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出息的男孩,一般都有這四種品質。


有出息的男孩,一般都有這四種品質。

家有男孩的父母,希望培養出一個什麼樣的男孩?陽光、自信、有責任心、有出息?但怎樣才能培養出父母心目中的孩子呢?

李玫瑾教授曾說過:想要孩子有出息,在男孩12歲之前,父母要堅持四大原則!不要一味的溺愛孩子,否則孩子以後恐怕難成才,有句老話說得好:“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

因此,父母要想培養出色的男孩,需要培養孩子的這四個品質:

一、培養男孩獨立。

美國教育家羅伯特博士提出:

現代孩子教育有十大目標,其中最重要的便是獨立性。

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培養他們的獨立性都非常重要。但在傳統的觀念裡,男孩和女孩在成人後,擔任的社會角色有所不同,男孩遲早有一天,會離開父母,成家立業,組織自己的家庭,擔負起一個家庭的責任,要自己獨自面對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所以,獨立,是男孩成長的重要一步。

怎樣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李玫瑾教授講,養男孩的家庭,如果父母想要孩子長大以後有出息,那麼,父母就一定要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懂得捨得。

父母對孩子捨得,捨得讓孩子吃苦,捨得孩子去承受挫折,捨得讓孩子去做他可以做的事情,比如:讓他承擔一些家務,拖地、洗碗、洗自己的衣服,收拾房間,父母不要認為孩子做不好,父母只要讓孩子去做,就會發現,孩子是有很大潛能的。

因此,男孩的事情應該儘量讓男孩自己來做主,父母要放手讓男孩去選擇,鼓勵男孩積極地去嘗試和探索。只在男孩需要的時候給他幫助。

尊重和信任是男孩獨立成長的前提和催化劑,父母在培養男孩獨立時,遵循這樣的原則:給男孩最少的指導、最大的耐性和最多的鼓勵,這樣就能更充分地挖掘男孩自身的潛力和能量,培養他的獨立性。

二、培養男孩寬容的品德。

央視著名主持人白巖松曾在《致兒子的信:學會寬容》中寫道:如果所有的美德可以自選,孩子,你就先把寬容挑出來吧!

寬容會讓你把愛放在首位,寬容會使你隨和,讓你把一些人很看重的事情看得很輕,寬容還會使你不至於失眠,再大的不快,在激烈的衝突,都不會再寬容的心靈裡過夜。

寬容能化解矛盾,解除煩惱,在孩子的成長中,會遇到很多不如意的人和事,如果孩子總是斤斤計較,會使自己徒生煩惱,因而活得很累。

而有著一顆寬容之心的男孩,會原諒別人的錯誤,人際關係和諧,受到更多的人的歡迎和幫助,同時,寬容別人,也是放過自己,因而生活會輕鬆許多。

怎樣培養男孩的寬容品質?

父母培養孩子有同理心。

哈佛大學心理學博士丹尼爾·戈爾曼在《情商》這本書中告訴我們:所謂同理心,就是將心比心,站在對方的角度是怎樣的情緒和感受。

孩子有了同理心,會站在別人的角度看問題,就會理解別人的感受,從而學會寬容。

三、培養男孩有責任心,勇於擔當。

知乎上曾有這樣一個話題的討論:作為父母,有什麼品質是你希望男孩一定要擁有的?

有一個高贊回答是:對於男孩子,我覺得最重要的品質是擔當

著名的高級育嬰講師齊麗娟曾說過:

一個有擔當的孩子,在以後生活中也會去幫助別人,從而奠定自己的好人緣,也會使自己更加優秀,讓別人被自己吸引。

怎樣培養孩子的責任心、勇於擔當?

一位12歲的美國男孩踢足球時,不小心把球踢到了鄰居家的窗戶上,結果,鄰居家窗戶的玻璃被砸碎了。鄰居要求男孩賠12美元。

闖了大禍的男孩向父親認錯後,父親讓他對自己的過失負責。兒子難過地說:“我沒錢賠人家。”父親說:“我借你12美元,一年後你還我。”

從此,這位男孩就開始了艱苦的打工生活。經過一年的努力,他終於掙足了12美元,還給了父親。

這位男孩就是後來成為美國總統的里根。里根在回憶這件事時說,通過自己的勞動來承擔過失,使他懂得了什麼叫責任。

培養孩子的責任心,讓孩子為自己做的事承擔後果。

四、培養孩子吃苦精神。

屠格涅夫曾說:“你想成為幸福的人嗎?但願你首先學會吃得起苦。”

從小培養孩子的吃苦精神,就是為了培養孩子的抗挫能力,鍛鍊孩子的意志。

現在的孩子,很多嬌生慣養,父母捨不得孩子吃苦。孩子遇到一點挫折和困難,就受不了。可孩子不是溫室裡的植物,他必然要經過風雨,才能生長得更好。

孩子的在成長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溝溝坎坎,孩子是咬緊牙,意志堅定,靠自己跨過去,還是就此放棄?這就看孩子是否吃得了苦,有沒有足夠強大的抗挫商。

比如:有的孩子認為讀書是件很苦的事情,早上要很早去上學,要完成作業,不能隨便玩手機,不能出去玩,吃不了學習的苦,在學習上遇到一點困難,就輕易放棄學習。

學習要想學好,的確也需要吃苦精神,需要自律能力。學習上取得的成績,比別人付出了更多的精力和時間,從來沒有隨隨便便的成功。因而男孩學會吃苦,是他要學習的一堂必不可少的課程。

男孩學會吃苦,再經受挫折和困難時,才會增強孩子的“心理免疫力。”

心理免疫力”是著名心理學家塞利格曼提出的,就是我碰到這個困難,解決了它,下次再碰到相似的困難,我就有信心解決掉它。

孩子的“心理免疫力”增強後,孩子就不會再怕吃苦,因為他有了克服困難和挫折的信心,孩子內心也會變得強大。

當男孩面對挫折時,父母要了解男孩的需求和想法,積極鼓勵男孩,以此幫助男孩增強受挫後的恢復能力,並且,父母要把自己積極的人生態度傳遞給男孩,教給男孩一些對抗挫折的經驗和方法。

一個能吃苦的男孩,一切的不幸都可以忍受,天下沒有跳不出的困境,克服了人生路上的坎坷,最終成為一個意志堅定的人。

教育家史蒂夫在《養育男孩》一書中寫道:男孩成長為堅韌、有責任感的男人,需要堅定、友善的領路人。

因而,培養陽光,有擔當、自信的有出息的男孩,父親的榜樣作用很重要。

男孩在6~13歲,是他學著成為男人的階段,這個階段,媽媽的作用依然重要,但他會越來越關注,男人應該具備什麼?以備14歲後向男人轉變。此時父親的作用就至關重要。

這時,孩子會看父親是怎麼掙錢養家的,他也許就學會了你的一些技能與責任心;他會觀察你是怎麼對待母親的,他也許就學會了日後如何尊重女性或自己的妻子;如果你常常抽空陪伴他,和他打鬧,做遊戲,他會覺得這樣的男人可親可愛,長大以後也會用你教育他的方式教育自己的兒子。

這是父親在兒子心中樹立英雄形象的關鍵時期。千萬不要覺得教養孩子是妻子的重任,做父親的只要努力掙錢即可,如果父親不在身邊,男孩可能會找個代替的人來學習模仿,這個人不一定可靠或真心地關愛男孩,就容易出問題。

一位斯坦福教授說過:注重孩子早期教育和陪伴,是父母這一生最划算的投資

父母用愛、尊重、信任和鼓勵,培養出一個獨立的,有擔當的,能吃苦的,有一顆寬容之心的,出色的陽光少年,是父母最划算的投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