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瑞報告文學《走向天界》:用女性視角俯視下的多彩世界

《走向天界》的作者汪瑞,是一位在喀喇崑崙山海拔5000米以上特高海拔區長期駐守的”知心姐姐“。曾經是一位不幸的絨癌患者,卻幸運治癒,還奇蹟般地有了自己的兒子;曾經是一位平靜生活在城市駐軍醫院的文靜護士,卻毅然決然走進高原,轉戰喀喇崑崙山、阿里高原、帕米爾高原,成為“生命禁區”的第一位心理諮詢師;她融入高原之後才發現,原來高原的痛可以讓人痛不欲生;高原的苦會絲絲縷縷滲透生命中的每一個縫隙;高原的險是一次次與死神擦肩而過的僥倖。而她的筆下流淌出的文字,有著女性的細膩、柔情,也有高原的冷峻、無情……

汪瑞報告文學《走向天界》:用女性視角俯視下的多彩世界

對阿里軍分區獅泉河醫療站護士長汪瑞的瞭解,是通過見諸於報端的各種報道。知道她是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是邊防官兵的“知心姐姐”。當再次翻閱並完整地閱讀了報告文學《走在天界》時,被她完整的體驗、細膩的感情、詳實的記述所感染。新疆,或者她筆下的天界,充滿了靈性和感情,體現了應有的生命硬度、精神質地和靈魂域面。

汪瑞報告文學《走向天界》:用女性視角俯視下的多彩世界

我不排除當前描述西部文學的貧瘠,長期以來,軍事文學,尤其報告文學一度有些“失語”,偶爾出現一些佳作,也只侷限於西北,或者是甘肅省會蘭州,或者新疆首府烏市,記住的作品少之又少。原《西北軍事文學》主編任真在邊防部隊代職鍛鍊期間,創作的報告文學《邊關》,引起了文壇的一時轟動;副主編張春燕在新疆採風後,報告文學《浪漫崑崙》獲中國人口文化獎銀獎、中國人民解放軍新作品獎二等獎,可見,只要真正地進入或者經歷,描述西部的軍旅文學,很容易取得成績。

汪瑞報告文學《走向天界》:用女性視角俯視下的多彩世界

汪瑞的報告文學,是她本人的親歷生活的文字再現,發表後,並經《人民軍隊》報推薦給廣大讀者,作者和讀者都是幸福的。因為在與作品的交流中,大家可以把自己的感受呈現和進行,並去深刻地體驗雪域高原戰士們的堅持和隱忍,節制和衝放,尤其是對“軍人”這一特有含義的理解和把握,並對自己所未曾經歷的其他的人生形式精當把握。只有敢於閱讀歷史,以及對歷史,特別是現時軍人精神的參悟、體驗和解讀,才能更好地激發當代軍人的革命激情,樹立核心價值觀念,唱響我們的內心和靈魂。

汪瑞報告文學《走向天界》:用女性視角俯視下的多彩世界

汪瑞的文學作品有獨特的體驗。也許是她心理諮詢師的獨特體驗,也有她當“知心姐姐”過程中與戰士交流後的人生感悟,在文章中,她把自己對人生經歷、對世界和生命本身的深沉感悟,選擇了一個與個人特質、秉性、經驗、閱歷與創作題材的合點,以報告文學的方式進行描述。使得文章通篇有著一種女性溫柔特有的愛與情、有著對高原深深的眷戀與敬意、有著對歷經多次危險後的後悸與對生活的熱愛,文章對於雪域達板的描述,對當代軍人有著極大的啟示意義,對於弘揚革命英雄主義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起到了不可低估的積極作用。

汪瑞報告文學《走向天界》:用女性視角俯視下的多彩世界

事實上還不止於此。汪瑞少年時新疆鄉村生活的經歷,甚至她個人一貫良好的“自我感覺”、風趣幽默的個性,都跟長大後的工作環境(新疆)這個大背景若合一契之處。另外,汪瑞對自己本職專業的熱愛,對新疆邊防部隊的熟悉,對戰士深厚的感情,使得她的報告文學在充滿戰爭文學的陽剛正氣和崇高風範的同時,更包蘊了聰穎的文學藝術和理性智慧。作者的性格就是作品的風格,這句話用在汪瑞和她的報告文學《走向天界》正合適不過。

汪瑞報告文學《走向天界》:用女性視角俯視下的多彩世界

報告文學《走向天界》還是思想與體驗的合點。報告文學沒有思想不行(實際上也不可能),優秀和傑出的作品更不能沒有思想,任何傑作都一定在哲學層面有自己的突破。但為表達思想而表達思想,語言的過於直白會讓文章成為敗筆。軍旅報告文學應該是氣勢磅礴的黃鐘大呂,也應該是沉雄闊大的高天流雲。

汪瑞報告文學《走向天界》:用女性視角俯視下的多彩世界

汪瑞以女性報告文學創作很成功,得益於她對生活的捻熟,她以體驗為基礎、以視角為線索、以故事為章節、以經歷的事件為基點,一句句道出了高原的冰冷、軍人的柔情、意志的堅定與剛強。《走向天界》最大的成功之處就是寫活了冰冷的邊防生活,近幾年,經歷了報告文學作家任真的《邊關》給人的感動外,當屬這篇作品。作者充分的體驗,並以此為前提,運用客觀的描述,使文章靈動鮮活,大大增強報告文學的藝術性和趣味性。

汪瑞報告文學《走向天界》:用女性視角俯視下的多彩世界

報告文學著重於表達內心體驗和抒發內在情愫,好有報告文學要求作者不僅僅要寫軍營生活的廣闊,更要透視軍營人物心理的廣度,除了有雄厚紮實的軍隊生活底蘊外,還要敢於面對實際,敢於破除禁區,走出新路。

現在許多作家的作品,描述的軍人被美化、神化或者聖化,把軍人寫得既不像軍人又不像百姓。尤其報告文學創作中的雷同現象,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同一座軍營在各個歷史時期有不同的外觀和內涵。即使在同一時期,這座軍營也是一座“活動變形房”。軍人也是社會人,一般人所具備的七情六慾,他一點也不會少。作家只有走到兵的心裡去,才有可能體驗到這些微妙的變化。

汪瑞報告文學《走向天界》:用女性視角俯視下的多彩世界

汪瑞的報告文學《走向天界》,很好地克服了這一點。她寫的《對杏子的回憶》中的札達邊防營營長王昆,就是一個心細如髮的成熟男人,當筆者“無意之中對王昆營長說起我已經三年沒有吃到一顆杏子”時,王營長“特意交待司務長與相熟的菜販子聯繫,在送菜上山的時候捎一些杏子上山”。這個王營長是真實的。

汪瑞報告文學《走向天界》:用女性視角俯視下的多彩世界

《高原武裝部部長》一節中,由於大雪封山,波林邊防連的過節物資一直供不進去,為讓戰士過好春節,札達縣武裝部部長蓋立民親自帶著兩臺裝滿蔬菜、豬肉、羊肉的兩臺車冒雪趕往連隊,在“一片銀白鋪向遙遙的天邊,近一米厚的積雪幾乎沒住了半個車身”的情況下,蓋部長最終還是在天黑前把物資交給了孟懷壁連長手裡,汪瑞平靜地講述的蓋立民部長、任勞任怨的徐延利政委、沉穩細緻的高英鎖部長……是真實的。

汪瑞報告文學《走向天界》:用女性視角俯視下的多彩世界

在《高原邊防連連長》一節中,一群承載著“健康的代價、青春的逝去、妻兒的分離”,“三十歲左右的副連、近四十歲的正連”職幹部,其中孟懷壁連長就是這樣的環境條件,“嘴唇由於由於血氧飽和度過低”,“嘴唇緊得發藍,由於氣候乾燥,維生素的缺乏,他的嘴唇和大家一樣乾裂、蛻皮,裂著深深的口子,一顆顆黑色的黏稠的血珠不停地從嘴唇上滲出”,這樣一群連職幹部,在高寒缺氧、信息閉塞,不被人理解的邊防或淡忘的高原,奉獻的是青春甚至生命,堅守的信念和對黨、祖國和人民的忠誠。閱讀以此,對汪瑞文筆的細膩還有什麼可懷疑的,又有什麼事由不被感動?

汪瑞報告文學《走向天界》:用女性視角俯視下的多彩世界

報告文學《走向天界》,作者面對的是特殊的群體——邊防官兵,寫作的對象也是邊防官兵,這是一個軍外作家走馬觀花地在軍營走一圈,即便是下馬觀花去採訪一下,也很難實現的終極目標,因為他們缺乏軍營生活的內核。而汪瑞的創作,除了智慧外,還有自己多年的高原生活的積澱,從一定意義上講靠的是一種犧牲奉獻精神。

汪瑞報告文學《走向天界》:用女性視角俯視下的多彩世界

在文章《紅色旅行箱》中,她毫不避諱地寫道“換洗的內衣褲總是要準備好幾套”。因為“荒山野嶺的長途跋涉,一天下來足以使每一個旅行者成為‘兵馬俑’——除了黑白分明的眼珠,全身上下落滿了黃色的塵土。”作者還創下了“三個月沒有洗澡的歷史記錄”,因為高原沒有洗澡的條件。作者以自己陽光的心態,一次次地向軍營內外傳遞了她對高原的愛、對官兵的愛,對家庭的愛。

汪瑞報告文學《走向天界》:用女性視角俯視下的多彩世界

有愛的女人才能幸福,但願有如此大愛的汪瑞是更幸福的,也祝願好人一生平安!


姑且慕容,在文字的海洋中摸索著前進文學新人,我手記我心,不問前程。喜歡,點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