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甘肅兩省近2000萬人喪生!同治回亂的的教訓

在今日中亞的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生活著12萬黑頭髮、黑眼睛,黃皮膚的“東干人”,他們曾在150年前與中國有一段血與火的見證,史稱“同治陝甘回亂”。1862年,太平天國陳得材部進入陝西,清軍急忙調集各地軍隊進行尾追堵截。致陝西、甘肅(轄今甘肅、寧夏、青海三省)防務空虛,於是華州回民首先起義,點燃了“同治陝甘回亂”十一年(1862~1873年)的大動盪,導致陝西甘肅兩省近2000萬人喪生。
陝西甘肅兩省近2000萬人喪生!同治回亂的的教訓

回民為什麼要起義?為什麼起義會造成2000萬人喪生?

一 同治陝甘回亂的根源和爆發

陝西甘肅兩省近2000萬人喪生!同治回亂的的教訓


清軍入關後,確立了“滿、蒙、回、漢”的民族等級制度,漢人因為在南方和西南抵抗了滿清統治20年,所以被列為劣等族群。但在西北,相較於宗教色彩濃厚的回民,漢人軟弱可欺,且有技術有文化,更利於清朝統治,於是,漢人的地位高於回民。

清朝末年,回教已經從新疆,經甘肅,傳播到陝西涇水、渭水兩岸。據當時的初步估計,甘肅三地(甘肅、寧夏、青海)有70%的是回族;在陝西,回族的比例也高達30%以上;回族人且因善於經商,生活富足,於是希望在政治上獲得更多的權益。

而太平天國軍隊的到來為打破這種傳統勢力均衡提供了天然的良機。當地方正規軍隊調離後,回漢兩族各自發展自己的地方私人武裝(民防團練),最終回族借“買竹事件”造成的群體事件,製造了對漢族村莊大屠殺的“八女井事件”。

回族人為什麼要“買竹”?據說當時回族人為了謀反,找鐵匠打製傢伙,待武器到手後將鐵匠滅門,以防洩密。同時為了購買殺人用的竹竿,導致市場上竹子價格暴漲而奇貨可居。於是當有回族人向漢族人購買竹子時,漢族人乘機漫天要價並造成死傷糾紛,最終釀成漢回兩族相互之間的大屠殺。

大荔縣八女井就是當時的一個有上萬人口,有自己團練武裝的大村子。當大屠殺的消息傳出後,漢人以“回族謀反要殺光漢人”對回族鄰居舉起屠刀;回族人以“秦不留回(陝西不留下一個回族人)”對漢族鄰居舉起屠刀。短期內村村相滅,鄉鄉相鬥,漢族雖然掌握著大多的團練武裝,但身體因吸食鴉片而虛弱,且不習馬戰,在涇渭水兩岸的農村很快被屠殺殆盡。急奔赴縣城,回軍又破縣城州府28座,短短1年內,陝甘漢族被屠殺至少在1000萬人以上,其中每次在10萬人以上的大屠殺就有33起。

清軍名將多隆阿首先走上舞臺,他帶領一隻只有區區1~2萬人的武裝,對陣數萬甚至10餘萬回軍,解西安15個月之圍。同時對涇渭水兩岸回軍的多個據點、堡寨採取剿撫並用的手法,很快就將陝西回軍趕往甘肅。1864年,多隆阿不幸喪生於雲南藍大順回教起義軍之手。

左宗棠繼任陝甘總督前後,形勢惡化,回軍又從甘肅進入陝西作戰,並企圖破壞黃帝陵。左宗棠審時度勢,擬定“先秦後隴”的平定回教叛亂決策。1867年,調集約7萬大軍(主要是湘軍),徵用4000萬兩白銀軍餉和英國200萬兩白銀貸款對十八營盤迴軍進行作戰。

湘軍很快將回軍從陝西驅逐到甘肅。當時甘肅回軍有4大運動中心,以馬化龍為首的金積堡回軍(寧夏);以馬佔鰲為首的河州回軍(臨夏),以馬文祿為首的肅州回軍(酒泉),以及白彥虎部回軍。其中馬化龍金積堡回軍勢力最強,對陝西威脅最大。

左宗棠謀劃分三路大軍對金積堡進攻。1869年秋冬,湘軍合圍金積堡。隨後採取堡壘戰術:在金積堡外圍修築兩道高數丈,寬十餘丈的溝壕,從而阻止了堡內回軍的突圍,又防止外圍河州回軍、白彥虎部的解圍。最終在圍城1年多後,金積堡彈盡糧絕,瓜熟蒂落。

之後,左宗棠收降了馬佔鱉部回軍。攻克西寧。最後克肅州,馬文祿部全軍覆沒。白彥虎不得不帶領這支最後的陝甘回軍走上漫長艱苦的長征之路。

二 東干人西遷

陝西甘肅兩省近2000萬人喪生!同治回亂的的教訓


1873年,在距離陝甘回民起義11年後,約7~8萬人的陝甘回民起義軍、家屬、及其追隨者不得不出玉門關,像一葉風中的落葉,被清軍追殺而漂浮不定。

白彥虎進入新疆後,投靠中亞浩罕遠征軍統治者阿古柏。但阿古柏統一新疆的美夢很快破滅,左宗棠以收復分離10餘年的新疆之名,成為民族英雄。

1877年,白彥虎帶領一支2萬人的回民部隊經喀什恰克馬克山口逃亡俄國,但最終安全到達的,可能僅僅只有5000~6000人。

三 同治陝甘回亂的影響

陝西甘肅兩省近2000萬人喪生!同治回亂的的教訓


首先,粉碎了伊斯蘭宗教領袖(如馬化龍等)企圖利用中國內戰的時機,在中國發祥地——陝西甘肅建立一個伊斯蘭原教旨主義國家的企圖,維護了國家的領土和主權完整。

其次,造成了大量生靈塗炭和經濟損失。陝甘地區漢族被殺在1000~1200萬人,尤其是甘肅的許多地區(比如金積堡所在的寧夏),漢人被屠殺殆盡。而回族被殺在500~800萬人,另有至少上百萬人放棄真主信仰,有數百萬人被迫遷徙到大雜居、小聚居、又不能謀反的平原地區。

再次,伊斯蘭在中國的快速發展被遏制,主要是在西北和雲南的部分地區存在。中國避免了唄伊斯蘭化。

最後,加劇了回漢兩族的隔閡和對立,尤其是在民間和傳統文化上。“不要哭了,回回來了”,是很多漢人用那段大屠殺經歷嚇唬小孩的經典流傳,而回族也不會忘記清軍和漢人的反攻倒算。

四 相關歷史人物評價

出於統治的需要,某些統治者不分是非的歪曲歷史,對陝甘回亂,尤其是其相關人物進行歪曲和描黑,而對某些大屠殺者進行美化和造神。

左宗棠不但是平定陝西回亂的有功之臣,還是收復新疆的民族英雄。在平定回教叛亂時,雖然對那些雙手沾滿漢人鮮血的屠夫舉起了屠刀,但其對願意放下屠刀的人,仍然進行了寬大處理。

多隆阿則是回教叛亂早期平叛的有功之臣。當漢族人被大屠殺,即便是跑到縣城州府也不能倖免時,他是唯一一個敢於帶兵討伐回軍的勇敢之士,以致在陝西民間自發修建祠堂紀念他。

而“漢人屠夫”白彥虎等領導的以屠殺漢人為目的的起義,並不是一場真正意義上的起義壯舉。其不是反封建的階級戰爭(白彥虎及其部下大字不識一個,知道什麼是反封建?),其實質是一場宗教戰爭,一場將陝西甘肅,甚至中國伊斯蘭化的宗教戰爭。

陝西甘肅兩省近2000萬人喪生!同治回亂的的教訓


白彥虎在西逃新疆時與阿古柏合作,而被歷史罵為背叛國家的罪人。但試想如果他不與阿古柏合作,還是要遭到左宗棠的追殺(左宗棠曾命令部下,不接受白彥虎的投降,必須要將其與部下趕盡殺絕)。所以不能就此就認為白彥虎是賣國者,但也不是什麼英雄。

陝西甘肅兩省近2000萬人喪生!同治回亂的的教訓


五 歷史的教訓

陝西甘肅兩省近2000萬人喪生!同治回亂的的教訓


同治陝甘回亂給今天我們在處理民族關係時,仍然有許多經驗和教訓需要參考。

1,必須阻止激進思想的傳播,尤其是激進宗教思想的傳播。

2,必須阻止擁有私人武裝,必須對武器進行管制,尤其是要禁止攜帶武器進入大中城市。

3,民族平等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民族自治,或者不管少數民族地區的發展;而是在各民族交往時提供平等的經濟、文化、生活資源權力和空間。比如是否應該開放所有邊疆通商口岸,以及在少數民族地區修築高速公路,擴建城市等等。

4,和平來之不易,但天下雖安忘戰必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