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国禁止粮食出口,德国人发出感叹,中国“红线计划”极富远见

随着疫情的发展,很多国家开始禁止本国的粮食出口,虽然从目前的气候自然情况来看,世界并没有产生粮食危机的基础,但是一些国家禁止出口粮食的行动,却是在心理上给人们造成了巨大的心理恐慌,很多国家甚至还产生了局部民众囤积粮食的行为。

多国禁止粮食出口,德国人发出感叹,中国“红线计划”极富远见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粮食安全始终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面对一些国家禁止出口粮食,很多人担心:中国能否保证本国人民的粮食供应?因为现在中国有很多粮食是从国外进口的,特别是大豆小麦这些我产品主要是从竞争对手美国那里进口的,这就更加剧了一些人对于粮食供应不稳定的担忧。不过,有观察中国粮食问题的德国媒体却认,中国的粮食储备制度和土地红线制度为中国的粮食全提供了双保险。

多国禁止粮食出口,德国人发出感叹,中国“红线计划”极富远见


中国现在拥有世界上规模最为庞大的粮食储备体系,储备的粮食可以供全国人口使用两年。即便是中国连续两年颗粒无收也不进口粮食,也足以保障中国人口对粮食的需求。但事实上中国粮食连续两年颗粒无收是不可能发生的,因此即便是外出口完全断绝或者本国粮食产量大幅下,中国凭借储备粮仍然可以安稳的坚持4~5年。

多国禁止粮食出口,德国人发出感叹,中国“红线计划”极富远见


那么4~5年之后怎么办呢?此时中国18亿亩土地红线的价值只是就体现出来了。之前很多人质问:为什么中国有很多土地抛荒却不种植?为什么中国东北的土地可以种植大量粮食和大豆却要从国外进口?其实这些完全就是一个成本问题。中国国内种植的一些小麦大豆的成本比国外进口要贵得多,所以很多农民宁可抛荒也不用。但是尽管如此,中国仍然不允许将土地改作他用,仍然坚守18亿亩土地的红线。因为一旦出现大规模粮食减产或者国外进口中断的话,中国就可以将这些闲置和半闲置的农田重新启用。而庞大的粮食储备所提供的时间,则可以让中国农业有充足的再启动准备。

因此对于中国的粮食储备以及土地红线制度,德媒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具有战略远见的决策:这既能在平时充分利用世界各国粮食的产能,又能在危机时刻完全保障自给自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