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張聲勢——美國海軍宣佈F-35C具備初始作戰能力

虛張聲勢——美國海軍宣佈F-35C具備初始作戰能力

2019年2月28日,美國海軍航空兵司令米勒中將向媒體宣佈,美國海軍接收的首批F-35C已經具備初始作戰能力( Initial Operational Capability)。外界普遍認為,美國海軍在此時突然宣佈F-35C具備初始作戰能力,主要是為了爭取更多預算,避免在主力戰鬥機性能上被美國空軍和海軍陸戰隊甩開。

所謂具備初始作戰能力( Initial Operational Capability),是北約體系下武器裝備採購和戰鬥力管理體系的術語,通常指一款裝備已經可以進行部署,美軍習慣在首批接裝單位完成換裝訓練兵有能力獨立完成維護和使用時宣佈相關裝備具備初始作戰能力。換言之,宣佈一款裝備具備初始作戰能力並不等於一款裝備已經可以進行戰場部署,而是代表這款裝備已經在接裝部隊手中具備“最基本”的作戰能力。

虛張聲勢——美國海軍宣佈F-35C具備初始作戰能力

通常,美國海軍會要求新裝備通過初始作戰測試和評估( IOT&E )後方可宣佈裝備具備初始作戰能力。但據美國媒體報道,實際上F-35項目的初始作戰測試和評估2018年12月剛剛開始,而F-35C在2018年12月12日才獲得航母“飛行安全操作”認證。對比美國海軍現在裝備的F/A-18/F“超級大黃蜂”艦載戰鬥機的項目進程,其初始作戰測試和評估開始於1999年5月,直至2001年9月美國海軍才宣佈第115戰鬥機中隊的F/A-18E/F具備具備初始作戰能力。

虛張聲勢——美國海軍宣佈F-35C具備初始作戰能力

因此外界普遍認為,美國海軍在F-35初始作戰測試和評估剛剛開始的情況下突然宣佈這款戰機已經具備初始作戰能力,並不是出於對這款戰機本身的信任,而是為了以F-35C為武器來應對來自各方面越來越大的壓力。

作為美國海軍寄予厚望的第四代戰機,F-35C將為美國海軍特別是美國航母的戰鬥力帶來脫胎換骨的改變。此前,美國國內的軍事專家紛紛指出,中俄法印等國的航母普遍裝備三代半艦載機,在這種情況下美國海軍的F/A-18E/F戰機的性能最多隻能與“陣風”艦載型和殲-15等型號平起平坐。

虛張聲勢——美國海軍宣佈F-35C具備初始作戰能力

同時,在裝備F-35的問題上,美國海軍的F-35C在A/B/C三個型號中進度最慢。相比之下,美國海軍陸戰隊已經開始將F-35B部署到海外,從黃蜂級兩棲攻擊安艦上起飛的F-35B已經在菲律賓和中國東海上進行過激光制導炸彈實彈射擊演習。今年11月30日,意大利空軍宣佈本國裝備的F-35A具備初始作戰能力。美國國內媒體紛紛指責海軍在裝備F-35的問題上拖拖拉拉。

虛張聲勢——美國海軍宣佈F-35C具備初始作戰能力

當然,F-35C自身出色的性能對於美國海軍而言具有相當大的吸引力。作為F-35家族中機翼面積最大也最堅固的型號,F-35C機體內部可以容納接近9噸燃油,在不使用外掛油箱的情況下,作戰半徑比F-35B增加約32%。

更重要的是,F-35為美國航母提供了參與包括反導和全域作戰等任務的無限可能。2019年1月17日美國政府發佈新版《導彈防禦評估報告》,在這份報告的第55頁,專門提出可以採用F-35發現上升段敵方彈道導彈的紅外型號,然後藉助這款第四代戰機的超音速巡航能力對彈道導彈進行尾追攻擊。

虛張聲勢——美國海軍宣佈F-35C具備初始作戰能力

而早在2017年4月美國海軍陸戰隊使用第211中隊F-35隱形戰鬥機為地面的“海馬斯”高機動多管火箭炮指示目標的試驗,可以看做美軍炮兵與航空兵單位在“全域作戰”中聯合作戰的一種嘗試。

因此,美國海軍迫切需要通過裝備F-35C艦載戰鬥機,保證美國海軍最強大的作戰平臺航空母艦不至於因為缺乏第四代戰機而被美軍計劃中新型聯合作戰體系拒之門外。

從這個角度考慮,即便美國海軍不顧相關測試和評估結果,草率地提前宣佈F-35C具備初始作戰能力,只要能夠搭上第四代戰機的末班車,美國海軍至少可以減輕自身受到的政治壓力。

虛張聲勢——美國海軍宣佈F-35C具備初始作戰能力

此前,美國海軍也宣佈首批裝備F-35C的戰鬥機中隊將在2021年部署在“卡爾文森”號航母上。這實際說明F-35距形成完全作戰能力還有數年時間.此前F-22作為全球第一款第四代戰機,於2004年4月開始進行初始作戰測試和評估,2005年2月通過評估,2007年12月美國空軍正式宣佈F-22具備完全作戰能力。因此我們可以推測,即便F-35在今年內完成初始作戰測試和評估,仍然需要至少兩年時間才能具備完全作戰能力。考慮到F-35C是整個F-35項目中延遲最久,技術難度最大的型號,美國海軍的F-35C機群可能還要花費多年才能最終形成完全的戰鬥力。

虛張聲勢——美國海軍宣佈F-35C具備初始作戰能力

但無論如何,我們必須要認識到,美國海空軍及陸戰隊的第四代戰機已全面湧入亞太。美國空軍和美國海軍陸戰隊均已將F-35部署到日本,美國海軍極有可能會將亞太尤其是日本作為F-35C的最優先部署方向。再加上美國空軍此前已經在日韓等地多次部署過F-22,亞太如今是全世界四代機密度最大的區域。與F-22相比,F-35隱身性能和超音速巡航能力稍遜,但航電水平和信息化作戰能力卻大幅度提升,如果將隱身能力和信息化作戰平臺互聯互通的特點結合起來,將有可能徹底改變空戰的形態。

同樣,如果想要對抗F-35,關鍵是儘快提升本方裝備的四代戰機數量,避免在主力戰機技術水平上出現代差。考慮到現代反隱身技術突飛猛進,多基地雷達、天基反隱身技術等都已經逐漸步入實用化階段,F-35C的威脅並不想西方部分媒體渲染的那樣,彷彿是“不可戰勝”。我們有理由相信,美軍宣佈F-35C具備初始作戰能力,必然會引起其他國家加緊研製和裝備艦載第四代戰機,進而推動整個海軍航空兵裝備的更新換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