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兼數職,月薪反而從一萬降到5千,如何做真正的斜槓青年?

身兼數職,月薪反而從一萬降到5千,如何做真正的斜槓青年?

一個人只擁有此生此世是不夠的,

他還應該擁有詩意的世界 ——王小波

對於大部分斜槓青年來說,斜槓的意義不單單只是為了物質,更多的是享受多元的生活。


公司新來了一個同事——小王,在做自我介紹的時候,他說:除了這份行政助理這份本職工作外,我還是一名攝影師,新媒體小編,健身教練”

聽到這裡,我們都投來了羨慕的眼光,一個妥妥的斜槓青年呀。

可惜好景不長,小王由於在幾份工作中來回切換,斡旋,不僅讓自己累得無法喘息,還因為精神狀態不佳,在工作上出了很多紕漏,犯了幾次重大的錯誤,老闆氣得直接把他的工資扣了一半,至於其他的副業,也因為沒有精力而放棄,一個好好的有志青年硬生生被斜槓給拖垮了。

身兼數職,月薪反而從一萬降到5千,如何做真正的斜槓青年?

我們先來說說什麼是斜槓青年?

斜槓青年來源於英文Slash,出自《紐約時報》專欄作家麥瑞克·阿爾伯撰寫的書籍《雙重職業》,指的是一群不再滿足“專一職業”的生活方式,而選擇擁有多重職業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

這兩年斜槓的概念火遍全國,到處可見斜槓的影子。

越來越多的人嚮往著這樣的生活,一說到斜槓青年,我們馬上就把賺錢多,業餘生活精彩與之聯繫在一起。

薛之謙:

身兼數職,月薪反而從一萬降到5千,如何做真正的斜槓青年?

林志穎:

身兼數職,月薪反而從一萬降到5千,如何做真正的斜槓青年?

林志穎:職業賽車手/歌手/演員/企業家/攝影師/摩托艇手/臺灣網絡協會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但是為什麼有人能把斜槓青年做的風生水起,而有人卻顧此失彼,白白浪費精力?


斜槓的初衷並不明確

現在相當一部人不喜歡自己的本職工作,看到別人寫文章,拍抖音,做奶茶賺了些錢,就按耐不住自己心中的慾望,也想去嘗試一下,結果沒幾個能做的好的,因為你只是把這份工作當做是一種樂趣,換句話說,這份工作可有可無,乾的不錯了,每個月會有額外幾千塊錢的收入,做的不好,也沒關係,無非就是耽誤點時間和精力。

網上最近流行一句話:別用你的興趣去挑戰人家的職業。

事實也是如此,抱著這種心態的人是註定是幹不過靠寫作,靠抖音為生的那群人。

看到這裡,有人會說:沒關係,不需要賺太多,每個月賺一千兩千就滿足了。

然而,現實中的

二八定則卻毫無懸念的告訴你:賺錢的只有百分之二十,剩下的那些,賺幾百塊都很吃力。

人家主做這個的都在步步為營,一個半路出家的人憑什麼分一杯羹?

所以,如果抱著試一試,看一看的態度去做自己的副業,那還是不要浪費自己寶貴的時間。

身兼數職,月薪反而從一萬降到5千,如何做真正的斜槓青年?

想成為斜槓,你得先有單槓

讓我們舉幾位名人做斜槓青年的案例:

林徽因:建築師/詩人/作家/教師

魯迅:作家/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翻譯家

本傑明•富蘭克林:政治家/物理學家/出版商/作家/發明家

身兼數職,月薪反而從一萬降到5千,如何做真正的斜槓青年?

拿魯迅先生舉個例子,他雖然具有多重斜槓身份,但是多重身份之下,卻隱藏一個核心的能力,那便是寫作。

因為他具有寫作這個核心能力,也就有單槓作為支撐,他才變成了文學家,在作品中,展露出自己獨樹一幟的思想,所以他成為了思想家,並且由於學過日語,他可以以另外一種方式進行寫作,於是他成為了翻譯家。

於是我們便會發現,名號雖多,核心的槓只有一個——寫作。

而我的同事為什麼沒有做好,因為除了本職工作——助理,他還是一名編輯,攝影師,健身教練,三份職業牛馬不相及,本職工作既沒有為斜槓身份添磚加瓦,斜槓身份也沒有讓本職工作聚焦從而形成長板。

這也是很多斜槓青年失敗的主要原因:斜槓的核心不是“斜”,而是“槓‘,斜槓青年都需要有一個核心的“槓”,以此來支撐著斜槓身份。


那麼,應該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斜槓青年呢?

1.定位

“現代營銷教父”的菲利普·科特勒解釋:定位就是你最有價值的地方。

上文也說道,作為一名合格的斜槓青年,最為重要的就是有個槓,作為支撐,而這個槓,就是你最有價值的地方。說白了,就是你的強項。

一說到阿里巴巴公司,我們立馬就想到了淘寶;一說騰訊,我們就會聯想到微信。

這些企業已經通過各種手段,給人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定位。

人也是一樣,再沒有強大到面面俱到的時候,我們就要找到自己身上最有價值的地方。

比如你比較擅長寫作,大可以在今日頭條等自媒體平臺開一個賬號,每天利用閒暇時間進行更新,從未打造出自己的IP,增加收益;

比如你喜歡貓貓狗狗,經常研究,那麼你就可以做一個寵物顧問,在學習的途中,還可以將知識分享給別人;

願意開導人的,大可成為導師,去幫助那些迷茫的人,這些不與主業衝突,但會提升自身軟實力的斜槓職業,才是斜槓青年應有的正確定位。

身兼數職,月薪反而從一萬降到5千,如何做真正的斜槓青年?

2.學會選擇

喬布斯說過:人生中最重要的決定,不是你要做什麼,而是你不能做什麼。真正的專注,並不是把精力放在必須重視的事情上,而是要對另外100個好主意說“不”。

發傳單可以賺錢吧,做服務員也可以賺錢,但不提倡,因為大量重複性的勞動只會增加我們的熟練程度,並不會有助於提升我們的思維。

古典老師說,高手只打甜蜜區的球

選擇成為斜槓青年,我們最好不要不看錢,也最好不要只看錢,更重要的是帶來收入的同時,這份工作能不能讓你的人生出現更多改變命運的機會,讓你有更廣闊的空間去發展自我,從而變得更加的優秀。

所以作為斜槓青年,要選擇自己擅長的並且有價值的領域。


3.專精是成為斜槓的前提

成為合格斜槓青年的前提,是先做好手頭上的事情,也就是自己的本職工作,務必做到專精。

專:專注於注一個領域。

精:精心做出成績。

而後再去考慮成為“斜槓青年”。

ppt大神秋葉老師,他同樣身兼多重職業:武漢某大學副教授,ppt製作專家,實戰網絡營銷專家,社群經濟專家。

從教授到社群經濟的跨界,看似毫無關聯,實則是在教育領域積累出通用的能力之後,才得以打破其他行業壁壘,從而實現職場的完美轉型,這也是斜槓青年必須複製的成功路徑。

他們的關係更像是這樣:

身兼數職,月薪反而從一萬降到5千,如何做真正的斜槓青年?

一切副業都是為自己的主業服務,隨著主業的不斷精進又會不斷給副業賦能。

否則,不僅容易兩頭空,最後還會像我那位同事一樣,連主業都變得岌岌可危。


4.副業也要有計劃

注意力在這個年代是稀缺的,如果副業佔據大量的時間,勢必會影響到自己的主業,所以,我們要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價值更大的事情上,從而收取更多的回報。

《失控》一書中也強調了注意力的重要性,我們不能將有限的注意力放到一些無關緊要的小事上,大部分斜槓青年之所以選擇成為斜槓,很少是因為熱愛,而是是因為可以去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情,沒有領導督促,沒有同事協作,自己一個人孤軍奮戰,但也正是因為這點,人類的惰性便會展露出來,對付惰性最好的方法就是計劃。

比如今晚要寫一篇文章,開始於幾點,結束於幾點,這些都要做到心中有數。

比如說在今日頭條寫作,一個月要獲得幾篇青雲計劃(本月首篇獎勵1000,其餘300,不限次數)

或者這個月想增加多少個粉絲等等,有了計劃,才有堅持下去的動力。

身兼數職,月薪反而從一萬降到5千,如何做真正的斜槓青年?

之所以越來越多的人選擇成為斜槓青年,那便是因為許多人在工作上體驗不到任何自我價值,從而在副業上面尋求新的突破,希望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才學,過著更有成就感的人生,並且,隨著生活成本的提高,得到一份額外的收入,何樂而不為呢?

如果你目前還不確定成為什麼樣的斜槓,請看看以下這四種:

著名大號“KNOW YOURSELF"曾經為斜槓青年做出一個非常概括性的總結:如果你不確定斜槓的職業方向,有四類斜槓職業幾乎可以和任何其他現有職業搭配:

1.寫作能力

2.教學能力

3.演講能力

4.諮詢

這四種能力幾乎可以匹配到任何的行業,所以,如果你現在比較迷茫,不知道應該從事什麼樣的副業,那麼最好從以上四種職業裡選擇一個出來。


每一個斜槓青年都應該是源於對自己的燃點探索,這樣才能持續的開發自己的斜槓能力,並且通過多重身份獲取多重收入,以及各種各樣的人生體驗。

我是李大頭先生,分享職場乾貨,專注個人成長,感謝觀看。

身兼數職,月薪反而從一萬降到5千,如何做真正的斜槓青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