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心聲】我不是天才,靈感也從來沒有訪問過我……

【大師心聲】我不是天才,靈感也從來沒有訪問過我……


1、“我不是天才,靈感也從來沒有訪問過我,數學是笨人學的。”——吳文俊


吳文俊(1919-2017),出生於上海,祖籍浙江嘉興,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系統科學研究所名譽所長。


吳文俊畢業於交通大學數學系,1949年,獲法國斯特拉斯堡大學博士學位;1957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91年,當選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陳嘉庚科學獎獲得者 ,2001年2月,獲2000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吳文俊的研究工作涉及數學的諸多領域,其主要成就表現在拓撲學和數學機械化兩個領域。他為拓撲學做了奠基性的工作;他的示性類和示嵌類研究被國際數學界稱為“吳公式”,“吳示性類”,“吳示嵌類”,至今仍被國際同行廣泛引用。


1974年以後,吳文俊開始研究中國數學史。作為一位有戰略眼光的數學家,他一直在思索數學應該怎樣發展,並終於在對中國數學史的研究中得到啟發。中國古代數學曾高度發展,直到14世紀,在許多領域都處於國際領先地位,是名符其實的數學強國。但西方學者不瞭解也不承認中國古代數學的光輝成就,將其排斥在數學主流之外。吳文俊的研究起到了正本清源的作用。他指出,中國傳統數學注意解方程,在代數學、幾何學、極限概念等方面既有豐碩的成果,又有系統的理論。代表作《幾何定理的機械化證明》、《數學機械化》等。


【大師心聲】我不是天才,靈感也從來沒有訪問過我……

2、“讀書要從薄到厚,在從厚到薄。”——華羅庚


華羅庚(1910-1985),出生於江蘇常州金壇區,祖籍江蘇丹陽,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聯邦德國巴伐利亞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研究員、原所長。


1924年華羅庚從金壇縣立初級中學畢業;1931年被調入清華大學數學系工作;1936年赴英國劍橋大學訪問;1938年被聘為清華大學教授;1946年任美國普林斯頓數學研究所研究員、普林斯頓大學和伊利諾大學教授;1948年當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0年春從美國經香港抵達北京,在歸國途中寫下了《致中國全體留美學生的公開信》,之後回到了清華園,擔任清華大學數學系主任;1951年當選為中國數學會理事長,同年被任命為即將成立的數學研究所所長;1954年當選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至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委會委員;1955年被選聘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82年當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1983年被選聘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1985年當選為德國巴伐利亞科學院院士。


華羅庚主要從事解析數論、矩陣幾何學、典型群、自守函數論、多複變函數論、偏微分方程、高維數值積分等領域的研究;並解決了高斯完整三角和的估計難題、華林和塔裡問題改進、一維射影幾何基本定理證明、近代數論方法應用研究等;被列為芝加哥科學技術博物館中當今世界88位數學偉人之一;國際上以華氏命名的數學科研成果有“華氏定理”、“華氏不等式”、“華—王方法”等。代表作《堆壘素數論》、《數論導引》、《典型群》、《從單位圓談起》、《數論在近似分析中的應用》、《優選學》等。


【大師心聲】我不是天才,靈感也從來沒有訪問過我……


3、“名師不一定出高徒,嚴師才能出高徒。”——蘇步青


蘇步青(1902-2003),浙江溫州平陽人,祖籍福建省泉州市,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著名的數學家、教育家,中國微分幾何學派創始人,被譽為“東方國度上燦爛的數學明星”、“東方第一幾何學家”、“數學之王”。


1927年畢業於日本東北帝國大學數學系,1931年獲該校理學博士學位,1948年當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年被選聘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1978年後任復旦大學校長、數學研究所所長,復旦大學名譽校長、教授。


從1927年起在國內外發表數學論文160餘篇,出版了10多部專著,他創立了國際公認的浙江大學微分幾何學學派;他對“K展空間”幾何學和射影曲線的研究。他創建了中國微分幾何學派,晚年創建開拓了計算幾何新的研究方向。


他先後在仿射微分幾何、射影微分幾何、一般空間微分幾何及射影共軛網理論等方面做出了傑出的貢獻,創建了國際公認的中國微分幾何學派;在70多歲高齡時,還結合解決船體數學放樣的實際課題,創建和開始了計算幾何的新研究方向。蘇步青的研究方向主要是微分幾何。蘇步青的大部分研究工作是屬於仿射微分幾何學和射影微分幾何學方向的。此外,他還致力於一般空間微分幾何學和計算幾何學的研究。他創立了國際公認的浙江大學微分幾何學學派。


自1931年到1952年間,蘇步青培養了近100名學生,在國內10多所著名高校中任正副系主任的就有25位,有5人被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連解放後培養的3名院士,共有8名院士學生。在復旦數學研究所,蘇步青更有形成了三代四位院士共事的罕見可喜現象。代表作《微分幾何學》、《射影曲線概論》、《射影曲面概論》、《蘇步青業餘詩詞鈔》、《數與詩的交融》。


來自東方歷史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