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必備】估值方法


【投資必備】估值方法


估值方法


【投資必備】估值區間和安全邊際提到了現金流折現法(DCF和財報一樣,首先是一種排除投資標的的工具,再才是估值區間的一個基準。

估值有三種常用辦法——

一是相對估值法。簡單的說就是參照公司甲的市場價格來估算公司乙的值。但問題也很明顯,先不說二者是否具備可比性,只說參照物自身就嚴重高估或者嚴重低估,還去參照它,行麼?

另一種是歷史估值法。但是脫離企業現階段和後續發展的理解,僅僅依賴於歷史統計數據來看待股票,屬於看後車鏡。一家企業估值的高或低,不是和歷史股價對比,不是和獲利百分比對比,不是和投資人的買入成本對比,也不是和其他股票的單價對比(去掉心理錨定)。

不過一般基金我按照統計數據來判斷估值,就是大家常見的PE在多少分位這種。但個股就不行。因為雖然對比前十年前五年低PE、低PB分位,是一種目前回測有效的投資模式,但它的策略要求的是投資人放棄對個體的判斷,通過分散,去擬合大樣本下的統計規律。它更適合於組合,不適用於個股。更適合寬基指數和一些比較長久的行業指數,比如消費、白酒等。

最後一種,也是邏輯上說的通的,絕對估值法,即“未來自由現金流折現法”。簡單的說,它的意思就是說:一家企業的內在價值,要先看這家企業的生命期內,股東總共能從當中抽出來多少錢(未來自由現金流),然後再算算這些錢相當於今天的多少錢(折現值)。

絕對估值法


針對絕對估值法,唐朝在《手把手教你讀財報2》書中提過一個簡易估值法:“預計三年後15~25倍市盈率賣出能賺100%,就可以買入,高槓杆企業打七折”。

那麼

①為何是15~25倍市盈率?

②買入後繼續跌怎麼辦?

③為什麼是100%?

④為什麼是三年?

⑤三年後的真實淨利潤如何測算?

⑥到15~25倍市盈率就賣出嗎?

當然應用以上簡易估值法首先有個前提,就是企業的相對靠譜。公司的理解【投資必備】ROE如何打開投資之門

股價=每股收益*市盈率

按照唐朝的估值方法,估算出大體靠譜的三年後真實淨利潤數據,然後用三年後的真實淨利潤,乘以15~25倍市盈率,三年後的總市值就有了。對照當前市值,收益率是否能讓自己滿足。是,就下手;否,就放棄。

①為何是15~25倍市盈率?

因為目前無風險收益水平大約在4%~6%左右波動,對應市盈率就是15~25倍(市盈率是收益率的倒數)。

根據資本的逐利性,如果一家企業的收益100%為全現金利潤且未來不會變動,且利潤全部分給股東,那麼它的市盈率一定會和無風險收益投資的市盈率持平。如果不平,資本就會套利讓它趨平。當無風險收益率水平為5%的時候,這家企業的市盈率就是20倍。

然而,企業股權不是標準債券,它的未來沒有用條款清清楚楚寫在紙上,它幾乎不可能同時滿足上述三個條件。人們總是由於信息、知識、判斷力和情緒的影響,或者高估其未來盈利能力,或者低估其未來盈利能力,從而引發市盈率以無風險利率水平為中軸大幅擺動。


這就是“市場會出現15~25倍市盈率”的原因,只要真實利潤判斷正確,資本的逐利性一定會將其推高到15~25倍市盈率水平。


唐朝估值法中的15~25倍市盈率,實際上是將三年後的企業看作了一份收益率4%~6.66%的理財產品。也可以說是將理財產品看作一個“收益100%確定+分紅率100%+0增長”,或者在利息再投入假設下的“收益100%確定+分紅率0%+增長為無風險收益率”的企業。

②買入後繼續跌怎麼辦?

參照沃倫.巴菲特演繹的格雷厄姆的市場先生寓言,他說:

如果有一個喜怒無常的人擁有一個農場並恰好與我的農場相鄰,每一天他都提出一個報價,或是想買入我們的農場,或是想賣出他自己的農場,價格則隨著他的心情好壞而忽上忽下。

那麼我除了利用他的瘋狂還能做些什麼呢?如果他的報價低得可笑,而我又有些閒錢,我就會買入他的農場。如果他的報價高得離譜,我要麼把自己的農場賣給他,要麼不予理會繼續去種自己的地就是了。

【投資必備】估值方法


利用市場情緒在進入安全邊際內介入,超出估值區間外騰出。


③為什麼是100%?④為什麼是三年?

三年100%,年化回報約26%,已高於巴菲特的長期年化收益記錄,再高的長期記錄目前人類還沒有。

實際的預期可能是年化15%(我的理解是GDP6%+CPI3%+風險收益6%)以上,但以26%為目標,其間的差額,是預留的容錯空間。通過預留容錯空間,達到即便部分估算錯誤,或者價值迴歸所需時間比預想的長,也能獲得基本滿意的收益率。

由於要保留一定的容錯空間,所以,類似三年50%之類的較低目標,就被排除了。另外就是唐朝自己說的100%是毛估,為了方便決策。

那麼,為什麼選三年為思考期限,而不是一年、二年、五年、十年呢?這個純經驗成分。

⑤三年後的真實淨利潤如何測算?

讀財報+理解企業。這個單獨拆解一文。

⑥到15~25倍市盈率就賣出嗎?

你把現金也當作是投資標的,就可以比較了。

買入貨幣在破除金本位後,100%確定虧損的。CPI、GDP都會吃掉現金的實際價值。選擇買入貨幣,應該發生在股票提供的ROE經低於市場的無風險收益率了。【投資必備】ROE如何打開投資之門

唐朝估值法對比DCF


唐朝這種簡化估值法,和未來自由現金流折現法估算差異不大。

他舉了個例子。

茅臺2018年淨利潤預計約為350億上下,假如未來三年(2019~2021年),茅臺的淨利潤分別為400億,500億,600億(這是他的假設。後續參照三年利潤如何測算的文章)。假設無風險收益率取值為5%,投股票承擔的風險對價要求為3%,那麼用兩段式未來現金流折現法估值(DCF),一般是:

§ 第一步,計算出前三年利潤的折現值,然後加總。即400/108%+500/108%²+600/108%³=370+428+476=1274億

§ 第二步,計算出2022年整體出售茅臺公司的合理值。假設2021年後,茅臺的永續增長率為5%,將其視為一個理財產品出售的合理價值=600×105%/(8%-5%)=21000億。

§ 然後將2022年的21000億折現到現在,用21000億除以108%的四次方,得出現值=15436億

§ 茅臺公司內在價值=1274+15436=16710億。然後,按照安全邊際要求:為1元內在價值出價4毛到7毛,得出可買入價格位6684億~11697億之間,對應12.56億總股本,得出單股買價區間532元~931元之間


而如果使用唐朝估值法


§ 2021年600億淨利潤,對應25倍至30倍市盈率合理區間(他對騰訊和茅臺從15-25的PE放寬到了25-30),內在價值為15000~18000億。

§ 為獲取100%利潤空間,可以買入的價位為7500億~9000億之間,摺合每股597~716元之間。

§ 實際上買入價位6000~9000億這個範圍(20~30倍市盈率),相當於在以8%折現率和5%永續增長率的假設下,對估算出來的內在價值16710億,再打36折到54折,略嚴格於4折到7折的安全邊際要求。或者換一種表述,相當於折現率取值略高於8%。

所以,唐朝估值法和未來自由現金流折現法的相同點就是:

1. 都需要考慮三大前提(生命週期長、利潤真、競爭力持續),在確信目標企業符合三大前提的情況下,才可以使用。我們必須要坦率承認,大部分企業實際上無法估值,無論對其計算出個什麼數字,都是瞎蒙;

2. 從這個意義上說,估值法與其說是“估值公式”,不如說是一種選股原則,是將大部分企業拒絕在股票池之外的工具;

3. 都使用了約8%的折現率和約5%的永續增長率假設(這兩個假設是受到西格爾教授《股市長線法寶》一書對美國市場長達兩百多年裡股票和長債收益率的研究結論影響),對於難以確定5%以上永續增長率(西格爾教授研究結論中的長期債券名義收益率)的企業,估值要大幅降低;

4. 都堅持長期的思考方式,忽略受到各種短期因素影響的股價波動,以至少三年的時間長度和資金佔用時間,去看待企業內在價值的變化;

5. 都認定自己會有估算錯誤,堅持安全邊際要求,對於已經摺現過後的一元錢,堅持四五折左右的出價,留下容錯空間。


【投資必備】估值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