鬆桃:新市民追夢橋凝聚新市民逐夢新生活

松桃:新市民追夢橋凝聚新市民逐夢新生活

——我縣“新市民·追夢橋”助推易地扶貧搬遷後續工作

自“新市民·追夢橋”工程實施以來,我縣緊緊圍繞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五個體系”建設,以搭“五橋”建“五家”為依託,從早謀劃、建體系、強引領、抓落實等方面全力服務搬遷群眾,不斷提升安置點群眾的獲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促搬遷群眾加快融入“新生活”,成為“新市民”。

松桃:新市民追梦桥凝聚新市民逐梦新生活

團山安置點。 羅騏 攝

積極謀劃部署聚合力。為紮實抓好“新市民·追夢橋”工程,充分發揮工青婦組織在黨委和政府聯繫群眾的橋樑和紐帶作用,整合力量創建工青婦聯合服務品牌,做好全縣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助推易地扶貧搬遷後續工作,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效,實現搬遷群眾可持續發展和安居樂業,促搬遷群眾實現從“搬得出”向“穩得住、能致富”轉變,印發了《松桃苗族自治縣工青婦組織實施“新市民·追夢橋”工程細化方案》,成立了以縣委副書記任組長的全縣“新市民·追夢橋”工程專班,下設辦公室和5個工作組,定期下發工作提示和會議通知,把聯合服務品牌創建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對“新市民·追夢橋”工程進行任務分解和責任分工,穩妥有序推進“新市民·追夢橋”各項重點工作。近日,根據省市縣“新市民·追夢橋”工作安排,縣委組織部率縣總工會、團縣委、縣婦聯、縣生態移民局、縣民政局等單位部門赴萬山旺家社區和大龍經濟開發區德龍新區考察學習“新市民·追夢橋”工程建設,詳細瞭解安置點社區“兩委”委員選舉、基層黨建體系建設、微工廠扶貧車間等情況。目前,全縣不斷加強和完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基層黨建體系,配套新建、改擴建學校5所,就近解決就學1045人;建設醫療衛生服務機構或醫療站點16個;有就業勞動力2萬餘人,解決就業1.6萬餘人。

松桃:新市民追梦桥凝聚新市民逐梦新生活

到大龍德龍新區考察學習“新市民.追夢橋”工程 。羅騏 攝

築牢基層基礎建體系。根據安置點搬遷規模和黨員數量等情況,組建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基層治理領導小組或聯合黨委,在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成立黨組織,以樓棟為單位設立黨小組,推行網格化管理,不斷健全完善了基層組織體系。目前,33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建立黨總支1個,黨支部10個,聯合建立黨支部5個,黨支部實現標準化規範化建設3個,打造民心黨建示範點2個,各安置點社區至少明確1名專職人員負責日常工作,工青婦均已建立安置點基層黨建體系和支部標準化建設;成立10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地社區黨支部,打造位於主城區的團山、育才2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地民心黨建示範點;成立社區,設立綜合服務辦公室、“三地”服務中心、“三就”服務中心、文化服務中心、社會服務中心、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辦公室“兩辦四中心”;嚴格按照“六個同步”要求,組建社區居民委員會、共青團、婦聯、工會、老年協會、關工委等群團組織和各類經濟組織、社會組織。堅持黨建帶群建原則,始終把群團組織建設擺到黨建格局中來抓,牢固樹立黨建、群建“一盤棋”的思想。印發了《關於進一步推動易地扶貧搬遷基層黨建體系“六類組織”作用發揮的通知》,加強安置點六類組織建設,形成以黨組織為核心、自治組織為主體、群團組織和各類社會服務組織為紐帶、經濟組織為支撐的安置點基層組織體系。按照新時代好乾部標準,擴大選人用人視野,鼓勵鄉鎮街道領導班子成員兼任安置點黨組織書記,配優配強領導班子成員;將政治素質過硬、熟悉扶貧政策、善做群眾工作的人員選配為安置點社區“兩委”委員;注重從離任村幹部、年輕黨員群眾、致富帶頭人等選配為黨小組組長和樓棟負責人,實現將黨的政治優勢轉為服務群眾的工作優勢。通過調劑一批、下派一批、招聘(招募)一批、公益性崗位安置一批等方式配齊配強工作力量。目前,33個安置點選派工作業務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14名優秀黨組織書記、35名優秀黨務工作者、41名縣鄉選派幹部到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地社區開展工作,保障社區幹部工作待遇,實現安置地黨建工作全覆蓋,打造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隊”。

松桃:新市民追梦桥凝聚新市民逐梦新生活

到萬山旺家社區考察學習“新市民.追夢橋”工程。羅騏 攝

突出政治引領促發揮。整合組織人事、扶貧、生態移民、民政、司法、教育等部門及遷入地、遷出地部門(鄉鎮)精銳力量組成駐區工作組,採取職能部門派員入駐、社區幹部代辦、預約定時服務等方式,推進“社區兩委—樓棟長—搬遷戶”的三級網格管理體系建設,實現全過程、全領域、全鏈條閉合式服務,目前,實行網格化管理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社區3個。構建易地扶貧搬遷黨建工作清單,從強化政治功能、建強黨員隊伍、加強社會治理、強化工作保障四個方面,發揮黨組織領導核心和政治引領作用著力,打造“一站式服務、五分鐘到位、十分抓落實、百分百滿意”的易地扶貧搬遷模式。加強黨組織領導下的社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社區治理機制,積極構建黨工委主導、部門主抓、多元主體參與的“民心黨建+X”社區治理模式。充分發揮黨組織的領導核心和帶動作用,繼續深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把黨的政策好、人居環境好、社會風氣好、幹群關係好“四個好”作為重要內容,走進搬遷群眾家裡開展感恩、道德、文明禮儀、家庭美德等教育培訓,引導搬遷群眾自力更生、艱苦奮鬥,促進從內心深處知恩感恩。

松桃:新市民追梦桥凝聚新市民逐梦新生活

松桃縣“新市民.追夢橋”示範點。劉子敏 攝

強化責任落實促實效。將“新市民·追夢橋”工程推進和聯合服務品牌創建工作納入黨委書記抓黨建述職評議內容。明確縣委主要領導為第一責任人、各鄉鎮(街道)黨(工)委書記為具體責任人、安置點社區黨組織書記為直接責任人的三級責任鏈條,全面構建社區黨組織領導下的多部門聯合服務責任體系。把實施“新市民·追夢橋”工程作為考核等次評定的重要依據,強化考核結果運用,壓緊壓實工作責任,引導各級領導幹部注重發揮工青婦的橋樑和紐帶作用,確保“新市民·追夢橋”工程穩步推進,取得實效。將“新市民·追夢橋”工程推進情況納入組織系統掛牌督戰重要內容,列入督查督辦事項,加大對部門目標任務完成情況的督導。通過各地探索與實踐,打造了一批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黨的建設領域典型,探索具有特色的好經驗、好做法,努力實現支部標準化規範化建設。目前,縣婦聯聯合工會、團縣委在蓼皋街道團山安置點和育才社區安置點指導成立了“新市民·追夢橋”服務中心。掛牌成立了團山、育才安置點婦聯工作站和“婦女之家”,並將團山安置點“婦女之家”創建為“省級婦女之家”。全縣安置點成立了30個“新市民·追夢橋”服務中心,婦聯工作站全部掛牌率達10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