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代史02人民公社化運動

人民公社化實際是一場生產關係的大躍進

,企圖通過人民公社,使中國早日過渡到共產主義。嚴重脫離實際,造成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嚴重挫折。1958年8月,北戴河會議,通過了建立人民公社的決議。人民公社化運動發展迅猛,隨後兩個月內,全國農村基本實現了公社化。

中國現代史02人民公社化運動


人民公社的集中特點是“一大二公”,從一建立就颳起了共產風。所謂大,規模大,初級農業社數十戶,高級農業社一二百戶,人民公社一般在4000戶以上;二是經營範圍大,農林牧副漁全面發展,工農商學兵五位一體的社會基層組織。

中國現代史02人民公社化運動


所謂公,一是通過收回自留地、家禽家畜、家庭副業等,消滅生產資料私有制殘餘和擴大積累、建立社辦企業,提高公有化程度;二是實行組織軍事化、行動戰鬥化、生活集體化,大搞公共食堂、幼兒園、幸福院等。社隊內部,貧富拉平,實行平均主義的供給制或半供給制、食堂制,完全違背了按勞分配原則。

中國現代史02人民公社化運動

政社合一,各種權力集中在公社,基層生產單位沒有自主權,生產沒有責任制,勞動紀律鬆弛,經濟核算制度也被拋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