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十個國家研究的這些隕石居然是中國

吉林隕石雨是1976年發生在我國吉林地區的隕石雨,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石隕石雨。由於吉林隕石雨發生在世界隕石學較為成熟的年代,因此,吉林隕石雨發生後,相繼有14個國家近30個實驗室對此次隕石做了系統全面的研究。中國科學院更是對吉林隕石的形成與演化過程,對太陽系的化學演化提供了許多有價值的認證。

幾十個國家研究的這些隕石居然是中國

吉林隕石

吉林隕石的形成演化主要經歷了五個階段。其中一階段為星雲盤的形成、分餾與凝聚階段;二階段為母體的形成與熱變質階段;三為母體的冷卻與衝擊破裂階段;四為吉林隕石的形成與運行階段;五為吉林隕石的隕落與吉林隕石雨的形成。由於篇幅有限今日不細說吉林隕石在這個五個階段分別發生了什麼,每個階段又距今有多少時間。今天主要講解吉林隕石從最初的體積怎麼成為了最後的2千多公斤隕石。

吉林隕石在第一階段母體受衝擊並脫離原始母體時的母體表面局部平面大小是一個很複雜的方程式,但當第一階段母體又遭受碰撞衝擊,並分裂出第二階段母體時,它的重量約9.7加減1.7噸,並且此第二階段的母體在通過地球大氣層後會燒蝕掉30%,約3噸。

幾十個國家研究的這些隕石居然是中國

吉林隕石

第二階段母體大約以15-18km/s的相對速度追上地球,在通過大氣層時,隕星體的表面溫度會達2-3乘以10的立方攝氏度,並且周圍的空氣被加熱到近2萬度,當隕星體距地球17-23km的高處時曾發生過多次小爆裂,這些小的爆裂會使隕石的邊緣部位不斷剝落從而讓隕石體變小,後在大約距地9km的高空再次發生過一次主爆裂,使隕石星體破裂成許多碎片,最後形成了人們所收集的總重2616公斤的吉林隕石。

幾十個國家研究的這些隕石居然是中國

普通球粒隕石

文章來自湖南中歷收藏品鑑定中心,為我國合法第三方鑑定平臺,不參與任何交易,對疑似隕石採用儀器無損化學成分分析,並將分析結果與國家相關各國隕石數據比對,從而準確科學得出結論。證書得到了專業人士及社會各界的高度認可。藏品鑑定可諮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