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服裝“大佬”,狂砸2億做慈善“硬核”,一口氣輸掉7500萬

自今年,疫情發生爆發,最搶手的就是口罩,除了原本就生產和銷售的醫療企業,也許還有其他企業選擇跨行業進行生產口罩,不僅可以為國家提供幫助,還可以收穫一筆不小的“收入”。當然,如果可以蹭上“口罩概念股”,順勢漲一波股價就再好不過了。

說起搜於特這個名字,多數人並不熟悉,但是提起它旗下的品牌“潮流前線”、“森馬”、“美特斯邦威”、“以純”等等青春時尚大眾品牌,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其中“潮流前線”起初將定位於國內三、四類市場的年輕男女,同時設立三個系列,分別為淑女、時尚和校園,主要以平價和性價比高吸引客戶,其門店在2007年至2009年曾經以47%以上的年增幅進行不斷擴張。

中國服裝“大佬”,狂砸2億做慈善“硬核”,一口氣輸掉7500萬

自2014年起,國內服裝行業逐漸開始細分化、差異化等局面,搜於特面對次現象,一口氣推出了10種風格的品牌,將潮流前線門店從以往銷售單一的品牌轉化為旗下品牌的集合店。如果當時搜於特趁著“熱勁”在潮流前線這個服裝品牌上繼續改善,肯定是可以在國內中小城鎮市場中佔領一席之地的。

中國服裝“大佬”,狂砸2億做慈善“硬核”,一口氣輸掉7500萬

但是,已經上市的搜於特怎能耐得住“寂寞”好好做實業呢?

在4月10日,搜於特晚間發佈了一條公告,稱公司在一個季度虧損5000萬元-7500萬元,上年同期盈利1.07億元。至於虧損原因,搜於特隻字未提口罩的事情,而是將矛頭指向“因為受到疫情的影響,公司供應鏈管理業務上游供應商及下游客戶復工復產延緩、物流受阻;品牌服飾業務專賣店客流減少、復工復產延緩”。

總的來說,都是疫情導致的。但是,實際上說,這次疫情對於搜於特來說,並非全部是壞事。自2月11日,搜於特斥2億巨資跨行開始生產口罩,並且蹭上了口罩概念的熱潮,上漲不少股份,令許多股民都在懷疑人生,並讓搜於特趁此機會套現超4個億。而按照現在的業績,搜於特將虧損的“鍋“都甩向了疫情。

中國服裝“大佬”,狂砸2億做慈善“硬核”,一口氣輸掉7500萬

不可否認,由於疫情的爆發,對於搜於特的服裝行業產生了一定的影響,而跨行生產口罩可以說讓搜於特長了記性。

首先根據服裝行業,1月份本該是直營門店銷售收益的時候,受疫情的衝擊影響較明顯,加之居家隔離措施導致門店即使復工,客流也出現大幅度減少。短期來看,疫情對服裝行業的壓制是不可避免的,雖然將線下轉型至線上,也無法彌補疫情的衝擊。單從服裝方面,搜於特也能產生不少的損失。

其次,據瞭解,搜於特為了跨行生產口罩,一口氣簽了74臺口罩生產機器,按照當時疫情的行情,價格上肯定不會佔優勢,而且還需先付款。表明,搜於特在置辦生產機器上已經花費了大額的財力,另外,生產口罩肯定需要乾淨的生產車間,而搜於特也花費了不小數目建立了一個10萬級的淨化車間,算上口罩原材料、工人工資等等,在生產口罩上已經花足了錢。

中國服裝“大佬”,狂砸2億做慈善“硬核”,一口氣輸掉7500萬

花費這麼大價錢下,為什麼會虧損這麼多?

最新消息稱,搜於特生產口罩的機器開始運轉是在3月16日,當時只有4臺機器在生產,算下來,近75%的機器沒有投入工作,增加支出的同時沒有收益,說不虧損是騙人的。隨後2個月過去後,搜於特雖然置辦了74臺機器,但真正開工生產的只有19臺,主要原因是,口罩機器需要24小時有人看守,確保正常運轉,而搜於特沒有足夠的工人;其次,生產口罩的原材料在關鍵時期資源有限,需要花費不知幾倍的價格才能獲得。

中國服裝“大佬”,狂砸2億做慈善“硬核”,一口氣輸掉7500萬

由此可見,搜於特在生產口罩上錯過了最佳時機,及時有再多的需求,也不能與2、3月份的價格相比較了。而且,根據目前的市場來看,生產口罩的不止搜於特一家企業,還將面對比亞迪如此強大的對手,一邊是紅利即將消失的市場,一邊是處於改善中的生產線,待搜於特全面開始生產時,可能市場已經不需要口罩了。

就此來看,如果搜於特想要打好“翻身仗”,還是需要走服裝行業,至於口罩,只能說搜於特賭對了開頭,卻沒有賭對結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