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 週四 海關總署公佈口罩等防疫產品各國准入標準|跨境資訊


4月9日 週四 海關總署公佈口罩等防疫產品各國准入標準|跨境資訊

1.亞馬遜將在6月暫停Amazon Shipping配送服務

因疫情所致訂單量激增,亞馬遜將於6月份在美國暫停Amazon Shipping配送服務。

據悉,該服務旨在與UPS和聯邦快遞展開競爭,無論是否為亞馬遜網站的包裹,該服務均可配送。其在洛杉磯等多個城市均可使用,但並非亞馬遜的核心業務。

2.娃哈哈進軍跨境電商,宗慶後名下成立跨境電商新公司

天眼查數據顯示,4月2日,娃哈哈成立了新的跨境電商公司——杭州娃哈哈宏振跨境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該公司註冊資本為500萬人民幣,法定代表人為娃哈哈創始人宗慶後,公司經營範圍包括互聯網銷售;日用百貨銷售;通訊設備銷售;電子產品銷售;化妝品銷售;服裝服飾零售;母嬰用品銷售等。天眼查股東信息顯示,該公司為娃哈哈商業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宗慶後任該公司執行董事兼總經理。

3.中國郵政將對線下e郵寶、線下航空國際小包業務和線下e特快業務臨時加收運輸附加費

繼中國郵政決定自3月26號0點起停止收寄電商平臺所有平常小包路向郵件後,中國郵政於4月6日發佈通知稱:

自2020年4月10日零點起,將對線下e郵寶、線下航空國際小包業務和線下e特快業務臨時加收運輸附加費,結束日期將根據運費變化情況確定並另行公告。

4.Lazada 8週年大促熱賣數據

特殊時期,防疫類商品成為了最熱門的商品品類,口罩、額溫槍、洗手液成為跨境最熱賣的三大類商品。

Bday期間,額溫槍商品訪問量較1月單日平均訪問量上漲4.5倍。洗手液訪問量較1月單日平均訪問量增長8倍。宅家期間,消費者除了更加註重防疫及清潔外,也更加註重室內居家品質,健身運動,美容護膚保養等。韓國美妝潮流大牌大火,尤其是馬來西亞站點,訂單量是日銷平均單量的63倍。並且功能性護膚產品也大受關注,重回護膚品類TOP3。家居類目成為強需求品類。不少廚房品類在Bday期間增長超過10倍, 其中鍋具品類增長近25倍。懶人電子產品”如掃地機器人和吸塵器這類自動化的清潔商品在Bday的成交增長超過日常的20倍。

5.疫情衝擊西班牙農產品出口 大量牧場破產

西媒稱,新型冠狀病毒危機對畜牧業的衝擊也不小。據西班牙《消息報》網站4月5日報道,西班牙畜牧業的三種明星產品:羔羊肉、海產和伊比利亞豬肉(尤其是被稱為西班牙出口“王牌”的火腿),這些產品的生產不能繼續進行,主要是由於其主要客戶——酒店、餐館、酒吧和其他各種餐飲營業場所暫時關閉。造成的損失以數百萬美元計。許多牧場因無法承受這種銷售驟減帶來的衝擊而破產。

6.日媒文章:疫情難改中國全球產業鏈核心地位

《日本經濟新聞》網站4月2日刊載東京財團政策研究所首席研究員柯隆的文章,題為《疫情之後的國際產業鏈》。文章指出,對企業的產業鏈進行考察可以很容易發現,產業鏈的源頭(即原材料的採購工序)其實很難有變化,同時終端產品的銷售也是長期不變的。也就是說,中國有資源和市場,跨國企業要想離開中國不太可能。在整個產業鏈中,始終面臨需要合理化的部分實際上是中間的加工工序。但如今我們很難找到一個國家來完全替代中國以成為國際產業鏈的核心。

7.歐盟委員會提出延長入境限制至5月中旬

歐盟委員會8日提議,將入境申根區有關國家的限制延長至5月15日,以進一步減緩疫情傳播。

申根區有關國家包括除愛爾蘭之外的26個歐盟成員國,以及列支敦士登、挪威、瑞士和冰島4國,共涵蓋30個國家。

8.疫情疊加奧運延期 日本推出108萬億日元刺激計劃

為緩解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造成的衝擊,日本內閣會議7日通過史上最大規模經濟刺激計劃,總額達108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7萬億元)。儘管如此,一些分析人士認為,受疫情和奧運延遲影響,日本2020年經濟出現負增長仍是大概率事件。

9.世貿組織預測今年全球貿易將縮水13%至32%

世界貿易組織8日預測,受新冠疫情影響,今年全球貿易將縮水13%到32%。

世貿組織當天發佈年度《全球貿易數據與展望》報告。報告強調,考慮到“史無前例的”疫情對全球經濟影響的不確定性,今年全球貿易縮水幅度可能超過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時的水平。

10.海關總署商品檢驗司公佈口罩等防疫產品各國准入標準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國外加速蔓延,來自各國的防疫物資訂單爆發式增長。與此同時,國內部分防疫物資生產企業卻因國際標準及相關認證等問題,頻遭相關國家的質疑。在全球防疫物資短缺的情況下,如何保障合規產品順利出口,一些最新准入要求相關企業須提前知曉。

為幫助出口企業瞭解國外防疫物資技術要求,保障出口防疫物資符合進口國(地區)要求,2020年4月3日,海關總署商品檢驗司公佈部分國家(地區)防疫物資技術法規和標準要求(第三版)供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