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緊張,掌握人生的平衡

消除緊張,掌握人生的平衡

一塊發條永遠上得十足的表不會走得太久;一輛馬力經常加到極限的車不會用得太久;一根繃得過緊的琴絃就易斷;一個心情日夜緊張的人則易病。所以善用表的人永不把發條上得過足;善駛車的人永不把車開得過快;善操琴的人永不把琴絃繃得過緊;善養生的人永不使心情日夜緊張。

緊張是一種習慣,放鬆也是一種習慣。壞習慣可以改正,好習慣可以慢慢養成。

那麼,你怎麼放鬆自己呢?是從大腦開始,還是從神經開始?都不是,你應該從肌肉開始放鬆。為了說得具體一點,我們假定由眼睛開始,先把這一段文字讀完,然後向後靠,閉上眼睛靜靜地對你的眼睛說:“放鬆,放鬆,不皺眉頭,不皺眉頭,放鬆,放鬆……”你不停地慢慢地重複約一分鐘……

著名小說家薇姬·鮑姆有過這樣的經歷,小時候,她摔跤傷了膝部和腕部,有個老人把她扶起,這老人當過馬戲班的小丑,一面幫她撣掉身上的灰土,一面說:“你之所以會受傷,是因為你不懂得怎樣放鬆自己,你要把自己當成一隻舊襪子一樣鬆弛。過來,我教你怎麼做。”

老人教薇姬和其他小孩子怎麼跌倒,怎麼前翻滾、後翻滾。他不停地叮嚀:“把自己想像成一隻鬆垮垮的舊襪子,你就一定會鬆弛下來!”

人生需要消除緊張、就像一隻鬆鬆的舊襪,有了些許的從容。下面介紹幾種消除緊張情緒的妙計,希望對還在緊張的人們能夠有所裨益。

(1)暢所欲言。當有什麼事煩擾你的時候,應該說出來,不要存在心裡。把你的煩惱向值得你信賴的、頭腦冷靜的人傾訴:你的父親或母親、丈夫或妻子、摯友、老師等。

(2)暫時避開。當事情不順利時,你暫時避開一下,去看看電影或一本書。或做做遊戲,或去隨便走走,改變環境,這一切能使你感到鬆弛。強迫自己“保持原來的情況,忍受下去”,無非是做自我懲罰。當你的情緒趨於平靜,而且當你和其他相關的人均處於良好的狀態可以解決問題時,你再回來著手解決你的問題。

(3)每天自省四五次,並且自問:“我做事有沒有講求效率?有沒有讓肌肉做不必要的操勞?”這樣會使你養成一種自我放鬆的習慣。

(4)每天晚上再做一次總的反省。想想看:“我感覺有多累?如果我覺得累,那不是因為勞心的緣故,而是我工作的方法不對?”丹尼爾·喬塞林說過:“我不以自己疲累的程度去衡量工作績效,而用不累的程度去衡量。”他說,“一到晚上覺得特別累或容易發脾氣,我就知道當天工作的質量不佳。”如果全世界的商人都懂得這個道理,那麼,因過度緊張所引起的高血壓死亡率就會在一夜之間下降,我們的精神病院和療養院也不會人滿為患了。

(5)改掉亂髮脾氣的習慣。當你感到想要罵某個人時,你應該儘量剋制一會兒,把它拖到明天,同時用抑制下來的精力去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例如做一些諸如園藝、清潔、木工等工作,或者是打一場球或散步,以平息自己的怒氣。

(6)謙讓。如果你覺得自己經常與人爭吵,就要考慮自己是否過分主觀或固執。要知道,這類爭吵將對周圍的親人,特別對孩子的行為帶來不良的影響。你可以堅持自己正確的東西,靜靜地去做,給自己留有餘地,因為你也可能是錯誤的。即使你是絕對正確的,你也可按照自己的方式稍做謙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