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酒不成婚,各地不同的婚禮酒俗


無酒不成婚,各地不同的婚禮酒俗


一大波婚宴從國慶假期席捲而過,總有些感情讓你願意千里迢迢、翻山越嶺只為見證TA人生的重要時刻,那麼各個地方的婚宴酒俗你瞭解了多少呢?

今天我們來看看各地各個民族不同的婚嫁酒俗——


怒族是我國少數民族之一,他們在比較歡快熱鬧的場合,如果將某人視為知已時,便要與他喝“同心酒”,即兩人腮貼腮嘴挨嘴,一手摟肩一手同端酒碗,仰面同飲,一飲而盡。置身於這種情深意濃的場景,即使是平日滴酒不沾的人,也難以推脫。只有喝了這同心酒,才算怒家人的真正朋友。


無酒不成婚,各地不同的婚禮酒俗


門巴族人舉行婚禮,得有路旁敬酒的舉動。男方不到女方家,而是在半路迎親。他們帶上幾筒酒,並在筒邊抹酥油,請新娘途中喝三次,象徵吉祥。路旁的小夥子們會在此時唱上勸酒歌,直至新娘將酒飲盡為止。

土家族婚禮儀式相當隆重,它們舉行婚禮時,也將成年禮一同辦了。一般情況下,新郎新娘會在婚前一日行冠禮。新郎穿戴一新,先行祭祖,然後擺酒宴,由九個未婚小夥祝酒道賀,媒人給新郎敬酒一杯,同時說八句敬酒詞。而女方的冠禮是在家舉行,寨中姑娘來“伴嫁”,吃“戴花酒”。


無酒不成婚,各地不同的婚禮酒俗


在紹興地區喝交杯酒時,由男方親屬中,兒女雙全,福氣好的中年婦女主持,喝交杯酒前,先要給坐在床上的新郎新娘喂幾顆小湯圓,然後斟上兩盅酒,新婚夫婦各飲一口,再把這兩盅酒混合,取“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之意。

廣西隆林等地的壯族議婚要吃“八字酒”。定親以後,男方擇吉日請幾個男子一起,攜酒肉等禮品到女家取“八字”。女方在祖宗牌位前點燈、燒香、敬酒,案上擺若干碗酒,將姑娘的“八字帖”藏碗底下。男方一人去端碗尋帖,如無帖則需飲盡碗中酒,方可再端下一碗,直至發現“八字帖”為止。

攔門酒,是侗族節日和婚嫁喜事必不可少的節目。主人會在寨門前用鮮竹做一道迎賓門,門前用桌或凳攔住,桌上放著肉類下酒菜。用紅線或花帶吊一隻牛角盛上酒,攔門的姑娘或媳婦用手捧著等著客人的到來。喝過攔門酒,主人才會給客人奉上下酒菜。


無酒不成婚,各地不同的婚禮酒俗


漢族婚禮儀式之“合巹酒”。合巹(jǐn)酒,有的地方也會稱之為“合歡酒”,其實就是現在的“交杯酒”。合巹的本意是把一分為二的葫蘆,合成一完整器物。因為葫蘆是苦的,用來盛酒必是苦酒。所以,夫妻共飲,不但象徵著夫妻從此合二為一,永結同好,並含有讓夫妻同甘共苦的深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