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同:燈耀古都中國年

新年後的第一場大雪過後,古都大同銀裝素裹,更顯意境如畫,氣韻端雅。在古城南城牆關城內,百餘名中國傳統彩燈製作工匠正加緊製作安裝,一組組設計精妙、製作精良、色彩絢麗的彩燈在城牆上下展露姿容。在青磚黛瓦的古城背景中,在白雪映襯的冬日景象中,充滿傳統文化韻味的彩燈成為格外靚麗、喜色的符號,讓人欣悅而充滿期待的年味就這樣一點點流溢開來、濃郁起來。

精益求精·工匠心

南城牆關城內,白雪覆蓋,加緊忙碌的制燈工匠師傅們就在積雪之上忘我地工作著。現場,弧光閃動,金振鏗鏘,大家各司其職,緊密配合,清冷的冬日裡升騰著火熱的氣象。曾自洪站在雪地上,指揮著將一組新完成的大型彩燈吊裝在城牆之上。

這位四川自貢弘揚彩燈文化有限公司的現場管理人員,已有二十多年的彩燈製作經驗,他從2013年起,參與了歷屆大同古都燈會的彩燈製作。他說,走過全國很多地方,大同的燈會是最具有特色的,規模很大,品位很高,每年都有新突破,對彩燈工匠的製作工藝要求很高,很高興看到大同的古都燈會正在成為全國知名品牌。據他介紹,去年11月10日進場製作以來,百餘名來自四川自貢的彩燈工匠日夜奮戰,從早7時一直幹到晚10時多,目前彩燈製作已大部完成。

記者問現場露天工作的師傅們,適應大同冬季的寒冷嗎?樸實的工匠們憨厚地笑笑說“習慣了”。一位師傅說最難忘2014年連續幾天都是零下28攝氏度的嚴寒,他們仍然堅持工作。據介紹,彩燈製作分為美工、電工、焊工、裱糊工、架子工等工種,所用材料有幾百種,設計、製作等環節頗見匠心。一位師傅說,大同冬春季風大,為防止風吹破損,彩燈製作的品質要求更高。每年燈會期間,製作方都會留下多位工匠進行現場保障,曾自洪說,他已經連續五年在大同過年了,直到燈會結束。

據古都燈會主辦方現場負責人郭衛華介紹,燈會的主體是富有中華傳統文化特質的彩燈,今年將現代科技與傳統彩燈高度融合,應用程控技術,通過變光、變色、變圖案等方式,讓每一組傳統彩燈都“動”起來、“活”起來,增加了炫酷和律動,更加突出了傳統彩燈的文化內涵,會給遊客帶來全新的視覺體驗。

美輪美奐·大同韻

“我們的想法是,讓古都燈會成為一個充滿激情、光影絢動的舞臺,成為一個迸發火熱、歡樂互動的派對。”在南城牆關城,正在進行現場設備佈置的廣州樂拓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的李天龍對記者說。

1月20日,中國首屆國際光影大賽大同站將在古都燈會現場盛大開啟,這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