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愛叫杜江與霍思燕,父母多相愛,孩子多幸福

有一種愛叫杜江與霍思燕,父母多相愛,孩子多幸福

有一種愛叫杜江與霍思燕,父母多相愛,孩子多幸福

杜江、霍思燕這對模範夫妻又上熱搜了。

在綜藝節目《妻子的浪漫旅行》中,杜江給霍思燕寫了一封很肉麻的信。

有一種愛叫杜江與霍思燕,父母多相愛,孩子多幸福

信裡,杜江先是檢討自己,因為粗心和蠢笨搞砸很多事情。但因為霍思燕,讓他相信世界真的如此美好和友善。

然後花式誇讚霍思燕,“任何華服和你的光彩相比,都黯然失色;任何雲鬢花黃,都不及你素顏之萬一”。

有一種愛叫杜江與霍思燕,父母多相愛,孩子多幸福

最後還不忘小小“吐槽”,別問我愛你什麼,我是一個庸俗的人,貪圖你的美貌。

有一種愛叫杜江與霍思燕,父母多相愛,孩子多幸福

很多網友都表示,這封信看哭了,不但字寫得好、文采出眾,還是教科書級別的情書模板,值得男同胞們學習。

有一種愛叫杜江與霍思燕,父母多相愛,孩子多幸福

除了夫妻間的相處方式羨煞旁人,杜江、霍思燕對兒子嗯哼的教育方式,同樣是教科書級別的。

可能是遺傳了杜江會說情話的基因,嗯哼小小年紀就很會說甜言蜜語。

參加綜藝節目,看到霍思燕16歲的照片,不僅認出媽媽,還誇媽媽化妝好看,不化妝更好看,要給媽媽買花、鑽石、項鍊、口紅、漂亮鞋子。

被問到媽媽什麼時候會發火,嗯哼說:“媽媽從來不對我發火。”

被問到媽媽有什麼缺點,嗯哼斬釘截鐵地說:“沒有。”

有一種愛叫杜江與霍思燕,父母多相愛,孩子多幸福

在嗯哼心裡,爸爸是王子,自己是小王子,而媽媽則是小公主。

試問,誰不想要這麼一個兒子,不會耍賴撒潑、無法無天,也不會過分搗蛋、無端慪氣,而是分分鐘把媽媽寵成小公主?

還記得央視紀錄片《鏡子》中有句話說,每個孩子生下來都是一張白紙,父母就是作畫的人,白紙變成什麼樣,關鍵在父母。

高情商的孩子背後,必然站著高格局的父母。

有一種愛叫杜江與霍思燕,父母多相愛,孩子多幸福

也有人質疑霍思燕帶著孩子參加真人秀,是不是把兒子當成撈錢工具,不然怎麼會頻頻出鏡,過度曝光呢?

其實,參加節目和帶他去遊樂場是一樣的,也是一種陪伴的方式,一種成長的記錄。

三四歲的時候,是孩子跟父母培養感情的最佳時期,所以霍思燕願意讓兒子待在她身邊,晚一年再上幼兒園,這是她送給兒子最好的禮物。

只有和父母朝夕相處,孩子的童年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美好。

同樣是上綜藝節目,黃聖依母子二人的同框,幾乎是滿屏大寫的尷尬。

儘管有富麗堂皇的住宅,一人獨享的遊樂場,衣食無憂的家境和百依百順的寵愛,但是兒子安迪顯得並沒有那麼快樂。

主持人問:“如果沒有爸爸媽媽的陪伴,你會不會孤單?”

安迪雲淡風輕地說了一句“不會,因為習慣了”,特別讓人心疼。

可以看得出,黃聖依陪伴兒子的時間太少。她百般討好,一心想營造良好的媽媽形象,可兒子最喜歡的人卻是奶奶。

很多父母想方設法想要給孩子一切,卻忽略了陪伴才是最珍貴的禮物。

有一種愛叫杜江與霍思燕,父母多相愛,孩子多幸福

有一種愛叫杜江與霍思燕,父母多相愛,孩子多幸福

除了陪伴,孩子還需要來自父母的尊重。

之前和杜江參加《爸爸去哪兒》,四歲的嗯哼就展現了強大的詞彙量和無比清奇的腦回路。

那時候,不少觀眾覺得嗯哼有點嬌氣,總是愛哭,情緒就像龍捲風。

確實,用大人的思維來看,嗯哼這個孩子實在是“不乖”。他不會以大局為重,也不會剋制和隱瞞自己的小心思。

但這樣不好嗎?

有多少父母,打著“為你好”的旗號,干涉孩子的選擇,無視孩子的內心。稍有不順從,孩子就要揹負“不聽話”“不懂事”的罵名。

霍思燕夫婦在這方面做得非常好。他們很尊重兒子的天性,只要不過分,都鼓勵兒子按自己的想法去做,“挺好的,高興就好”。

杜江曾在採訪中坦言:我們在引導孩子學習優良品質的同時,也要讓他們學會如何愛自己,敢於向違背自己意願的事情說“不”。

從小到大,我們聽到最多的是“你要有出息”,而不是“你要高興”。

從小到大,我們被賦予厚望,成為人中龍鳳,但很少有人問過我們,你真正想要的是什麼,你真正喜歡什麼。

我們對成功的定義太單一,比如月薪上萬、有車有房、當上CEO、迎娶白富美。我們也太渴望成功,太著急成功,卻沒有人敢在成長中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霍思燕的一句“高興就好”,瞬間讓人熱淚盈眶。

有一種愛叫杜江與霍思燕,父母多相愛,孩子多幸福

心理學家諾費奧有一言,父母恩愛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因為父母的相處模式,是孩子最開始接觸和了解愛情與婚姻的入口。

如果你細心觀察,不難發現,在婚姻不幸的家庭中成長的孩子,很少會有和同齡人一樣的燦爛笑容。

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最大,絕大部分成年人的心理問題都可以歸咎於童年的遭遇,尤其是父母在他們的面前吵架。

楊絳在《我們的錢瑗》裡寫到,有一次她和錢鍾書帶女兒去飯店吃飯,女兒看到鄰桌的一對父母在吵架,很感慨地說:

“我一直覺得父母恩愛的小孩很幸運,因為她見過好的感情是什麼樣的,從而擁有了對健康的愛的敏銳嗅覺,然後就知道怎麼往正確的方向跑。

“所以我特別感激爸爸媽媽,因為你們相親相愛、琴瑟和鳴,所以我覺得自己是個幸運的孩子。

有一種愛叫杜江與霍思燕,父母多相愛,孩子多幸福

楊絳與錢鍾書的婚姻被世人視為典範,在父母恩愛環境下長大的錢瑗,雖然一生坎坷,但兩段婚姻都十分美滿。

錢瑗去世後,她的繼女繼子還撰文懷念她:“和母親錢瑗一起生活的20多年,是我們一生中最幸福快樂的日子。”

這正是父母相愛氛圍中教育出的孩子,會用愛來回饋世界。

回到杜江夫婦這裡,當被問到“在嗯哼眼中媽媽對他說的最多的話”時,母子倆毫不猶豫的回答都是“我愛你”。

所以你看,恰到好處的教育,不是以高人一等的身份將孩子馴化成你想要的樣子,而是讓他可以恣意奔跑嬉戲,你只需要在危險邊緣守著拉他一把。

給孩子應有的尊重和自由,孩子也自然地報以真愛。

有一種愛叫杜江與霍思燕,父母多相愛,孩子多幸福

杜江在寫給霍思燕的信裡提到,他很羨慕她結婚多年,似乎從未長大,她的世界永遠像一個孩子手中的萬花筒,晶瑩剔透,精彩紛呈。

正是因為,霍思燕真的嫁給了愛情。

所以,霍思燕不懼表達對老公和兒子的愛,會當著孩子的面和老公親吻,也會一字一句告訴兒子自己有多愛他。

他們的孩子,也會在和父母經年累月的相處中,日復一日,潛移默化,獲得接受愛、付出愛的能力。

有一種愛叫杜江與霍思燕,父母多相愛,孩子多幸福

家永遠都不是講理的地方,家講的是愛。而父母相愛,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有緣結為夫妻的,請給對方多一點愛的包容,為人父母者,請多給孩子一些愛的鼓勵。

願你也能嫁給愛情,和你的愛人擁抱著就能取暖,依偎著就能生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