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世雄:大量輸入後再歸納,語法才有大作用

本文是賴世雄老師2003年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採訪錄音第二部分。

賴世雄:大量輸入後再歸納,語法才有大作用

主持人:我聽說您在最初的十年當中,每天讀英文要在16個小時甚至以上。

賴世雄:真是如此,14到16個小時一點是不誇張的,主要的原因就是我利用時間儘量把我退化成嬰兒,然後再快速成長出來。我就是這樣利用高強度的練習來壓縮成長的時間,一樣地從嬰兒成長到20歲,但是我利用三年時間成長到20歲,所以嘴巴一天到晚說英語。

(要想幾年時間達到英沒人幾十年的母語水平,需要高強度的訓練)

賴世雄:大量輸入後再歸納,語法才有大作用

主持人:我特別感興趣您把自己壓縮成嬰兒這種狀態來學語言,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

賴世雄:是這樣的,必須要把自己歸零。主要是因為原來我們在臺灣那個地方,那個時候一般教我們的英語老師大部分都受到日本式的教育,被日本統領過,所以他們講的英文非常差,發音很差。

後來我開始學的時候就是接受真正的美國人的這種發音,看著他的嘴型然後鼓起勇氣跟他來講呀呀學語。當然也是有很多挫折,總以為外國人在笑我們,其實不然我們講的的確是滑稽,有些錯誤搞什麼他自然會笑,但那時候我曾經很挫折,有挫折我就不想學,後來我就覺得不行,於是我就自己要把自己想成是新生兒,就豁出去了開始呀呀學語,開始大聲說,大聲講話。

(要想往英語母語水平發展,首先就要苦學發音。)

我記得國內有瘋狂英語李老師,他的說法是對的,要大聲講。其實那個時候我年紀虛長几歲,但我就是用這樣的方式講出來。慢慢的我從會話書開始入門,當時我在跟外國人在談話的時候已經有勇氣了,不怕羞不怕醜,

但是我發覺有時候講話人家還是聽不太懂。這個情況之下就是說我可能在用詞方面、句子結構方面我可能出了大毛病。很快地我大概是學差不多三個多月後,我就開始說我要增加我的內涵,增加內涵的時候就需要看很多的書。

(模仿發音後,再學習三個月會話,發現自己講話外國人聽不懂,為了提升內涵就開始閱讀大量英文書。)

我從很簡單閱讀的書開始看起,這樣看了三年左右的時候,我發覺我越來越喜歡,當然還是有些挫折,就是單字單詞全部查完了,但發覺堆一起後意思還是不太懂,這個時候我就發覺有必要學語法了。

(大量閱讀英文書三年後,發現自己閱讀看不太懂,開始覺得要學語法。)

賴世雄:大量輸入後再歸納,語法才有大作用

主持人: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切實的感受到了學語法的必要性。

賴世雄:對,但其實還有一個偶然的機會。另外一個給我打了強心針的是,那個時候我帶了一群學弟在唱英文歌,在唱英文歌的時候剛好有一個教初中的英語老師,帶著一群初中生他們也在郊遊,一看我們在那邊唱英文歌,說這個大哥唱的還不錯。

他就對我說:“你好像蠻懂英文,你懂不懂語法”。我那時候就亂吹,我就說當然懂,他說:這樣好吧,兩個禮拜後到我們學校來教語法,就是輔導這方面的東西。

那個時候我就說好,沒問題,這個時候我再開始看語法書,我現在就給我們聽眾稍微講,在我奮發讀英文之前,語法書怎麼都看不懂的。

可是我奮發讀英文的三年之中,看了很多的英文文章,其實我自己也做一些歸納,當時我不知道那叫語法。

比如說很簡單的是桌上有本書,我們以前我在學英文的時候,可能馬上開頭是 the desk has a book of something,當然這個句子是不對的,或是There has a book have on the desk)也不對的,後來才知道有there is /there are這樣的用法,那個叫“有”,但後來再看語法書,原來是這麼一回事。

主持人:知道了there be的句型是怎麼回事。

賴世雄:對,可想而知我當時是多麼樣的差,所以在坐的聽眾朋友假如也覺得語法很難尋思,就用我這樣的方法找一個捷徑,就是你必須要先投入很多時間大量的看文章,看文章的時候你會發現你自己會開始慢慢做整理,當然很多一些參考書早已給你整理好了,你可以省了更多的事情。所以我是慢慢開始這樣學的。

語法其實就是對大量閱讀聽力的用法歸納,只不過語法書給你整理好了,就省了很多時間精力。


你認為語法的作用是什麼呢?歡迎各位在文章下方留言分享。如果覺得賴世雄老師的經驗對您有所幫助的,請不吝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