教育、醫療等行業為主,高校跟公立醫院已經取消事業編了,現在又把改革重心放到了事業單位上面,很多人一時間難以接受也是可以理解的。社會本來就是在不斷髮展和變革中取得進步的,也只有我們提高自己才能不懼社會的改變。

2、不想被淘汰的只能提高自己

編制取消後,想要通過“混”來過日子的就要有危機感了。以後這類人絕對是要憑本事吃飯了,因為企業的經營模式跟事業單位不同,想不被淘汰唯一的出路就是提高自身的能力和價值。提升自身能力的渠道有千千萬,有的人就懂得未雨綢繆,在危機來臨前,先給自己穿上一層堅硬的“鎧甲”。與其抱怨體制的不公平不如趁早武裝自己。利用這最後的閒餘時間,不妨考個職業資格證,賦予自己一個重新選擇和追求高薪的權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