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歲男孩怒吼“都別活了”,媽媽崩潰:再這樣下去,家就完蛋了

作者 | 沉眸墜星海 幸福雙翼學員

座標 | 山東淄博

15歲男孩怒吼“都別活了”,媽媽崩潰:再這樣下去,家就完蛋了


1

我的小暖男哪兒去了?

兒子今年15歲,上初三,馬上就要中考了。

因為疫情遲遲不能開學,過年那段時間,孩子在家昏天黑地的打遊戲,後來開了網課也不按時上,經常睡到中午才起床,隨便掃一下聽課碼就掛著,然後繼續睡大覺。

不跟父母交流,如果問他一個事情,立馬就像刺蝟炸毛一樣,更加變的非常警覺且厭惡。

看著眼前這個橫眉冷眼的兒子,我心底翻江倒海:這還是我那個乖巧懂事的兒子嗎?這還是那個在我生病時,床前床後忙活的小暖男嗎?

我真的不敢相信這一切!

15歲男孩怒吼“都別活了”,媽媽崩潰:再這樣下去,家就完蛋了


記得兒子初一時,學校開家長會,班主任老師說:“大家現在一定要抓緊這個最後的機會,好好教育孩子啊,再過兩年,他們就不聽你們的了!”

當時,我特別不以為然,我非常自信,這種事情絕對不會發生在我家!

以我跟兒子的關係,絕對是任何事情都能擺平,因為我們是最親的娘倆。

從他小時候,我們就是好朋友,什麼事兒都能商量著來。

於是,我繼續按照過去的方式教育他,跟他溝通相處。

但一切,並沒有按照我預料的發展。

特別是,兒子初中後,老公中間插進來管教,更是讓家庭衝突不斷升級。

孩子小學階段時,老公因為工作忙,基本不管孩子的學習。

孩子上了初中後,我們重新換了一個生活環境,周圍的人都特別關注孩子的學習,老公忽然意識到關注孩子學習的重要性同時 也意識到男孩子到了初中後,父親的作用變的更大了!

其實,兒子的學習成績一直都比較出色,但就是不夠穩定,每逢假期開學考試是他的成績最低谷,期末則是他的巔峰狀態,而且隨著學年的增加,這個巔峰也是每創新高。

我們知道他的弱項在哪裡,但可惜就是看不到他的優勢和努力 !經常拿班上其它孩子的優點跟他的缺點比,卻從不肯全面比較。

在我們的不斷打擊下,孩子的自信心和學習興致越來越低,而我們卻在不斷調高對他的期望。

甚至,我們覺得只有清華北大這樣的大學,才對得起我家孩子的天賦。

於是,我們對孩子要求越來越高,管得也越來越嚴格。

2

“我們都別活了!”

當我們變得越來越急功近利,眼裡只有成績時,兒子的反應讓我們措手不及。

隨著進入初四,本該更加努力的兒子,卻一反往日理性暖男形象,變成一個性格強硬、不容半點說辭的“刺兒頭”。

初四大家都在努力,無論學渣學霸基本都有課外的輔導,我們也想給他報個課外輔導班,拓展一下知識面,但是門都沒有!

於是,看到別的學霸都在拼命地刷題,我和老公變得越來越焦慮。

我們每天對孩子最多的關心就是:

你作業做完了嗎?

幾點了還不睡覺!

放學後這麼久了,你還不回家!


當時我和老公非常恨鐵不成鋼,覺得兒子怎麼突然變成這樣了?

現在我才明白,當我們眼裡只有成績,只有刷題時,兒子已經感受不到一丁點親情和愛。

在他看來,父母眼裡根本沒有自己這個兒子,只是一味要求自己變成學習的機器。

兒子的情緒一直積壓著、累積著。

終於,在一次期末成績出來後,他自己不滿意,我和老公更不滿意。

那一天,父子倆因為成績的事情,沒聊幾句就發生激烈的衝突,幾乎要動起手來,兒子激動地怒吼著:“大不了都不活了!”

15歲男孩怒吼“都別活了”,媽媽崩潰:再這樣下去,家就完蛋了


我們被嚇到了,這才被迫閉嘴。

打那之後,孩子跟我們的距離越來越遠......

海恩法則說:事故之前有徵兆,徵兆之前有苗頭,苗頭之前有隱患。

回想起來,其實在那之前,孩子的心門就已經逐漸對我們關閉了。

只是,那時候我和老公根本不自知,仍然自以為是地給兒子不斷施壓......

過年前後那段時間,看到孩子的狀態,我和老公都快絕望了!

老公都不敢直接面對孩子,總是推脫工作忙,加上疫情期間需要隔離,兩個多月的時間,他就在家待了十天左右。

我每天跟孩子在家,真的是度日如年,我不敢說、不能說,也不知道怎麼說。

看到他頹廢的樣子,還有各科老師不斷在網課期間,通告孩子各種不上課、不完成作業,我實在沒轍了。

我甚至跟老師發信息說,覺得兒子已經有點生無可戀的狀態了!

那時候,整個家是冷的,人心也是冷的!

再這樣下去,不光是孩子,我們家也快完蛋了!

15歲男孩怒吼“都別活了”,媽媽崩潰:再這樣下去,家就完蛋了


3

就在我絕望的時候,瞭解到幸福雙翼的課程,聽了兩節公益課後,我思考了兩天,立馬報名系統的學習。

我覺得,這是目前唯一能夠拯救兒子、拯救我們家的最後一根稻草了!

正式成為會員,我所有能利用起來的時間,都用來聽課、看課——走路、做飯、開車、包括工作間隙,很多課程我已經聽了好幾遍。

每當我控制不住自己的時候,就紮下心來聽課,時刻提醒自己:親情第一、人格第二、知識第三。

看到兒子頹廢的樣子,我不再一衝動就去啟動說教模式,而是先關心他是否需要我的幫助,先給他做好後勤工作。

看到老師的各種投訴,我不再立馬爆炸去跟兒子對峙,而是先吃點東西,先聊聊輕鬆的話題,適當的時候再切入話題,也就是老師們說的“可教時刻”。

慢慢地,我對孩子的態度在轉變,孩子也變的越來越好了。

我的改變帶來了孩子的改變,繼而影響到老公也開始改變。

現在,我們家裡,充滿了愛和親情的鏈接,難免也有不一致的地方,但我和老公首先做到暫停和接納,實在沒辦法理解的,我倆就私下溝通,相互鼓勁兒。

現在,孩子每天都按時上網課,已經很少出現遲到、不完成作業的情況了。

這在前一陣子,真是不敢想象!

就連老師都專門給兒子打電話,說他最近的表現真的太棒了!

最近,兒子的考試成績又出來了,比心中預期得低,老公明顯有失落,但他也不再劈頭蓋臉指責兒子了。

我也私下跟老公溝通:“兒子能夠從之前不願意上課寫作業,到現在開始主動上課了,已經是很大的改善,我們要先看到他已經有的進步,一步步來。”

體驗過之前家裡大戰不斷的情景後,老公估計是後怕了,看到兒子在我的改變下,已經有了這麼大的進步,老公對我的建議也能聽進去了。

針對兒子這次的成績,我們倆還在微信上進行了交流,老公的話讓我心底充滿感動和力量。

他說:

“他(指兒子)能這樣看待問題,我們真的應該高興,他站在了比我們更高的高度上。

他要的是A,我們卻努力給強賽給他B,當他抗拒時,我們還充滿了委屈,我為你付出了這麼多,你為什麼不認可。

我的問題,或是我的焦慮的根源,其實是對自己像他那麼大的那個時期的反思。但這就是成長的代價,現在把焦點放在他身上是不公平的。”


這還是前不久跟兒子“火拼”,搞得兒子大喊著“都不活”的那個男人嗎?

是,又不是。

是,因為他還是我老公,還是兒子他爸;不是,因為這個老公和爸爸的信念和想法,已經發生了妥妥的升級!

有了老公的積極回應和跟隨改變,面對兒子,我更加充滿信心和力量。

15歲男孩怒吼“都別活了”,媽媽崩潰:再這樣下去,家就完蛋了


4

你怎麼看孩子,孩子就成什麼樣

前兩天,聽了雪琴老師的輔導課,她還給我們留了課後實踐的作業——跟孩子一起選擇幾個他看重的品質,進行探討和交流。

一開始,我非常擔心孩子不配合,心懷焦慮地在群裡先學習了其它同學的成功經驗。

然後,我在心裡給自己打氣:先完成,再完美,失敗也不可怕。

只有我勇敢地多去嘗試才能形成經驗,失敗的經驗也是經驗,能力來自於經驗!

找了個兒子心情看起來不錯的晚上,我跟他說:“孩子,媽媽最近在學習,你是知道的,今晚老師佈置了一個作業,需要你配合完成,要你在這些詞裡面選出,你認為將來能過上幸福生活所必須具備的能力。”

沒想到他痛快的答應了,看了一遍後,他選出了:善良、擔當、自立、沉穩、堅韌、尊重、合作、正向。

聽完後我內心太驚喜了!

這段時間,我每天都在找他的優點,並且把這些優點反饋給他。就在剛才,我還給他寫了好大的一段肯定語呢。

我還以為他已經看了我寫給他的話,但他說還沒來得及看。

看來,我們娘倆心有靈犀,我寫給他的肯定語裡,好幾個詞都跟他選擇的詞重合了。

此時,我恍然大悟:原來你眼裡的孩子是什麼樣,最後他就真的會變成什麼樣!

我又問他:“假如在其中只能選兩個,你選什麼?”

他說:“選善良、堅韌。”

我繼續問:“那你希望媽媽擁有哪兩項呢?”

他說:“正直、擔當。”

我又驚訝到了,這是我以前經常要求他做人的標準,現在孩子又反饋給我,說明他已認可。

我又問:“你希望爸爸擁有哪兩項呢?”

他選了付出、耐心。

是啊,之前孩子爸爸對孩子的要求太急躁了,心中急迫地不想讓兒子走自己走過的彎路,但太著急了,太急於控制時,孩子感覺不到愛啊!

想起以前一位老師跟我說過:天下沒有不愛孩子的父母,父母給孩子多少愛不是最關鍵的,關鍵是孩子感受到了多少愛。

15歲男孩怒吼“都別活了”,媽媽崩潰:再這樣下去,家就完蛋了


有天早上,我喊孩子起床陪我去跑步,其實他早就醒了,但喊了好幾遍他也不起。

我心裡的火已經升騰上來了,差點壓不住就要爆發。

在群裡看了幾篇大家分享的文章後,我開始覺察自己的內心,覺察到孩子還是有很多優點的,我的情緒也慢慢的恢復了平靜。

就在這時,孩子穿上衣服洗漱後下樓了,主動跟我說話。

之前我們家都是習慣冷戰,發生問題後誰也不理誰,但近期的學習,我明白親情第一,冷戰實際上是斬斷了親情的鏈接。

吃早餐時,我問他:“你上午有什麼安排?”

他一仰臉,說:“吃完飯不是陪你去跑步嗎?”

我欣然答應:“好的!”

要是放在過去,我肯定會很不高興,然後數落孩子一通:“你打亂了我原來的安排,我現在不想去了!”

現在,我知道了幼稚與衝動,分別對應著兒童期與青春期的心理年齡。

如果我因為一點事就跟孩子耍小性子,說明我自己還不成熟,一個不成熟的父母,怎麼能引領青春期的孩子走向成熟呢?

另外,耍小性子也會切斷我與孩子共同行動的機會,失去這麼好的可教時刻太可惜了,這麼大的孩子,哪裡還有那麼多時間留給你呢?

在跑步的路上,我們聊了很多以前他不曾跟我說過的事情,我內心就一直在想:幸虧我的接納,讓孩子對我敞開了心扉。

正如老師所講:不允許孩子犯錯,就等於剝奪了孩子成長的機會!

如果今天我不是完全的接納,孩子就不會出去跑步,他就不會知道自己目前的體能狀況,也不會跟我說那些心裡話,還會錯過外面滿目的春光......

當老公跟兒子激烈衝突時,當老師不斷投訴兒子時,我都快絕望了。

當我開始學習,改變的不僅僅是我和孩子的關係,不僅僅是整個家庭的氛圍,更是我看待人生、看待世界的視角。

以前,我看待兒子的問題,好像站在地平線上,只能看到眼前的此時此刻。

如今,我就像站在觀光電梯上,能看到更高更遠的風景,也能讀懂自己內心的需求,更能看到兒子言行背後的動機了。

一念之轉天地寬,現在,我真切體會到這句話的美妙和神奇。

關於我們

幸福雙翼專注專業系統家庭教育知識傳播,致力於陪伴和支持千萬中國家庭邁向幸福。

圖片 / Pexels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