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時代”橫空出世!新公司成立首周斬獲國內最大儲能項目

4月3日,國網綜合能源服務集團(簡稱國網綜能)和寧德時代等共同出資的國網時代(福建)儲能發展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註冊資本4億元,其中國網綜能與寧德時代各出資1.6億元,主營業務含電力儲能項目開發、建設和運維,儲能研發、集成,儲能調試等技術服務,為綜合能源服務提供儲能專業解決方案。公司成立不到一週的時間,就斬獲了國內最大的寧德霞浦儲能項目,震動了儲能行業。

而就在半個月前,國網綜能和寧德時代已經共同出資3000萬元在新疆成立了新疆國網時代儲能發展有限公司,主營新疆地區的儲能項目投資、建設、運營。此次再度合作成立新公司意味著兩者的合作進一步加深,儲能領域的格局或將改寫。

“國網時代”橫空出世!新公司成立首周斬獲國內最大儲能項目

國網何以引“外”援?

據國際能源網/儲能頭條記者瞭解,國家電網目前的儲能相關業務主要由平高集團、許繼集團、山東電工電氣及國網綜合能源服務集團這四家下屬公司開展,且平高、許繼、山東電工電氣均有儲能設備、儲能系統研發製造產能。

但是,從最新的消息來看,國網似乎並不打算將重金花在國網相關儲能公司的身上,而是選擇了讓國網綜能與寧德時代合作。那麼,國網為何不選擇已經在儲能行業耕耘多年的嫡系部隊——平高、許繼和山東電工電氣呢?這就要提到國網此前引起行業震盪的“退房令”了。

“國網時代”橫空出世!新公司成立首周斬獲國內最大儲能項目

3月22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官網公佈了《中共國家電網有限公司黨組關於十九屆中央第三輪巡視整改進展情況的通報》。通報顯示:國家電網以更高的政治站位堅守電網主責主業,下決心退出傳統制造業和房地產業務,堅決按期完成深化集體企業改革任務。在房地產業務,魯能集團是被剝離的對象,而在製造業板塊,南瑞、許繼、平高、山東電工電氣和國網通信這五家公司首當其衝。(詳情請見:國網退出兩大業務!魯能、許繼、南瑞諸多公司受牽連!)

可以看到,在五家公司中,承擔國網儲能業務的平高、許繼和山東電工電氣均稱為被剝離的對象。

雖然說,平高、許繼和山東電工電氣三家公司除了承擔國網的儲能業務外,還承擔特高壓、智能輸配電等高端製造業務,而這些公司的高端製造產品對於國網來說都是極為重要的必需品;同時,因為多個子公司的利益糾葛在一起,想要取捨也需要花費一番工夫。但是,剝離這些公司已經成為板上釘釘的事,許繼、平高和山東電工電氣劃出國網序列只是時間的問題。因此,從長遠角度考慮,國網並不願意看到“苦為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的尷尬局面出現。或許選擇寧德時代就是避免在綜合能源服務板塊佔據重要位置的儲能產業“後繼無人”。

另外,從短期考慮,根據國網2019年社會責任報告,其2019年利潤總額為770.3億元,創下6年來新低。而國網在本輪合作時已經表明,投資儲能業務依然是為了更好地發展特高壓。因此,比起依靠自身盈利能力完全消化這部分支出,引入外援成立合資公司,不僅能讓國網在儲能業務上節約資金,同時還能把省下來的錢花在“特高壓”這一刀刃上,這對於面臨巨大利潤壓力的國網來講十分重要。

寧德時代以何入國網法眼?

儲能行業中,寧德時代的名號可謂如雷貫耳,無論業內企業排名如何變化,寧德時代都始終保持著絕對的行業優勢。寧德時代成立於2011年,是國內率先具備國際競爭力的動力電池製造商之一,同時也是目前全球動力電池名副其實的龍頭老大。但是,儲能電池和動力電池相差甚遠,國網為何選了一個動力電池龍頭來充當儲能業務的合作伙伴呢?

一提到寧德時代,人們第一反應便是動力電池,其實,寧德時代的儲能業務也是其“老業務”,只不過在後來的發展中,儲能業務的光芒被動力電池業務強勢崛起所掩蓋。

“國網時代”橫空出世!新公司成立首周斬獲國內最大儲能項目

早在寧德時代成立之初,就已承接了4MW/16MWh的張北風光儲輸示範項目。但是由於儲能產業在2017年之前屬於示範導入階段,因此那個時期寧德時代儲能池方面的營收波動較大:2014-2017年,儲能的營收在總營收比例佔比分別為5.1%,1.6%,0.3%,0.1%。由此可見,在2018年之前,寧德時代的儲能業務雖然也貢獻了一定的營收,但相對於其總體上百億的營收規模來講,不過是聊勝於無。

而自2018年開始,寧德時代明顯加快了儲能領域的投資步伐。據記者瞭解,從2018年至2019年,寧德時代在儲能領域共有4次“大動作”,分別是:2018年6月,寧德時代與福建省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福建省電力勘測設計院合作的儲能項目完成簽約;2018年10月,寧德時代競標獲得魯能海西州50MW/100MWh多能互補集成優化示範工程儲能項目;2019年7月,寧德時代與科士達合資組建儲能設備公司;2019年,寧德時代聯手德國萊茵TüV集團在包括電池、儲能系統、相關生產設備及生產工藝等方面展開合作。

而進入2020年,寧德時代的儲能業務又上了一個臺階。2020年1月14日,寧德時代負責儲能系統集成的福建晉江30MW/108MWh儲能電站試點項目一期啟動併網,這標誌著寧德時代具備承接電網側百兆瓦級鋰電池儲能項目的能力。

國網時代能否產生“鯰魚效應”

儲能行業在經歷了2018年的高歌猛進和2019年的裹足不前之後,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在2020年第一季度也沒有實現更多的突破。儲能行業沉悶的現狀亟需出現一個“破壁者”。國家電網和寧德時代兩大巨頭斥巨資組建的兩家專注於儲能領域的新公司——“國網時代”,勢必將引來行業內的一場變局。那麼,國網時代能否不辜負大家的期望,在寂靜的儲能行業炸響一道驚雷呢?

“國網時代”橫空出世!新公司成立首周斬獲國內最大儲能項目

從大環境來看,儲能行業依然十分具有潛力。根據國家能源局2019年數據統計,新疆、甘肅和內蒙古,三省(區)棄風電量合計136億千瓦時,佔全國棄風電量的81%。在西北地區,棄光電量佔全國的87%,西藏、新疆、甘肅棄光率分別為24.1%、7.4%、4.0%。

為解決新能源消納問題,更好地打造能源互聯網,國家將特高壓納入新基建範疇,國網也宣佈將在年內集中上馬一批項目。但是,由於新能源發電(以風、光為主)天然具有波動性大的特點,而這一特點會對電網穩定性造成巨大沖擊。同時,特高壓相比一般電網,在建設、維護上需要投入幾倍多的資金。因此,如果只是建特高壓項目,而不配套儲能設備,電網未來的運維費用也將是一筆不小的數字。前文也提到,國網在成立合資公司時就已經表明,發展儲能就是為了特高壓。

而從國網時代的角度來看,其自身也具有相當強的競爭力,它的誕生對於一潭死水的儲能行業來說,可能會產生“鯰魚效應”。很多從事儲能行業的企業不得不提高自身的能力,以此應對國網時代這個強大的競爭對手。

一方面,國網時代作為國家電網的下屬公司,在電網側儲能方面,國網時代可能會更瞭解客戶需求。另一方面,目前儲能規模化受阻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便是成本一直居高不下,而寧德時代作為電池龍頭,電池技術相對成熟,因此在成本控制上將更有優勢。此前,寧德時代剛研發出針對儲能的零衰減電池,可實現1500次循環內的零衰減,這意味電池壽命可以達到七八千次甚至上萬次循環,據此計算,其電池壽命將超過20年,而這正與一座儲能電站的總體運營時間大致吻合。所以,單在更換電池這一個方面,就可以省下一大筆錢。

“國網時代”橫空出世!新公司成立首周斬獲國內最大儲能項目

國網作為央企,雖然之前也開展儲能業務,但是基本都集中在國網內部,而此次國網首次斥巨資與社會資本合作,對於民營儲能企業來講,必須要引起重視。從國網時代福建公司剛成立就能斬獲國內最大的儲能項目看,國網時代絕對是未來儲能行業的強大的競爭者。

當前,儲能行業除了成本問題、市場機制問題、盈利模式問題等阻礙行業進步之外,還存在一些隱性的問題需要破解,國網時代的出現或許可以推動上述問題快速得以解決。

此時橫空出世的國網時代,作為寄託了國有資本和社會資本兩方共同的希望的企業,其前行之路註定是任重而道遠。對其未來究竟何去何從,國際能源網/儲能頭條記者將持續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