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人傳》韓影黑幫犯罪類型片突破格式化禁錮

為什麼說這部電影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突破的作用,這裡隱藏了一個前提,那就是韓國電影經過了近十五年對香港,歐美電影的學習模仿,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立完善的電影工業,從劇本,到演員,服化道都達到了上乘的水準,這一點是要給韓國電影點讚的(詳見 ),咱們國產電影經歷了幾十年的發展,至今還未實現電影的工業化,以至於各電影類型都不夠完善,偶爾才能出個比較有代表性的類型片。

但物極必反,以韓國黑幫犯罪類型電影為例,《極限特工》《黑幫1,2》《卑劣的街頭》等,迅速成為韓國黑幫犯罪片的代表後,類型相似的電影緊跟著湧現出來,2016,2017,兩年時間內,我很快完成了100部韓國電影的觀看,各個類型代表性的電影看了很多,各具特色,讓人慾罷不能,然而進入2018,2019年,看片的數量明顯下降了,一方面有時間的原因,另一方便也有類型僵化的原因,舉個例子,《阿修羅》這部電影,如果放到三年前,我絕對要發文吹捧,鄭雨盛從頭打到尾,人物成長,將角色塑造的很成功,但是看完後我基本無感,因為珠玉在前,基本上知道這部電影劇情的發展方向,能夠預判到反轉發生在何處,這就是類型片高度工業化帶來的弊端。以國產電影為例,孫儷的《甄嬛傳》當年火遍大江南北,其後的《羋月傳》是不是如鯁在喉,不過有一個例外,那就是視覺特效大片,比如好萊塢的英雄片,你知道邪不勝正,主角光環護體,但是炫目的特效能夠掩飾一切bug。

《惡人傳》韓影黑幫犯罪類型片突破格式化禁錮

好了,吹捧一下《惡人轉》,本著不劇透的原則,簡單吹捧兩個點吧,第一個是,經歷了一個半小時的鋪墊,實現了韓國電影熒幕史上少有的警匪合作打黑抓兇的場面,如果沒有實現這個反轉,這部電影就會淪為一部普通的警察抓壞人的節奏,毫無看點,第二個就是韓國電影一貫擅長的塑造人物成長,人物性格轉變於無形當中,成長得恰到好處。

最後半個小時,從場面上看,比不了很多警匪片,但是由於前面一個半小時形成巨大的反差感,使得最後的劇情充滿可看性,壞人有多壞,並不重要,抓不抓到並不重要,警匪一家親才最終喲。

《惡人傳》韓影黑幫犯罪類型片突破格式化禁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