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群體中,保持著孤獨

進入群體中,保持著孤獨

《烏合之眾》裡有一段很有名的話:人一到群體中,智商就會下降。他們為了獲得認可,可以拋棄是非,用智商去換取歸屬感。

說拋棄是非,也許有點過了。不過很多人為了融入某個群體,會故意或者是本能地變得智商下降,倒是很常見的事情。

當你與別人相處時,有些事情其實你已經明白,但還是下意識地重複一遍,就好像是為了告訴對方,你還沒有明白,你很笨,這樣對方就會很容易接納你。

而這種下意識的行為,正是為了讓自己融入到這個群體之中。但是久而久之,也許連你自己都開始覺得甚至是相信,你是真的沒有明白。

為了融入群體,你以智商下降作為代價。

而一旦融入了群體,你就會開始變得和合群,而合群的代價往往是迷失自己,忘記了自己是誰。

曾有人說:人群往往是人的墳墓。這話也許有點誇張了,但是合群的人,更容易迷失自己,容易變得平庸,容易浪費時間。

很多時候,我們只是為了讓自己顯得不那麼孤僻、不那麼格格不入,或者是為了讓自己不那麼獨孤,而強迫自己去融入到群體之中。

所以,我們不該融入群體嗎?

當然不是!

融入群體並沒有錯,人生雖然是你自己的人生,但是生活卻不是你一個人就可以的。人總是要認識其他人,與其他人相處。

在與他人相處的時候,掌握好一個度,既不會讓自己顯得孤僻,也不會因為融入群體而迷失了自己,要學會與他人相處,也要學會保持孤獨。

融入群體,是生活的必要,而孤獨能夠讓我們保持清醒,不會迷失在群體之中。

所以,我們要進入群體,同時也要在群體中保持孤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