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份CPI同比增幅均值或為4.8% 分析師表示年內高點大概率已過

主持人孫華:4月10日,國家統計局將發佈3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和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數據。在3月份經濟數據和金融數據即將發佈之際,今日本報就大家關心的3月份CPI和PPI、央行信貸社融等數據採訪專家學者給予預測解讀。

本報記者 蘇詩鈺

4月10日,國家統計局即將發佈3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和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數據,目前有15家機構對數據進行了預測,多位分析師認為,CPI年內高點大概率已過。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機構預測3月份CPI同比增長最小值為4.5%,最大值為5.3%,預測增幅均值為4.8%;而PPI同比增長最小值為-1.6%,最大值為-0.3%,預測均值為同比增長-0.97%。

華創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張瑜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預計3月份CPI將小幅回落至4.9%。整個3月份儘管翹尾因素回升至3.34%,但新漲價因素下行帶動CPI回落。食品項,疫情受控,農產品產銷秩序恢復,食品價格快速回落,菜籃子產品價格200指數收於128.71,環比下跌5.3%。特別是蔬菜價格在高位上快速回落13.8%,基本抵消了2月份漲幅。得益於禽業飼料和屠宰環節復工復產的快速回升,禽肉價格也未出現上漲,仍在16.5元/公斤至17.5元/公斤低位震盪。非食品項,國際原油價格月均價格環比下跌幅度高達40%左右,國內汽油價格大幅下調1015元/噸。

數據顯示,截至3月30日,3月份豬肉均價環比回落約4%;鮮菜均價環比回落13.1%;鮮果均價環比小幅上漲0.8%;牛肉、羊肉、雞蛋、白條雞均價環比均現回落。豬肉、鮮菜3月份均價同比漲幅均較2月份明顯回落。

浙商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超昨日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對整體食品籃子而言,疫情帶來的價格上行衝擊不會持續太久,從2月底開始,各地在防控疫情的基礎上抓緊做好復工復產工作,交通物流、運能逐漸恢復正常,天氣轉暖、農產品產量上升有助於平復市場對食品價格持續上漲的風險擔憂。同比角度,本輪豬週期頂部特徵已現。隨著疫情緩解,前期壓欄——後期出欄的生豬單頭淨重可能更大。

李超表示,CPI年內高點大概率已過。食品端的上行衝擊將逐漸消退,未來一個季度左右,主要關注疫情影響居民消費,繼而負面影響服務類價格。維持2020年CPI中樞可能在3.5%左右的中性預測,預計3月份CPI同比上漲4.5%左右。

PPI方面,張瑜表示,預計3月份PPI同比進一步下行至-1.1%。儘管3月份復工復產推進,但大宗商品價格繼續下行,南華工業品指數月均價環比下跌7.8%(前值-7%),參考PMI前瞻數據,3月份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45.5%與出廠價格43.8%均較前值回落。

李超表示,結合2月份PMI、2月份PPI、前兩個月工業增加值和工業企業盈利等數據,疫情對一季度基建、地產、製造業各大領域的復工生產會產生一定影響。國內工業生產從3月份開始環比反彈,但對工業領域價格的拉動有限。PPI環比在未來2個月至3個月時間內,較大概率維持負增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