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爱情就是一见钟情

男女爱情到底是怎样开始的呢?这个是象写文章起头一样,毫无规律可言?还是象围棋象棋开局一样,就那么几招呢?我相信这样的争执永远也没有结果。爱情该怎样开局?永远没有定式可套,都可能成功,都可能失败。但也有统计学上的普遍规律可以探讨,可以探讨哪种开局失败得更多,哪种成功更多。


冬歌我是支持一见钟情式的爱情开局的,一见钟情的爱情开局,符合两情相悦,异性相吸的爱情生理学物理学基础。一见钟情式的爱情开局,只着眼于男女的外貌特征,气质音容,直观感受吸引,这样的男女激情相遇,直接碰撞产生出火花,让两人的感情更纯粹,更直观,也更灿烂。
至于有人说一见钟情起步的爱情,燃烧的快,火焰也高,但熄灭的也快。这个说法我不否定,干柴遇见烈火,能烧多旺就多旺,能烧多久就多久,只要曾经燃烧过,今生无悔,有什么不好?那种明明水火不容,因为其他原因不得不强扭在一起,尽管创造了各种物理化学环境,也加了催化剂,偶儿也能水分子分解加强一下火焰,总归不能亲密拥抱燃烧出灿烂的火焰,这样的伪爱情再长又有什么意义?
陌生男女第一次相见,你如果没有触电的感觉,对方无法引起你的激情,甚至无法凝聚你的注意力,那就说明抛开你们的其他非生理因数,作为男人女人你们无法碰撞出火花,那你们今后就很难再点燃真正的爱情之火。男人女人的初次见面,应该和雄性动物和雌性动物的初次见面一样,单纯而又简单,一眼就能分辨出是否有感觉,是否有未来。
如果作为单纯的男人和女人见面没有找到感觉,后来在了解到对方是某公司的老总,对方是某书记的女儿,对方的什么学位,对方家庭财力势力,这样慢慢找到些感觉交往起来,能燃烧起熊熊的爱情之火吗?爱情一旦沾染上权势和财富,那永远和虚伪无法剥离,也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浪漫和热恋,一切可能都是一场表演。

青年男女们无论是你们在生活工作中偶遇异性,还是亲朋好友介绍会面,或者是网络交友,冬歌都奉劝你们,第一次见面,第一观感很重要,第一观感一般容易排除其他背景因素的干扰。你们两人真有感觉就继续交往,没有感觉,碰不出火花,就趁早放弃,不要害人又害己。
一定不要相信某些老年人说的,两个人相处时间长了,慢慢就会培养出感情来。两个人相处长了,我相信能增加友情,甚至转化成亲情都可能,就是难培养起爱情。爱情不是培养出来的,是偶遇而来的,是碰撞而来的,是天降的缘分。
所谓的慢慢培养,只不过是随着对对方的了解,让双方的家庭、财富、社会关系、权势地位、工资收入等综合起作用。与其说是被爱情俘获,还不如说是被非情感因数俘获。
现在商品经济时代,非感情为基础的婚姻比比皆是,为了权势交换结合的政治婚姻,为了经济利益市场经营交换的商界婚姻,有些甚至为了一套房诱惑,为了一辆车而打动,这样的婚姻并没有错,甚至这样的婚姻只要其政治经济基础不动摇,还很持久。但选择了这样的婚姻你就别指望甜蜜的爱情,别指望燃烧的激情。爱情婚姻选择也是这样,熊掌和鱼有时是很难兼得的。

无数的文学作品都演绎同一个爱情真理,真正的爱情必然起步于一个不同寻常的初次见面,必然第一次就在对方心里打下深刻的烙印,很多就是一见钟情。你无法想象贾宝玉第一次见到林妹妹完全没有感觉,后来才在奶奶的撮合下,在林妹妹的才华打动下逐渐产生吸引力的。你也无法想象张生在第一次见崔莺莺擦不出火花,没有“十年不识君王面,始信婵娟解误人。”之感慨,还会有后面的爱情故事?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故事很多,我有一个远房表妹叫胖妹,五官端正,皮肤白皙,但在以瘦为美的当代,她130斤的体重使得她永远和美女沾不上边。胖妹家境好,人也聪明能干,就是爱情婚姻不顺利,结婚两次离婚两次,恋爱无数次,拿她的话来说,她回忆众多男友,竟然无法肯定其中一个与他有过真激情。这个不难理解,她初次结识几个男友时,我都在场,在一群女子中,她总显得不显山露水,众男士的目光永远集中不到她的身上,在受到挫折后,她只得使出杀手锏,慢慢露出她的家境,比如爷爷在台湾,比如妈妈曾经当过国企的董事长,这个谁都懂,有几个领导没有贪过?国企的董事长灰色收入会少?父亲依然还在当领导,再显耀一下门外停放的好车,那么总有男式对她的好感被慢慢培养起来,于是就开始了她新一段“爱情”,可是久经风雨的她只要交往一段时间自己也能分辨出“爱情”的真伪,于是分手,于是开始重新选择,重复同样的故事。

是啊,她除去家庭背景的砝码,把自己当成一个纯粹的女性去遭遇异性,去寻找感觉,可是她又缺乏自信,也难找到自己钟情的追求者,可是加上家庭背景的砝码,追求者多了,真爱情却没有了。
冬歌以为男女初次见面,第一观感很重要,在没有被其他条件干扰前,要相信自己的直觉,要相信自己原始的生理的感受,一见钟情比“慢慢培养”更可靠,当然这里说得是如果你还追求纯洁的爱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