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學習方法,學習數學很輕鬆


掌握學習方法,學習數學很輕鬆 | 多畫圖,多提問,多思考

數學在各個階段的學習中都是作為主課存在的,從小學到高中甚至到大學,數學都是繞不開的坎兒。

數學又是很特別的科目,學的好的覺得容易,學不好的覺得難,特別的難。語文、英語不會還可想當然的胡謅幾句,沒準兒還能蒙幾分,數學不會那是真不會,就只能寫個“解”。

數學為什麼難?很多人一開口就是“數學太抽象了”,言外之意就是“抽象”的東西,能不能學好全看運氣。誠然,高等數學或可說是很抽象,思考方式、應用範圍、解決的問題都是神乎其神的領域。普通人別說觸碰,一輩子都不可能想到。但是,小學、中學的數學都是生活、生產中實際發生的問題,看得見摸得著,有什麼抽象的呢?

掌握學習方法,學習數學很輕鬆 | 多畫圖,多提問,多思考

在我看來,數學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有其產生的原因,有其存在的邏輯,有其解決的問題,是實實在在的。比起音樂、美術、詩歌……這些純粹情緒的、心理的、不可量化的、沒有統一標準的來,數學並不抽象。相反,它是十分具象的。說數學抽象的,怕是對“抽象”這個詞的理解還很抽象吧。

掌握學習方法,學習數學很輕鬆 | 多畫圖,多提問,多思考

很多覺得數學很難學的孩子,其實是沒有掌握學習數學的方法。

數學的學習不是將學到的方法不斷堆疊,如果你用這種方法學習數學,你將面對幾百條定理和公式,以及它們延伸出來的數不勝數的解題方法,你需要將他們都背下來。這恐怕是你不願承受的。

掌握學習方法,學習數學很輕鬆 | 多畫圖,多提問,多思考

那麼,應該怎樣學習數學呢?

用一種可視化的方法來形容數學學習的話,我們可以將其想象成一個漏斗。最上面那個寬闊的入口就是我們正在學習的數學知識。越接近漏斗的底部就越窄的部分則是我們已經掌握的數學知識。好比加法,一開始我們是扳指頭數數兒,最後我們不需要實物了,只要簡單的兩個數字就能得到答案。很顯然我們對已經學到手的知識進行了壓縮。

掌握學習方法,學習數學很輕鬆 | 多畫圖,多提問,多思考

數學成績差的人很少使用知識壓縮這項技能,他們將注意力集中在對不同數學方法的記憶上面,將學到的方法不斷堆疊,這樣很難形成統籌全局的視角,並且他們實際上也不懂得如何對已經掌握的知識在頭腦中進行壓縮。

缺少對以前所學到的知識進行適當壓縮的能力,就經常會錯誤地使用數學模型。這些人需要有人去幫助其轉變對數學的錯誤觀點認知,需要指導他們靈活地運用數字運算,以及思考各種數學概念。但事實不但沒有人去幫助他們糾正學習方法,反倒是在現實情況中將他們直接貼上了“差生”的標籤。

掌握學習方法,學習數學很輕鬆 | 多畫圖,多提問,多思考

老師錯誤地認為這些孩子需要去做更多的練習題,並讓他們在課堂上一遍又一遍地去背那些所謂的運算方法。而這反過來更加深了他們對於數學的錯誤觀念及認識。比如我們在一年級數學中佔很大篇幅的運算方法“湊整法”,老師的教授通常就訓練孩子把算式的第一個數分解成一個10和一個個位數。我見過被教的最機械的孩子,如果兩位數出現在加數的位置,孩子就不知道該怎麼辦了。這個比較極端一點了,呵呵。我們比較常見的是在加減混合運算裡,十個孩子幾乎有九個都是先計算前兩個數,根本不去思考如果先計算後兩個數會不會簡單的多。甚至在你告訴他先計算後兩個數會簡單很多時,他會回你一句“老師說的,要先計算前面的,不能先算後面的”。比如:22-15+18這樣的題,我曾經以為這只是剛開始老師怕孩子們還搞不明白運算關係,會把該減去的15和後面的18加起來。結果是我想多了,乘法都學完了,22-15+18還是必須先算22-15。

掌握學習方法,學習數學很輕鬆 | 多畫圖,多提問,多思考

讓孩子更多地與數字接觸,培養他們對數字的感覺

學習數學,其實應該讓孩子更多地與數字接觸,培養他們對數字的感覺。比如:12/13+7/8與下面那個數接近?①1 ②2 ③19 ④21。數感比較好的孩子很快會想到兩個分數都接近1,那麼兩個相加肯定比1大,又比2小,答案明顯是②2。數感不好的孩子可能立刻就要拿起筆來通分了。顯然通分的孩子要差一些。

掌握學習方法,學習數學很輕鬆 | 多畫圖,多提問,多思考

拆分與組合數字的方法對於數學計算和數感的培養非常有幫助,尤其有助於幫助學生心算。例如你需要計算96+17,對於多數人來說,這個煩人的加法運算是如此的令人望而卻步,但是如果我們將4從17中分離出來並與96相加,那麼這個加法問題就變成了100+13,如此一來這道數學題會變得更加簡單。

一年級數學書中有很多這樣的題,多引導孩子思考,別機械的讓孩子必須怎麼分就好了。

掌握學習方法,學習數學很輕鬆 | 多畫圖,多提問,多思考

學會提問題

其實學會提問題對於一名學生來講非常重要,並且這對於提升課堂聽講效率來說是切實有效的手段。

提問題這種學習形式,一方面可以提升學生們的數學水平,另一方面也可以改善學生們對數學學習的態度。據我所知,那些在課堂上提問次數較多的學生通常具有較高的數學水平

提問這種方式通常是他們找到問題突破口的一種有效辦法。孩子經常是透過問題進行思考,這會幫助他們完善自己的思考過程。

掌握學習方法,學習數學很輕鬆 | 多畫圖,多提問,多思考

問他們:“你知道自己應該去做什麼嗎?”如果他們說出了一些想法,我會繼續問道:“那麼你為什麼會這樣想呢?”或者“你怎樣才能實現自己的想法呢?”

通過這種形式的提問,我能夠切實引導他們,使他們有更大的進步。同時也讓他們體會到數學是如此有意思的一門學科,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獨有的思考方式去解答數學問題。

掌握學習方法,學習數學很輕鬆 | 多畫圖,多提問,多思考

“哦,我大概明白你的意思了,對於這個問題你好像是這樣想的……”這是一個很好的回應,告訴孩子他的數學表達是有效的。如果他們能夠得到對自己思路的正面肯定,並鼓勵他們在某方面還可以做得更好時,他們就會重拾信心,這對於他們以後的成長非常的重要,會促進他們去深入的思考。

學生對問題的推理來源於他們在提問後的自主思考過程,比如驗證一項數學推斷,解釋一種方法的意義所在,以及在面對他人質疑時,解釋自己所用方法與作答的準確性等。那些嘗試著學會思考,並以此判斷自己作答是否正確的學生會發現,數學其實可以學得比較透徹,而不僅僅是死記硬背一些公式

掌握學習方法,學習數學很輕鬆 | 多畫圖,多提問,多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