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的心靈課》—第二篇/第二十一章

讀書筆記《媽媽的心靈課——孩子、家庭與外面世界》

THE CHILD THE FAMILY AND THE OUTSIDE WORLD

第二篇:家庭與小孩/第二十一章:雙胞胎的喜與憂

讀書筆記 ||《媽媽的心靈課》—第二篇/第二十一章

一個家庭有雙胞胎是件驚喜,像是上天的禮物,雙胞胎生活的日子是會很有趣有意思,特別是同卵雙胞胎,性別相同,長相剛開始很相似。

但是在心理層面,一個寶寶在成長中遇到的問題,對於雙胞胎而言,卻沒有任何緩衝時間,所有成長問題似乎都會一下子出現,這會讓撫養者措手不及。

比如同胞競爭,對於雙胞胎而言,他們彼此卻沒有緩衝時間,接受另外一個的存在,而是天生地就存在了競爭者。雙胞胎不見得天生就會喜歡對方的存在,甚至還會像其他的寶寶成長中對競爭者是憎恨和排斥。

比如自我認同的發展,對於雙胞胎而言,特別是通往同卵雙胞胎,如果說父母無法將他們區分對待,當成一個獨立個體對待,這有可以會導致他們對自我認同的發展很緩慢,甚至會出現障礙。

這也意味著撫養者在撫養雙胞胎過程當中,會面對這些問題全部突然呈現出來,所以

撫養者需要對寶寶成長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有所瞭解,找到一個合適自己雙胞胎的撫養方式。


It might be said that without this primary selfishness a child's unselfishness gets clogged up with resentment.

有時會聽家長說自己孩子很自私,不會分享。但是從老溫角度來看,孩子天生就是自私的,如果不允許孩子自私,那隻會讓孩子無私利他品質發展會帶有怨恨。

其實不難理解,我們一出生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很弱小的,我們都是急需獲得一切資源來保障自己的成長,這時弱小的個體肯定會體現出很自私一面,如果這部分的需要沒有得到滿足,那這隻會妨礙孩子以後學會分享。特別是在自家孩子很喜歡玩一件玩具的時候,如果父母為了別的小孩強行要自己家孩子去分享,久而久之,那隻會讓自家孩子受傷,覺得自己的快樂得不到保障,那只有自己保護和爭取自己的快樂。這時孩子很難去發展很好的利他品質,可能長大後的利他都是帶來功利或者交換性質了。

試想,自己杯子裡的水都沒有滿,都不夠自己喝,那又怎麼有多餘的水分給別人呢?

At the start a mother must be able to give her baby the sense of possession, and the feeling that he has control over her, the feeling that she has been created for the occasion.

每個寶寶都希望能夠獨自全部佔有母親,雙胞胎寶寶也同樣如此。但是因為有時雙胞胎寶寶會給母親帶來不小的照料負擔,會讓母親會有顧此失彼的感覺,感覺到似乎兩個寶寶都會是同時對自己有所需求,自己似乎沒辦法完全滿足寶寶希望獨佔母親的期待。

不過老溫會覺得,這是一種關係的體驗,並不是說真的母親的全部時間都給一個寶寶。而是說,母親對寶寶的回應質量會影響到寶寶是否感受到自己完全佔有媽媽。這就意味著,媽媽需要針對寶寶對回應的需求的節奏來調整自己的節奏,而不是試圖一次性滿足所有寶寶。比如每個寶寶對餵奶的需求會有不同的節奏,這需要媽媽細心去發現,希望針對不同寶寶在不同時間裡進行餵奶。

For indeed each baby has his own time for welcoming a brother or sister; and it is an important moment when a little child can genuinely 'allow' (that is, give) his mother a new pregnancy.

這也是老溫一直說的,每個孩子都需要緩衝時間去適應和接受弟弟或者妹妹的到來,因為孩子會很害怕即將到來的弟弟妹妹會分走屬於自己的父母愛。但是雙胞胎在這方面就有些悲催,一出生就要面對一個競爭對手來分走父母愛的危險,這種同胞競爭都是伴隨成長,根本沒有機會去緩衝和消化。

如果母親不能幫助雙胞胎去消化這樣的威脅和壓力,雙胞胎會一直都處於感受來自對方的威脅,在關係當中會很沒有安全感,也很敏感,也會對別人有所敵對,隨時都會警惕著別人就像警惕父母是不是要嫌棄自己。

As a matter of fact she will find her aim is not to treat each child alike, but to treat each child as if that one were the only one.

雙胞胎再怎麼相似也是獨立的個體,他們都是不彼此的影子。而父母對待雙胞胎的態度會影響著孩子對各自的看法,如果父母只是覺得把雙胞胎的相似性看成好玩,而不能嚴肅地對待雙胞胎的不同或者認不清這些不同點,這會讓孩子各自對自己身份認同產生混淆,總是會無意識地去表現自己,無法容忍別人對自己的忽視,等等 。

在科胡特的自體心理學,科胡特會認為母親對孩子起的鏡映作用,所以孩子對自己的認識也是從母親的眼中開始。所以雙胞胎的相似是好玩,但是如果父母不嚴肅對待他們各自的不同,那會對孩子心理成長產生影響。

Later, if the twins themselves become quite confident about their identities they may enjoy exploiting their likeness to each other, and then, and not before then, is the time for fun and games on the theme of mistaken identity.

雙胞胎的相似性能成為好玩的前提是在於

雙胞胎對自己和對方不同地方很有信心,否則別人拿雙胞胎的相似性來開玩笑有可能會讓雙胞胎感覺到是不尊重自己,看不到自己的存在。雙胞胎只有對自己和對方不同點很有信心了,雙胞胎不會擔心父母不認真對待自己,自己不會擔心得不到父母的愛,雙胞胎才會慢慢發展出對對方的愛,兩人關係才有可能變得很和諧友愛,而不是一直處於競爭或者敵對狀態當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