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家之時,有多少家長遇上了“天敵”——自生的“頂牛王”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面對自生的小天使,小學階段真的是天使。疫情期間秒變“天敵”-------“頂牛王”

夜深了,媽媽被我內暗自垂淚:“我太難了!”

疫情在家和孩子深度捆綁的這段時間,這句話就成了許多父母的口頭禪,始流行於2019年,終肆虐於2020年春期,道盡了家長的心酸,說不盡孩子的無奈。

不能出門的這段日子,每天的日常:

“我說了幾遍了,不要在沙發上跳,你還跳!”

“怎麼又把衣服弄髒了,才給你換的!“

“能不能安靜的坐一會,我耳朵都要聾了。“

“快12點了,能不能別玩了!睡覺啦!“

以前白天要工作,晚上才能見著孩子,那時候覺得他活潑是可愛。尤其是早晨離家時那一聲脆生生的“byebye”,似乎有著滿腹心事的“爸媽,我回來了”!當時的爸媽都是恨不得把孩子摟在懷裡撫平孩子所有的創傷。而現在,天天和孩子呆一塊,才發現太活潑,也招人嫌。

宅家之時,有多少家長遇上了“天敵”——自生的“頂牛王”


畢竟,為了讓孩子消停一會,每天都要上演親子大戰,老母親也心累呀。


如果吼能夠管用,驢早就統治了世界;面對高中生、大學生,個子超越了家長,知識層次超越了家長,文化素質超越了家長,世界認知停留在孩童時代,不如家長。於是,各類不服上演在不同的家庭。

這是一張貼在神獸門口的紙條,紙條內容充滿了趣味,把可愛的親子關係弄成了統治與被統治的階級關係。

世界這麼大,“天敵”這麼皮,小天使神變“頂牛王”。

關鍵是,自己生的神獸還很有文化,一張紙條,糅合了“妙趣橫生的驢、紛紜複雜的世界、七竅生煙的監管、親情濃濃的親子夢想”。

難怪家長詼諧的述說到,就怕神獸有文化。關鍵是如果動手,恐怕受傷害的還是家長。打贏了,家長覺得自己沒有老,在撕扯的過程中心智極其受傷;打輸了,來自年輕軀體的爆發力真不是蓋的,拳頭硬、拳風濃,身體受傷還是其次,心靈的打擊一輩子消除不掉。如果是女兒,軟抵抗,不起床;硬抵抗,不張揚,飯菜熱了又涼,涼了又熱。

唉,真不是事兒啊------

當初,我咋就生了你這個妖孽么

宅家之時,有多少家長遇上了“天敵”——自生的“頂牛王”

可是,不吼能解決問題嗎?面對畢業班的孩子,家長急呀!尤其是自制力差的孩子家長。下面兩例就是最經典的代表。

上班忙得雞飛狗跳,下班吵得大哭小叫,這是最近半個多月來,小瑞媽媽生活的真實寫照。

小瑞今年初三,原本就愛打遊戲,在學習方面不是很自覺。眼下開學時間一延再延,小瑞過上了日夜顛倒的日子,白天睡到11多才醒,晚上12點還不肯睡。剛開始,孩子和大人都窩在家裡,作業壓力也不大,母慈子孝,偶爾一起追追劇,日子還過得不錯。

上網課,母子倆的矛盾開始多了起來。作業是抽查,班上有50個同學,被抽到的概率很低,小瑞就經常不寫作業。而且就算寫作業,小瑞也是開著電腦,一邊寫作業,一邊在網上看東西。

上網課的效率就更差了,常常是上午8點開始上課,可這時候小瑞人還在被窩裡。好幾次,小瑞媽媽發現小瑞遇到不喜歡的老師,就直接把網課聲音關掉,和同學在QQ上聊天。

媽媽要管,兒子不聽,家裡大吵小鬧不斷。這段時間復工了,小瑞媽媽在單位特別忙碌,真是讓她心力交瘁。“初三有多重要大家都知道,看著他每天混日子,我心急啊!管了就吵,不管又不行,我該怎麼辦?”小瑞媽媽很著急。

有的孩子很鬱悶:還能有點信任嗎?

初三學生肖震(化名)很鬱悶。本來,初三住校,與父母距離產生美,天下太平。可眼下宅在家裡,和父母朝夕相對,相看兩厭,免不了要吵架。

“鬱悶,新仇舊恨。以前你們忙工作,陪我少,還看我的日記。現在,監管我學習如同階級敵人,無孔不入。就怕我在家上網課時看小說打遊戲,和同學聊一會兒微信就看我不順眼,還能有點信任嗎?”肖震說,如今聽到父母就頭皮發麻。

可憐天下父母心:尊重孩子的心理邊界,顧及孩子的感受,給孩子適度的空間,距離產生美,別讓親密隔開了親子的橋樑。

“家有青春期的孩子,在此次疫情期間,親子衝突的問題更突出,要想改善親子關係,父母和孩子都要努力。”有專家說,從父母的角度來說,要充分理解孩子的感受,要試著換位思考:“如果我是孩子,我會有什麼感受?”

復工後,工作壓力容易轉化成“踢貓”,父母要維持情緒的穩定,避免在單位“信息過載”後,回家了就肆意宣洩。

家長還要注意抓大放小,大事上有原則,小事上有邊界。比如不能逃網課等大事,要講原則。但像生活小事上,就睜隻眼閉隻眼吧。要尊重孩子的心理邊界,不要過度管控孩子,比如進屋前敲下門、不強制孩子開著門學習等。

自古英雄出少年,成才全拼咱自律:維持良好的作息習慣,保持昂揚的精神鬥志,適度的鍛鍊自己的手足,野蠻自己的體魄,做一個健康向上的陽光學生。

孩子們,家是溫暖的避風港,是修復傷痛的療養院,是滿血復活的加油站,別因自己的固執傷害自己的父母。如有父母,人生尚有出處;如無父母,人生只剩歸途。請珍惜。

宅家期間,要儘可能維持良好的作息習慣,以自律的方式暗示父母自己一直是他們的驕傲,給父母信任自己和放手的理由,為自己爭取更大的獨立空間,爭取更大的話語空間,使宅家的自己仍然讓父母引以為傲。

同時還要學會“按暫停鍵”。“孩子要學會這樣想:咱熱血好兒郎,和父母發脾氣算什麼本事?先去陽臺冷靜一下,或者進自己房間獨處5分鐘。總之,你並不是說,被父母挑事兒了就只能怒髮衝冠,咱們肯定有辦法讓‘戰火’不再升級。”“平息戰火”的方式同樣適用於父母。

在處理好情緒後,和父母一起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頂牛王”絕對不是天生的,或多或少都有父母的影子在裡面;也有各類複雜的情感因素推波助瀾;更有處理方式的簡單粗暴摻雜其中。不能以“天敵”的模式一直並存,要“化敵為友”,更要從“挑剔者”變成“合作者”,成為的“同盟”、“夥伴”、“閨蜜”"合夥人”, 成為心理上最重要的支持性力量,家長學生一起,在學習上克服挑戰並達成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