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菊花“大”產業鋪就脫貧致富路

清明過後,是種植菊花的最佳時節。在我市柏香鎮菊香緣菊花種植合作社的田間,村民們在合作社負責人的帶領下,忙著選苗、挖坑、栽苗、澆水。今年,該合作社又流轉了近百畝的土地,用來種植具有懷慶府特色的懷菊花。

“小”菊花“大”产业铺就脱贫致富路

隨著該合作社近年來菊花種植產業的發展,帶動了當地農民就業。在該合作社,當地村民不僅可以出租土地獲得收益,閒散勞動力和貧困戶還可以足不出村在家門口務工掙錢。

“小”菊花“大”产业铺就脱贫致富路

柏香鎮菊香緣種植專業合作社 馬國軍:現在正是種植懷菊花的最佳時機,我們合作社從清明節以來,就開始種植了,每天組織30多個人幹活,這塊地已經種了兩三天了,再有三天就可以種完了。

據介紹,他們所使用的菊花苗都是自己培育的。從培育到移栽要經過幾道工序:先從菊花母株根部採取嫩苗,精選後,再在田壟上扦插,待20天生長後就可以移栽了。因為菊花是藥食同源的植物,合作社嚴格按照無公害,綠色食品要求,不打農藥、不打除草劑,施有機肥,菊花從8月份開始將陸續開放,到10月份可以完全採摘。

“小”菊花“大”产业铺就脱贫致富路
“小”菊花“大”产业铺就脱贫致富路

採訪中,合作社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合作社不僅種植飲用菊花,也種藥用菊花,有六、七個品種,秋季開始採摘後,利用合作社自建的烘乾房深加工,其中菊花茶產品供不應求。通過這近幾年的栽種和深加工,菊花產業收效明顯。

“小”菊花“大”产业铺就脱贫致富路

柏香鎮菊香緣種植專業合作社 馬國軍:這就是我們合作社自己培育的懷菊花苗,我們合作社一共有300多畝地,除了懷菊之外,還有金絲黃菊、婺源黃菊、北京菊、杭白菊等等好幾個品種,這300多畝地能產出6、70噸乾貨,每年總產值200多萬元。

“小”菊花“大”产业铺就脱贫致富路

據瞭解,近年來,我市柏香鎮充分利用豐富的土地資源,大力發展特色種植業,尤以草莓、菊花、玫瑰、香菇等特色產業為主,傳統的農作物種植開始向現代經濟作物種植轉變,形成“一村一品”產業結構,鄉村經濟結構及增長方式得到了改變與發展,逐步實現了全鎮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融媒體中心記者 亞楠]

·end·

監 制丨鄧學軍

主 編丨任戍東 統 籌丨李高聰 張培華

責 編丨胡正華亓萌 校 審丨陳改平 胡書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