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印象派風景大師,他曾被質疑模仿,兩人畫風真有那麼像?

西斯萊與莫奈同是印象派重要的風景畫家,歷史喜歡把兩人進行比較。一是因為他們都是風景畫家,二是他們的畫風的確某種意義上大同小異,甚至有段時間西斯萊還被人認為有一些作品是在模仿莫奈的畫風。但實際上,若細細品讀兩人的繪畫,還是有很大不同的,可圈可點。

都是印象派風景大師,他曾被質疑模仿,兩人畫風真有那麼像?

《韋特伊的夏天》莫奈

都是印象派風景大師,他曾被質疑模仿,兩人畫風真有那麼像?

《魯昂大教堂》系列作品 莫奈

莫奈主要尋求的是外光條件下“光與色”的表現,在他的作品中總是充滿著靈活跳動的筆觸,與那些細緻入微的變化色彩,畫面幾乎忽略了物象形體。強烈的光、色充斥著畫面,與飛舞的筆觸凝結成色彩,構成那一瞬間稍縱即逝的自然變化,極富視覺衝擊力並充滿激情。

西斯萊的作品相比則顯得沉穩、內斂與樸實。他的作品雖然擁有著印象派的光與色的關係,但似乎他絕大部分的研究成果,還是在於對學院派風景畫造型與透視畫法的改造上。

都是印象派風景大師,他曾被質疑模仿,兩人畫風真有那麼像?

《莫萊特教堂》西斯萊

學院派風景繪畫中,對於景物外輪廓的刻畫通常注重完整性,例如房屋、橋樑骨架等物象形態邊緣也多會畫成嚴密的一條線。而西斯萊則用一個個分割多變的筆觸,讓學院派中那些刻板的線條跳動了起來,但在大多數作品中他還依然保留著景物嚴謹的造型。最終形成的畫面,遠看畫中景物如學院派繪畫那樣富有形體質感,而近看卻充滿了印象派筆意趣味,線條、塊面分割多變且活潑生動。

都是印象派風景大師,他曾被質疑模仿,兩人畫風真有那麼像?

《聖·馬丁運河的駁船》西斯萊

西斯萊也很擅長用不同的筆觸,來表現不同的物象質感,使畫面達到一種逼真的視覺效果。例如《聖·馬丁運河的駁船》這幅作品中,在水面處理上,他用激動而短小的筆觸體現水面,在駁船上他又用光滑而平行的用筆。
此外,在對於透視方面研究當中,西斯萊也是津津樂道地投入其中。學院派繪畫採用的是透視畫法去安排景物的透視關係,西斯萊則利用色彩、筆觸來畫出那嚴謹的透視,打破了傳統繪畫透視畫法的侷限,使畫面更自如活躍,卻又不失嚴整性,在他多幅作品中也有體現,例如《漢普頓庭院的橋》《塞夫勒道路一景》

都是印象派風景大師,他曾被質疑模仿,兩人畫風真有那麼像?

《漢普頓庭院的橋》西斯萊

都是印象派風景大師,他曾被質疑模仿,兩人畫風真有那麼像?

《塞夫勒道路一景》西斯萊

在風景畫中,莫奈對於造型的態度是自由的,不斷尋求更大層面的突破,讓光、色感更突出畫面,態度直接果斷;西斯萊對於造型的態度,則是繼承傳統之中又有所打破,有所保留,有所延伸。莫奈用印象派思想,進化了傳統學院古典繪畫的光與色的表現;西斯萊用印象派思想,進化了傳統古典繪畫的物象造型、透視畫法與物象質感的傳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