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醫械代表這樣拜訪,醫生不喜歡

來源/賽柏藍

作者/半夏

前段時間,由於疫情的原因,大部分藥企都開始選擇遠程辦公。遠程辦公對於醫藥代表來說,基本和線上拜訪可以劃等號。

隨著疫情逐漸向好,各行各業開始有序復工,醫藥企業也不例外。有人說,隨著行業的發展,以後線上拜訪會成為主流,正好在這次疫情讓整個行業不得不往前邁一步。

那麼,醫生對醫藥代表是什麼態度呢?又是怎樣看待線上拜訪呢?結合賽柏藍最新的調研數據,大家共同探討一下。

近日,賽柏藍聯合醫師服務平臺,設計了“醫生對醫藥代表線上拜訪的看法”調查問卷,截至目前共回收有效問卷314份。

據瞭解,此次參與調研的醫生,有20.7%來自三級醫院,25.8%來自二級醫院,26.43%來自社區醫院,27.07%來自未評級醫療機構。覆蓋科室包括內科、外科、急診科、兒科、婦產科、骨科、腫瘤科、感染科、口腔科等多個科室。

1

醫生對線上拜訪的態度

關於疫情結束後,醫生會更接受醫藥代表線上還是線下拜訪這一問題,從調研的結果看,有超過半數的醫生認為線上線下拜訪都可以,有16.56%接受線上拜訪。

醫生對線上線下拜訪的接受程度

调查:医械代表这样拜访,医生不喜欢

可見,醫生對於線上拜訪這種形式,總體上還是比較能夠接受的。但有一個數據值得關注——只有3.5%接受線下拜訪,兩者都不接受的佔了28.66%。這表明部分醫生對於目前醫藥代表的線下拜訪,其實是不滿意的。

2

醫生更喜歡哪種形式的線上拜訪

眾所周知,線上拜訪有很多種形式,哪些是醫生更容易接受的呢?根據調研數據顯示,線上學術會議是最受歡迎的線上拜訪,其次是專業服務醫生的APP,第三是微信(1對1)交流。

醫生更接受那種線上拜訪形式

调查:医械代表这样拜访,医生不喜欢

從以上數據可以發現,打電話是最不受醫生歡迎的,只有21.97%的醫生接受電話線上拜訪。

關於打電話的頻率,絕大多數醫生更傾向一個月以上才接一次醫藥代表的電話。這個數據也從側面反映,很多醫生確實不太希望經常接到醫藥代表的電話。

醫生更接受醫藥代表電話拜訪的頻率

调查:医械代表这样拜访,医生不喜欢

相比之下,醫生對於醫藥代表微信拜訪的接受度則更高一些。接受每天微信拜訪一次的醫生比例達到21.66%。

调查:医械代表这样拜访,医生不喜欢

可能很多醫藥代表會覺得線上拜訪太難了,抱怨醫生都不回微信。有些人為了完成任務,甚至對微信拜訪的聊天記錄進行造假。事實上,從調研數據看,醫生並不是刻意不回覆,而是看到感興趣的內容才會回覆,有14.01%的醫生是普遍都會回覆的,不回覆的醫生只佔很小的比例。

调查:医械代表这样拜访,医生不喜欢

此外,對於線上學術會議,絕大多數醫生是選擇接受的,不接受的佔比不到10%。可見在疫情結束之後,醫藥代表仍有必要繼續完善線上學術會議,這能夠對線下有一個很好的補充作用。

醫生對線上學術會議的接受程度

调查:医械代表这样拜访,医生不喜欢

線上的會議形式可以是知識競賽、網絡直播、廠家在線答疑等等,其中網絡直播聽課互動是最受歡迎。

醫生對不同形式線上會議的接受程度

调查:医械代表这样拜访,医生不喜欢

總體而言,醫生對於醫藥代表線上拜訪還是普遍呈接受態度的,有22.55%感覺比較滿意,有46.82%感覺一般,不滿意的比例較低。

醫生對醫藥代表線上拜訪的滿意度

调查:医械代表这样拜访,医生不喜欢

3

什麼內容是醫生最關注的

上文分析到,絕大多數醫生在醫藥代表微信拜訪中,有關他們感興趣的內容都會回覆。那麼什麼是醫生感興趣的內容呢?調研結果顯示,醫生更關注相關疾病和診療知識,能夠根據其臨床需要提供相應產品信息,以及醫藥代表能夠有效回答與產品相關的問題。

醫生希望在醫藥代表拜訪中獲得什麼內容

调查:医械代表这样拜访,医生不喜欢

4

醫藥代表哪些方面有待完善

調研結果顯示,目前,醫生普遍認為醫藥代表在工作中仍存在一些問題。比較明顯的問題包括專業性不足,過分關注處方量忽視醫生的臨床需求,重複傳遞相同的產品信息,以及產品反饋不夠及時等。

醫生認為醫藥代表普遍存在的問題

调查:医械代表这样拜访,医生不喜欢

在拜訪的時候,有的醫藥代表沒有把握好尺度,過於頻繁拜訪和打擾,也會引發醫生的反感。根據調研數據,醫生最反感無針對性的群發消息,其次是非工作時間打擾,微信、電話拜訪頻率太高等。

醫生最反感醫藥代表的行為

调查:医械代表这样拜访,医生不喜欢

5

小結

從本次調研的結果看,醫生對醫藥代表看法還是比較正向的,只要我們努力提高自己的專業素質和溝通技巧,一定會越來越好的。

不少人認為,國家帶量採購後醫藥代表會大幅減少。一位有著10年工作經驗的醫藥代表和筆者探討時表示,這個問題不能這麼理解。臨床上的醫藥代表數量的減少但不代表消亡,更多轉型到學術化及品牌建設。

他認為,醫藥代表的價值是不可取代的,包括個人價值和產業價值。

個人價值,是沒人能替代你。當你個人的人格魅力和專業的產品能力得到臨床醫生認可時,即使哪天不在這個平臺也沒關係,因為你個人已經贏得臨床的認可,無論在什麼平臺一樣可以做得很好。

產業價值,是通過個人努力及團隊協作,進行真正合規的學術推廣,讓自身價值與產品價值相結合。在產品推廣過程中,通過學術報告及科室文獻交流學習,推廣預防勝於治療的理念,體現產品的臨床價值的同時,提高臨床治療效果。

價值的高低在於醫藥代表自己本身。只要努力,醫藥代表這一職業一樣有很好的發展前景。

本文轉載自其他網站,不代表健康界觀點和立場。如有內容和圖片的著作權異議,請及時聯繫我們(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