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長江《瘋狂老爹》上映,學周星馳《少林足球》,畫虎不成反類犬

4月5日下午,潘長江大叔主演的網絡電影《瘋狂老爹》正版視頻平臺上映。潘叔曾經憑藉央視春晚而成為家喻戶曉的喜劇明星。不過,最近幾年來,潘叔主演乃至於客串的電影作品,都質量嚴重不過關,大有勸退我們這批老粉絲的味道,更不用說這類作品能否滿足青年觀眾的胃口了。

而這部剛剛上映的《瘋狂老爹》,能否挽回潘叔在電影藝術追求上的“名節”呢?我認為,這部電影作品想要呈現的主題當然是正面可取的,但呈現主題的方式,則依舊是潘長江式的“降低智商”,甚至於為了笑點和劇情不惜“捏造事實”。這兩點是喜劇電影的最大忌諱。劇情不真實,智商低,即使試圖呈現正能量的內容,也只能起到反面效果。

在這部《瘋狂老爹》當中,潘叔飾演一位民營私立學校的老校長,這所初中只有一個老師和五十幾個孩子,不少孩子還都輟學在家了。潘叔飾演的角色(以下簡稱潘叔)“意外假死”,潘叔的兒子要賣掉學校的地皮。而賣掉學校,意味著幾十個孩子沒有初中上了。不賣掉學校,意味著潘叔的兒子無法還清自己欠下的債款。

在這個基本的劇情矛盾之下,潘叔的兒子決定帶領初中的孩子們拿下木蘭杯足球比賽的冠軍,繼而獲得幾十萬的獎金。至此,一場初中生的“少林足球”模式展開。經過四個月的訓練,零基礎的孩子們最終拿下省級木蘭杯的冠軍,獲得獎金。這批錢,被用在了這所民營中學的建設上。

彷彿很感人!但潘長江大叔給人的感覺,是不是離開真正的鄉村生活太遠了,連基本的農村實際都不知道了呢?潘叔曾飾演過不少的鄉村形象,在我們老一代觀眾心目當中,也是紮根農村的喜劇演員。然而,這部《瘋狂老爹》呈現的內容,尤其是劇情主幹內容,基本上全然站不住腳。潘叔真的不知道農村的實際生活嗎?

比如,《瘋狂老爹》當中,潘叔角色在貧困的山區,竟然有一大塊地皮,用來蓋學校了,這是稍後兒子可以賣地皮、遣散私立初中的最大前提。恕我直言,在鄉下,真的不是隨便就可以買一塊地皮的,更不是買到手之後就可以隨便倒賣的。即使是宅基地,每位村民都有合理的平米數限制。劇情當中,買地皮的戲碼,根本上是不成立的。

第二點,角色的兒子賣掉地皮,關掉這所民營初中,孩子們就沒學上了。潘叔的這部作品,試圖反應扶危助困的主題,當然是好的。但是潘叔及其作品的意識,依舊停留在七八十年代的鄉土中國。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中國可以肯定地說一句,沒有任何一個鄉下,九年義務教育是靠什麼私立初中維繫的。

關掉這所私立初中,孩子們就得去幾十公里外的學校上學,這一點,並不符合實際情況。而這一點,又是這部電影的最大劇情前提。喜劇片,最大的劇情前提是虛構的,以後所有的笑點都顯得鬧騰,而所有的抒情劇情,都顯得不過是造作的煽情罷了。創作者已然缺少了基本的劇情誠信,讓以後的劇情立不住了。

第三點,整個私立初中,只有一位老師,這個劇情玩笑,是對教育工作很大的誤解。師資力量是一所民營初中的重要審定標準,師資力量不足,根本不會獲得辦學的資格。即使是非私立中學,也不存在只有一位老師的情況。九年義務教育,不是鬧著玩的,沒有一處地方是“如此悲慘”的。《瘋狂老爹》當中的這種悲慘,不是宣傳正能量,是對義務教育的誤解,甚至於是瞎說。

第四點,片中兩個輟學的孩子去城裡擺地攤,要供自己的哥哥上大學,角色聲稱,不賺錢,哥哥就沒法上大學了。《瘋狂老爹》的編劇社會認知,到底停留在什麼年代?潘叔面對這樣的劇情,難道不應該提出一位演繹老前輩應有的質疑嗎?中國任何一所大學的助學貸款,都是及時足額的,這根本不是一句空話。讓九年義務教育都未完成的孩子輟學擺地攤,供大學生,這樣的喜劇,我覺得噁心,而不是好看。我們當然還有貧困生,但因為貧困就沒法上大學的,能夠舉出任何一個反例嗎?

第五點,別人訓練了好多年,拿不到第一,片中主角訓練了四個月,就讓零基礎的孩子拿到省賽第一了?這是戲劇點,還是侮辱影迷智商的點呢?年前曾小範圍點映的電影《奪冠》當中,呈現了中國女排們的光輝事蹟。而在這部電影當中,片中角色郎平老師直言,幾十年前,您說拼毅力,還可以,現在是拼技術了,是科技細節上的勝利了。

《奪冠》當中,教練改變以後拼毅力的錯誤模式,在很多細節上下功夫,打比賽,才讓中國女排再次走上巔峰。《奪冠》這部電影,其實值得大量體育類型的電影學習。太多的體育電影,都是練一練,拼搏拼搏,就成了第一了。真實狀態則是,光拼搏,沒用,大家都拼搏,拼搏之外,您和您的球隊,得有更高超的技術和科技含量才行。

在《瘋狂老爹》當中,故事總攻的最後結局,是經過四個月訓練的零基礎的孩子們,戰勝了全省所有的足球隊,獲得了冠軍。還是那句話,潘長江大叔面對這樣降低智商的劇情,真的不應該提出老前輩的應有質疑嗎?

《瘋狂老爹》的糜爛,具備很強的代表性。不少喜劇片,為了所謂的喜劇效果,不惜喪失基本的劇情真實,主幹內容立不住,人物人設又過分虛假,甚至於連矛盾衝突都是過分捏造了,這就造成喜劇包袱異常尷尬了。而這類作品,看似宣傳正能量,實則連基本的劇本創作的調查採訪都懶得做,處處虛假。其實,不僅潘長江大叔這樣的老一輩演員應該斥責這類作品,青年電影人,也應該自覺,不忘初心,少搞這類糜爛的東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