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就是去尋找未知的哪個“什麼東西”

只要天盡頭有東西存在,就想去看一看,這也是我的癖好之一。

保持一顆充滿好奇的心,對外物有一定的憧憬。心中有渴望的東西,那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

方便固然方便了,卻不免有一絲寂寞的感覺。不方便自然會給旅客帶來麻煩,但是其中又包含某種喜悅---由繁瑣帶來的喜悅。

所謂的儀式感不就是通過繁瑣的步驟,讓過程慢下來。慢下來,才會專心地去感受一件事情。

我們要麼下決心重遊這座島,要麼再也不會來了。非此即彼,沒有中間選擇。

世界那麼大,不是每個地方都能順路到達的。很多地方都得下決心才能到達。

如果我們的精神枯竭了,我們的生活變得枯燥,那不如立刻去死了的好。

人最重要的東西是靈魂,即精神。沒有靈魂的人如行屍走肉,毫無疑義。

在旅行中要是事事都一帆風順的話,就不叫旅行了。

旅行應該是一件充滿未知數的事情。如果都如自己所願的那樣,豈不就變成了一個親身經歷地儀式流程了?

你瞧,我不正是為了尋找那個“什麼”,這才要動身趕到老撾去嗎?而這,不就是所謂的旅行?

正是因為不知道那裡有什麼,所以去動身去探索。旅行的一個意義是探索自己生活圈之外的東西。

這些風景作為唯獨那裡才有的東西,至今扔然立體地留存在我的心裡,今後大概也會鮮明地留存下去吧。

每個地方的風景都是獨一無二的。切身體膚地感受過這些獨一無二的風景,是難以忘懷的。

至於這些風景是否起到什麼作用,我並不知道。或許最終並沒有起什麼作用,僅僅是作為記憶而終結。然而說到底,這不就是所謂的旅行?不就是所謂的人生?

過去已經過去了,無法怎麼努力也回不去了。但記憶就是我們曾經存在過的意義,就是我們的證據。

獨自一人行走在陌生的土地,單單是呼吸著空氣,姚望著風景,就覺得自己一點點變成大人。

只有走出我們的安適圈,到陌生的地方去。才能讓我們的心成長起來。

旅行是件好事情。雖然有時你會感到疲倦,有時還會感到失望,不過那裡肯定會有“什麼東西”。

所謂的“什麼東西”其實有時候只是一個無關要緊的東西。但是正是一個個無關要緊的東西,組建起了我們的世界。


村上春樹就是通過寫自身的事情,讓你感受到這些事情其中的美妙。雖然沒有叫你去這樣做,但是你就是感受到了自己需要去這樣做。不管是跑步還是旅行。

旅行就是去尋找未知的哪個“什麼東西”

每讀一章《假如有時光機器》的遊歷,都會有一種想去旅行的衝動湧上心頭。覺得,就應該這樣。

星期天早上終於看完了這本書。為什麼要用“終於”,是因為年前就開始看了。生活變化的太大,時間少了很多。導致這書都看一個月了,才看完。

以為早上下個雨,心想,難得休息,天氣卻不給面子,掃興。但也不能怎樣,就看書吧。看完這本書,那就去吧。下雨就雨中游玩唄。重遊順峰山唄。

就這樣,完全沒感受到,就被支配出門了。

這邊本書讓自己對旅行有了新的認知。明白了一點,旅行的意義,旅行的樂趣。

消遣性閱讀。看無用之書,消遣無用之時間,妙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