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補償後徵收,西安42個城中村拆除項目全部啟動


先補償後徵收,西安42個城中村拆除項目全部啟動


正在建設中的杏園村安置小區(杏園新居)

華商網訊 (記者 劉超)西安市城改事務中心主任劉強介紹,在第十四屆全運會召開之前,西安將完成42個城中村(棚戶區)拆除提升工作。

其中拆除項目37個,涉及住戶2.77萬戶、9萬人;整治提升項目5個,涉及0.25萬戶、0.94萬人。劉強稱,2019年已基本完成6個拆除項目,剩餘36個項目2020年全部啟動,年底前完成14個項目拆除及5個項目提升工作。

先補償後徵收 國際港務區23個城中村將完成拆遷安置

西安奧體中心為2021年第十四屆全運會開、閉幕式主會場,包括“一場兩館”,計劃2020年6月全面竣工。

按照求“主場館周邊全清零”的原則,國際港務區已全面完成了迎十四運城中村改造工作任務。

660戶的騫村和776戶的杏園村兩個城改項目就屬於全市迎十四運城中村改造項目,涉及全運村、媒體村、奧體中心廣場等核心配套建設,涉及1436戶、5700多群眾的拆遷安置工作,西安國際港務區管委會徵遷辦副主任梁均平表示,目前已經全面完成。

梁均平說,這兩處城改項目用了一年時間就完成了徵收,主要是因為完全按照“先補償、後徵收”的惠民利民原則,實行空院獎勵政策,讓村民不加蓋反而能獲得更多賠償。同時,將騫村、杏園村的居民安置於西安奧體中心核心區,安置容積率不超過2.5,樓高不超過17層。

先補償後徵收,西安42個城中村拆除項目全部啟動


完成整村拆除的段家村

先徵集居民需求再設計安居房 段家村整村拆遷僅用66天

段家村拆遷是為了保障“十四運”周邊重要的基礎配套設施建設及香槐六路、杏渭路上跨繞城高速連接錦堤六路橋樑工程。這兩條路是連接市委、市政府與“三中心”的主要通道,也是緩解灞河兩岸通行壓力,優化西安東北部交通體系的重要支撐。

西安國際港務區管委會徵遷辦副主任於漢超介紹,段家村拆遷僅用時66天,就達到了拆遷面積16萬平方米無尾流戶的成績,提前圓滿完成整村拆遷任務。對於能如此快速完成任務,主要歸功於老百姓有百分之百的知情權。

“拆遷中的各種數據,我們都會做成展板公佈給大家,讓每戶一居民都能透明的看到我們的工作。”于漢超告訴記者,他們先徵集居民需求戶型,根據大家需求的戶型數量,再設計安居房,這種形式更容易接受。

先補償後徵收,西安42個城中村拆除項目全部啟動


正在拆遷中的自強東路北側火車站北廣場周邊棚戶區

自強東路北側火車站北廣場棚改區打造首個獨立智能棚改服務體系

自強東路北側火車站北廣場周邊棚戶區改造項目是大明宮遺址區“三改一通一落地”的重點項目,也是“道北”最大的棚戶區,涉及6166戶,共20000餘人。

大明宮遺址保護改造辦公室主任施俊昂稱,在徵收中他們採用了安置先行等方法,盡最大能力為群眾提供保障。

同時,大明宮保護辦、新城區政府、蓮湖區政府攜手創新徵收方式,打造出區域內首個獨立網絡智能棚改服務體系,讓拆遷人員可以通過APP、微信登便捷的方式第一時間瞭解優惠政策、安置辦法、徵收動態等內容。這讓更多人理解並支持他們的拆遷工作。

60多歲的趙庭舉從小就生活在“道北”,通過這次拆遷,他將從60多平的小樓房搬入80多平的電梯高層房。還能繼續留在這裡,對於他來說就像落葉歸根一樣踏實。

截至2020年4月7日,自強東路北側火車站北廣場周邊棚戶區已完成評估4836戶,收房4302戶,簽訂協議2963戶,收房量已達69.7%,取得了階段性進展,預計2021年4月底完成項目拆除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