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特視角•青島與世界大戰


獨特視角•青島與世界大戰

前些日子去鳳凰島景區的東環島路遊玩,這條路的沿海木棧道、沿路綠化公園等配套設施剛剛竣工不久,曾經被媒體譽為青島西海岸的最美風景線,好看自不必說;但讓我感到驚喜和震撼的,卻是站在島的最東端、在那裡的觀景臺遠眺東海岸時的情景。驚喜眼前那開闊壯觀的畫面,猶如一幅巨大的橫卷,從西端的團島開始,漸次向東,前有高低錯落的建築群起伏林立,後有巍峨逶迤的山脈環伺襯托,目測視距大概至少有二、三十公里吧?我想,這不就是冥冥中苦苦尋覓的所謂的大青島影像嗎?我的位置是從大海西南側方向平視過去,對熟悉島城拍客的我來說這是一個全新的視角,與之前在小青島、在奧帆中心回首拍攝截然不同,它的視角更獨特,視野更開闊,視覺衝擊力當然更強。

原來以為大海對面西部老城區的最高建築,是棧橋旁的國貿大廈;從遠距離比較才看出,背後矗立高達200多米的百盛廣場顯然更高一籌;而東部新城區的建築新貴,顯然非在建的369米的海天中心莫屬。去年第一高還是281米卓越世紀中心,前幾年是國際航運中心,風水輪流轉,今年到海天。青島的高度,也是山東乃至全國經濟建設的縮影,各地都在加快發展,作為山東的龍頭、沿海開放城市的青島理應更突出一些…..

讓我感到震撼的,首先是東部新城的赫然聳立。早在1992年,現在的東部那裡還沒有啥高層建築物,是“一片蠻荒的處女地”而已;然而在不到30年的時間裡,就矗立起一座新城。青島改革開放份量最重的成績單,我感覺非它莫屬!這不僅僅是城市建設的進步,更是經營城市理念的一次新的跨越,它的拉動和示範效應當年在全國也是被津津樂道、交口稱讚的。

更讓我心靈震顫的,是隱約可見的青島山、浮山、棧橋等景物,與前不久剛剛欣賞的《來自青島的世界大戰》紀錄片不由自主地聯繫到一起;眼前彷彿看到了青島山上的德軍炮臺、看到了浮山哨所列強激戰的硝煙,思緒一下子回到了近代……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的亞洲戰場,當年就在眼前!“一戰”是在19世紀末爆發的一場世界級帝國主義戰爭,一方是同盟國陣營,包括德國、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保加利亞等;另一方是協約國陣營,包括英國、法國、俄國、美國等,還有中國;約有6500萬人參戰,最後協約國陣營取得勝利。該戰爭是歐洲歷史上破壞性最強的戰爭之一,給人類帶來了深重災難。

這個遠在歐洲的戰爭怎麼與青島扯上關係了呢?原來在19世紀末,列強之一的德國早就想在遠東地區獲得一個港口,他們選中了包括地理位置、自然環境,還有其他因素皆佳的青島;1897年11月德國的軍艦出現在膠州灣,清軍無力抵抗,青島被佔領,自此落入了德國侵略者的手中。“一戰”爆發,對青島垂涎已久的日本以“英日同盟”為藉口對德國宣戰,於1914年8月下旬向德國佔領的青島發起進攻。《來自青島的世界大戰》第四集《奪城血戰》介紹的,就是德軍與日軍爭奪浮山的戰鬥,雙方陸海空三軍出動,日軍白天強攻,組織敢死隊晚上夜襲,德軍寡不敵眾,浮山失守,青島山炮臺等要塞也相繼失守,最終整個青島落在日本之手。

“一戰”在1918年底前結束,1919年初由協約國組織的“巴黎和會”召開,在歐洲戰場付出5000多條性命為代價以戰勝國身份參會的中國,沒有分到好處,卻被告知戰敗國、原德佔的青島要歸屬於日本,消息傳回國內,全國憤怒,進而引發五四愛國運動,中國代表最終沒有在和約上簽字。五四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反對帝國主義和軍閥賣國的全國規模的愛國民主運動,成為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原來自己也不清楚,為什麼一戰結束後日本提出接手青島,協約國列強居然會同意?直到將一戰亞洲戰場的史實與巴黎和會聯繫起來,才明白日本人為什麼會在當時明目張膽地那樣做了;實際上日本人此時早已將青島從德軍手裡搶佔並據為己有了,只不過是想在戰後分贓時,再冠冕堂皇地得到名分而已。不是顧維鈞等中國代表據理直爭,不是爆發五四運動,恐怕當時的青島就歸小日本了。

世界大戰、五四運動、新民主主義革命開端,原來都與眼前的島城息息相關。從1897年德軍佔領青島算,距今122年。哀哉青島,與羸弱的國運一樣,歷經列強反覆佔領蹂躪,直到新中國成立才真正回到人民懷抱;如今在改革開放大潮中不甘人下,勇立潮頭,日新月異。眺望眼前此情此景,筆者既為昨天之青島痛惜,更為今日之青島慶幸,希冀她明天更加美好……

青島早在四年前就進入萬億俱樂部行列,2018借上合峰會東風,青島知名度、美譽度極大提高,作為政策傾斜的產物,青島上合經貿示範區也在2019年成立,青島自貿港、國家中心城市等目標也在努力爭取中。王清憲書記主政青島後,更是不拘一格,選賢任能;他提出“學深圳、趕深圳”等口號,正在成為青島開啟全新未來的“法寶”。前幾天我與一位在職幹部議論此事兒,他說與前任明顯不同的是王書記更務實,比如這個學趕深圳的提法,絕不僅僅是一個口號,而且要全面對標,找出差距,迎頭趕上。深圳經驗之一是“政府能為產業、企業乃至城市經濟體系提供高質量系統性服務”;針對這方面的差距,青島在幹部中提出“三化一型”(市場化、法制化、專業化、開放型)要求,還發起了15個攻勢等具體明確的市場化目標,都體現出現在青島工作紮實,不玩虛的特點。我為青島有這樣一位當家人而感到慶幸,我覺得把青島建設成為一個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國際大都市的美好藍圖,一定會成為現實,但願有生之年能夠看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