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治療一年多後“死灰復燃”她寢食難安……

都市快報訊 1年多前,49歲的曹女士(化名)被確診為急性髓系白血病,之後接受了標準方案的化療,白血病細胞已基本消失。但更精密的分子生物學檢查仍能發現極少量的殘存白血病細胞,更換多種藥物治療後,始終無法“斬草除根”。

擔心白血病復發,就像懸在頭上的一把利劍,使曹女士寢食難安,她該怎麼辦?

初診時,醫生就發現曹女士的白血病細胞帶有一種名為“C-KIT D816v”的突變,攜帶此突變意味著病情不僅難治,而且極易復發,屬於白血病中的“窮兇極惡之徒”,若不採取措施,白血病的復發幾乎無法避免。

為了進一步提高療效,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血液內科移植團隊為曹女士實施了高強度藥物預處理的HLA全相合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術。

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副院長、血液內科專家錢申賢說,造血幹細胞移植的原理是通過高強度的預處理將白血病細胞與正常造血組織“玉石俱焚”,然後再植入一套全新的造血系統,持續殺傷殘留白血病細胞,這樣的治療方法,是血液科醫生手中的一張王牌。

首次幹細胞移植過程非常順利。就在大家滿懷希望時,曹女士在一次複查中再次檢測到殘留的腫瘤細胞,這意味著,“窮兇極惡”的白血病“死灰復燃”了。

克服重重困難

進行二次造血幹細胞移植

移植後復發的急性白血病治療極為困難,這是困擾醫學界的一大難題。

市一醫院血液內科醫護團隊再次開始了與病魔的戰鬥,在積極採取調節免疫、靶向新藥等多種挽救治療後,曹女士的病情卻未見好轉,骨髓中白血病細胞不斷增長。

只要有一絲希望,醫護人員們絕不言棄。經與曹女士及其家屬深入溝通後,曹女士決定將一切都託付給醫護團隊,醫患一致決定,進行二次造血幹細胞移植。

然而,二次造血幹細胞移植存在較大的風險。一是患者在一次移植後,身體條件能否承受二次移植?二是白血病未緩解,白細胞血小板低下,感染出血風險極大,如何防範?三是此時患者體內的白血病細胞數量龐大,且“窮兇極惡”“百藥不侵”,如何選擇預處理方案消滅它們?四是全相合的供者細胞無法打敗白血病,此次幹細胞供者如何選擇?

錢申賢副院長、血液內科副主任施鵬飛和市一醫院血液內科移植團隊反覆推敲,結合市一醫院集團強大的放療團隊優勢,決定採用全身放療(TBI)預處理聯合HLA半相合造血幹細胞移植術。

全身放療技術(TBI)是利用高能放射線進行全身輻射破壞腫瘤細胞的結構與功能,以達到殺傷白血病細胞作用,範圍廣泛,不留死角,而且對快速分裂的白血病細胞殺傷力尤其顯著,所以對腫瘤細胞作用極強而對正常細胞危害較小,其原理與化療完全不同,在目前化療耐藥的情況下將是一支“奇兵”。同時,半相合造血幹細胞移植技術供者來源廣泛且移植物抗腫瘤效應更強,為與病魔戰鬥再添幾分勝算。

多學科協作發揮了巨大作用

雖然全身放療移植預處理技術在國外較為成熟、應用廣泛,但在我省則應用較少,特別是疫情期間更是困難重重。

市一醫院集團多學科協作(MDT)發揮了巨大作用,市一醫院集團放療科趙鵬軍主任、戴慧主任利用其精湛的放療技術和國內先進的放療儀,為患者進行了“地毯式”全身放療,使白血病細胞毫無藏身之地,放療過程非常順利。

完成放療後,曹女士立即轉入無菌病房,血液內科醫生們為其制訂了精密的後續治療方案,從藥物劑量到給藥時間到液體滴速,每一個細節都反覆推敲。預處理完成後,兩袋採自曹女士姐姐的造血幹細胞承載著所有人的希望輸入患者體內。其後的骨髓抑制期,患者免疫力接近於零,醫護人員全程保駕度過危險期,造血系統如期重建,在術後30天骨髓鏡檢及免疫分型未發現白血病細胞。曹女士重獲新生。

這是一次醫患齊心協力的勝利,也是多學科協作的勝利。這次移植證明了以全身放療預處理的造血幹細胞移植術安全有效,不僅可應用於普通移植患者,更是高齡移植、二次移植患者的優化方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