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發現一墳墓,墓中埋著5個“下跪”日本兵,碑上刻2字很恥辱

以1937年“盧溝橋事變”為標誌,日本拉開了全面侵華的序幕,大半個中國隨之陷入戰火之中,華北、華中、華南相繼淪陷,國民政府也從南京遷移到了重慶,於是整個西南地區就成了抗日戰爭的大後方,其中雲南由於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為抗日戰爭中最為“重要”的省份,據《抗日戰爭中的雲南》所載,當時雲南一省之內的機場就超過了五十個,國際反法西斯聯盟的援助都是通過雲南進入中國境內的!

因此在整個抗戰時期,中日兩國在雲南地區進行了無數次交鋒,爆發了數不清的戰爭,其中騰衝戰役因為是抗日戰爭以來,國軍收復的第一個有日軍駐守的縣城的戰役而載入了史冊!

雲南發現一墳墓,墓中埋著5個“下跪”日本兵,碑上刻2字很恥辱

下面讓我們來回憶一下這場英雄的戰役

據《騰衝戰役》所載:騰衝戰役是抗日戰爭中滇西緬北的戰役之一,攻擊部隊是中國遠征軍霍揆彰將軍率領的第二十集團軍,騰衝守軍是日軍步兵第148聯隊藏重康美所部及步兵第113、114、146聯隊總計約7000人!作戰的目的是收復滇西失土,打通滇緬公路,使盟國與中國的物資往來暢通無阻!

騰衝的淪陷要追溯到1942年5月,當時日軍大舉侵佔怒江以西的廣大地區,騰衝縣長攜印而逃,日軍不費吹灰之力就佔領了這座有著堅固工事的縣城,而這一佔領就是兩年零四個月之久,在這兩年時間中,日軍在騰衝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犯下滔天罪行。

據統計,保守估計有兩萬無辜的群眾死在日軍手中,至於被日軍燒燬的房屋,掠奪的牲畜和糧食更是數不勝數,騰衝人民對日軍恨之入骨,恨不得生食其肉,所以在1945年5月中國遠征軍發動騰衝戰役時,騰衝人民無比興奮,無數青壯年跟在軍隊後面向日軍發動了衝鋒,大姑娘小媳婦也站出來“搖旗吶喊”,一副軍民同心的景象!

同年8月14日,我軍拔除騰衝周邊據點,突進市區,在經過42天的“焦土”之戰後,我軍擊斃日軍少將指揮官及藏重康美大佐聯隊長以下軍官100餘員,士兵6000餘名,虜獲物資無數,於9月14日正式光復騰衝城,騰衝又回到了中國人民的手中!

雲南發現一墳墓,墓中埋著5個“下跪”日本兵,碑上刻2字很恥辱

當然為了贏得這場戰爭,我軍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據統計在“騰衝戰役”中,中國遠征軍官兵的陣亡人數超過了九千人!

戰爭結束後,如何妥善安置陣亡戰士的遺體成了一個難題

雖說“軍人當死於邊野,何須馬革裹屍”,但中國人民怎麼可能看著九千多具英雄的遺體無處安葬,成為孤魂野鬼呢?於是當時很多人都提議修建烈士陵園,妥善安置這些英雄,時任雲貴監察使的李根源將軍出生於騰衝,對騰衝有著很深的感情,他打心眼裡感激這些為騰衝解放作出重大犧牲的戰士。

所以他於1944年11月1日親自致電衛立煌,倡議修建烈士陵園,李根源出面,衛立煌自然欣然應允,11月16日,“騰衝陣亡將士紀念建築委員會”在衛立煌的批准下正式成立,二十集團軍總司令霍揆彰任主任委員、雲貴監察使李根源任副主任委員,在委員會的多方籌措下,最後選定雲南省保山市騰衝市西南1千米的疊水河畔小團坡為建園地址,並於次年1月15日正式破土動工,同年7月7日落成,李根源將軍親自為陵園題名“國殤墓園”!

整個“國殤墓園”佔地面積超過八十畝,是全國建立最早、規模最宏大的國軍抗日烈士陵園,據《人民日報》報道。“國殤墓園”於1996年被國務院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7年12月2日又入選“第二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

雲南發現一墳墓,墓中埋著5個“下跪”日本兵,碑上刻2字很恥辱

如今“國殤墓園”已經成為著名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每年都有無數遊客前往陵園瞻仰英烈,緬懷他們的功績!

想必每個去過“國殤墓園”的人都會對墓園大門一側的那座“倭冢”產生好奇之心,那這個“倭冢”又是什麼來頭呢?

從名字來看,這個所謂的“倭冢”應該與日本人有關,實際上也確實如此,“倭冢”內埋葬著在“騰衝戰役”中被我軍全殲的六千多具日軍屍體,“騰衝戰役”結束後,國民政府決定為戰死的英雄們修建烈士陵園。

但對日軍屍體的處置則產生了爭議,六千多具屍體隨意拋棄很可能會引發瘟疫,但又沒人願意埋葬這些劊子手,最後還是李根源將軍“拍板”,出於人道主義的角度,將戰死的日軍就埋葬在“國殤墓園”大門的一側,當然他們不可能享受與我軍戰士相同的待遇,當時只是挖了一個深坑,然後將所有的日軍雙手反綁,呈跪姿下葬,然後在上面修建了一個簡陋的墳塋,李根源將軍親筆題下“倭冢”這一帶有“侮辱性”的名字!

雲南發現一墳墓,墓中埋著5個“下跪”日本兵,碑上刻2字很恥辱

“倭冢”修建完畢後,李根源將軍又命人鑄造了五個雙手反綁,呈跪姿的塑像,為首的是當時鎮守騰衝的藏重康美大佐聯隊長,其餘四人都是他的得力手下,然後效仿杭州市棲霞嶺南麓的岳飛墓,將這五人的塑像置於“國殤墓園”旁邊的山坡上,並讓他們面對埋葬在“國殤墓園”中的戰士,讓他們永生永世為自己犯下的罪行所贖罪!

小結:

自從五個日軍塑像被安置在“國殤墓園”後,日本曾多次就此提出“抗議”,要求中國政府拆除這五個帶有“侮辱性”的塑像,我國政府的回覆是可以,但日本必須為日軍在侵華戰爭所犯下的罪行所道歉,向來執著於歪曲歷史的日本自然沒有答應,此事就此耽擱下來,如今我們若是前往“國殤墓園”瞻仰,還會看到那五座日軍跪像,它提醒著我們勿忘國恥,提醒著我們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參考資料:《抗日戰爭中的雲南》《人民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