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展紅旗如畫】永安槐南:茶籽林地上演“血染的風采”

  “也許我告別,將不再回來,你是否理解?你是否明白?也許我倒下,將不再起來,你是否還要永久的期待?如果是這樣,你不要悲哀,共和國的旗幟上有我們血染的風采……”上個世紀80年代末,越戰期間的一級戰鬥英雄徐良伴隨著一首紀念自衛反擊戰歌曲《血染的風采》紅遍全國。

  共和國的旗幟是紅色的,不僅有眾多類似徐良一樣的戰鬥英雄用鮮血染紅她,還有一代代的革命先烈為她拋頭顱、灑熱血,他們清楚自己是誰,更知道自己是為了誰。永安市槐南鎮大龍逢村的革命烈士黎振旺就是為了自己堅定的理想信念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紅軍的衛生員

  春暖花開,雨後的永安市槐南鎮大龍逢村,映入眼簾的是山上一片片被春雨呵護過的茶籽林,生機盎然。1894年,黎振旺出生在這個村的五丘地自然村,他年幼時就學習武術,還經常隨父親外出打擂臺,但時局動盪,讓黎振旺的武術生涯無法繼續,生活的壓力倒逼他棄武經商。

  大龍逢村歷史以來村民們都以種植茶籽樹,壓榨茶籽油出售為生活的主要來源。黎振旺長期在外闖蕩,見過大世面,他把村民們的茶籽油收購回來,通過自己的人脈關係批量銷往外地,生意做得非常紅火,在村裡已經是響噹噹的人物,成為村裡最有威望的人。

  好景不長,戰爭的烽火在燃燒,註定黎振旺的茶籽油生意挫折不斷。“聽我爺爺說,當時祖父的茶籽油在運往外地的途中經常被土匪或國民黨部隊的人搶劫一空,多幾次的血本無歸,祖父的茶籽油生意支撐不下去了。”大龍逢村村民、黎振旺的侄孫黎聯湧回憶起爺爺對他講伯公的革命故事。

【風展紅旗如畫】永安槐南:茶籽林地上演“血染的風采”

▲黎振旺故居

  在黎振旺的故居,黎聯湧將爺爺講的故事重新講述一遍。他說,伯公的茶籽油生意經營不下去了,只能成天呆在家中,1942年的一天,48歲的祖父黎振旺目睹了村裡路過一支舉著紅旗的隊伍,村裡人都說這支隊伍是窮苦人家自己的隊伍,是為我們百姓打仗的隊伍。他喜出望外迎上這支隊伍,得知這是一支共產黨領導的閩中游擊隊,其中一名名叫陳鬱文的隊員在躲避國民黨追捕時身負重傷,無法跟隨部隊行動,黎振旺並將他收留在家中,像親人一樣照顧,用自家產的茶籽油為他療傷,幫助他藏身脫險。

【風展紅旗如畫】永安槐南:茶籽林地上演“血染的風采”

▲紅軍洞

  過了幾日,陳鬱文的傷勢稍有好轉,為了躲避國民黨軍隊的搜捕,黎振旺把他安排在家對面山頭的一個天然石洞裡邊,每天堅持送飯菜,定期用茶籽油消毒傷口,直到傷口痊癒後,送他上路去尋找部隊。大龍逢洞穴藏紅軍的消息也在村裡傳開,之後在這個洞穴中黎振旺“接待”過來往的紅軍數次,受傷的紅軍都用過黎振旺從家裡帶來的茶籽油療傷。後來,人們將黎振旺稱為紅軍的“衛生員”,這個藏身的洞穴也被命名為“紅軍洞”。


紅軍的後勤保障員

  槐南鎮是永安最偏遠的鄉鎮,而就在這個小鎮有全國單體交易最大的古銀幣交易市場。每逢墟日,全國各地古銀幣商趕到這裡搶商機,這裡古銀元文化歷史悠久,還流傳著一段紅軍銀緣故事。

  1934年,40歲的黎振旺聽說中國工農紅軍第九軍團返回永安途中,在槐南籌措銀元,槐南人紛紛響應捐出5000多枚銀元支援紅軍北上抗日,黎振旺也慷慨解囊,捐出自家收藏的銀元,他和所有為紅軍捐銀元的槐南人用實際行動為後人留下了這段可歌可泣的紅軍銀緣故事。

  黎聯湧說,一向仗義的伯公深受村民的愛戴,他見多識廣,主意較多,村民們都願意聽他的,也願意跟著他幹。“紅軍洞”藏紅軍的故事傳開後,途經的紅軍決定在大龍逢村建立信息聯絡地,並委任黎振旺為當地的聯絡員。在擔任聯絡員期間,黎振旺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成為一名共產黨員,此後,有了黨員身份的黎振旺經常為游擊隊帶路、送信,提供食宿,幫助藏身。

  1943年,閩中工委書記林大蕃和林志群在大龍逢村開展地下工作時,開會地點都交給黎振旺去選擇,自己的家、鄰居的家、土地廟、“紅軍洞”……對當地熟悉的黎振旺掌握著遊走的會場。在保護好紅軍的同時,黎振旺又多了一個身份——紅軍的後勤保障員。


英勇就義報桑梓

  1945年,大龍逢村來了3 個周邊的大田縣人,他們在村裡的茶籽林裡做長工,時間長了,村裡保護共產黨隊伍的故事都聽說了,他們3 人並使起了壞心眼,為了個人私利回去給國民黨通風報信。

  同年3月16日,黎振旺身份暴露,被國民黨逮捕。為了逼出紅軍名單,國民黨對他進行了刑訊逼供,鞭子抽他身、辣椒水灌他嘴……百般折磨讓黎振旺吃盡了苦頭,但他沒有屈服,也沒有出賣組織和自己的同志。

【風展紅旗如畫】永安槐南:茶籽林地上演“血染的風采”

▲黎振旺被槍斃的地點——茶籽林

  茶籽樹在哭泣、山河在嗚咽。國民黨使出萬分努力,也不見得在黎振旺身上得到任何有價值的東西,最終決定槍斃黎振旺,在村裡的茶籽林執行槍決,隨著一聲槍聲,他倒在了茶籽林中,鮮血染紅了這片茶籽地,51歲的黎振旺英勇就義。

  槐南鎮文化站站長羅志傑在整理黎振旺烈士的生前事蹟時,瞭解到黎振旺英勇就義時,村民們都流著淚前去送行,後人還為他建了一座烈士墓。

  1983年8月,這座黎振旺烈士墓被列入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如今,槐南鎮建立紅色文化傳承基地和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將槐南紅色文化傳承下去,讓中小學生聽紅色故事、傳承烈士精神。

記者:魏興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