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業的小趨勢與成本核算(二)之陶瓷

製造業的小趨勢與成本核算(二)之陶瓷

一、做好成本核算的前提

生管君認為要把成本核算做到極致,首先是熟悉其成本的計算對象的產品構成{BOM(Bill of Material)物料清單}、生產工藝流程、生產週期等,其次企業應該有著成熟完整基礎數據支持,完善的數據輸入輸出系統,例如ERP管理系統。(後續生管君會另開ERP系統實際運用的模塊,敬請期待)

製造業的小趨勢與成本核算(二)之陶瓷

二、陶瓷製造業的成本計算對象:

以陶瓷產品的品種、規格或類別。根據其生產流程,成本項目的大致可以分為:原材料、燃料和動力、工資與福利費、車間經費和企業管理費用等五大成本項目,另外加上廢品損失和停工損失兩大附加成本。

三、成本核算定額成本(計劃成本)的編制

1、以陶瓷為例:(先考慮原材料,後續應該考慮燃料與動力、工資、費用、廢品損失等成本)

編制定額成本必須具備材料消耗、廢品、工時等定額以及有關計劃價格、工價等等

製造業的小趨勢與成本核算(二)之陶瓷

2、根據各個車間編制的定額成本,計算出本車間的定額總成本。(暫不考慮廢品損失,後續介紹)

實際生產中,由於不同企業生產工藝流程的不同,每個車間的半成品不斷流轉進入下一車間,數量的轉移,定額成本也亦隨之轉移不斷累加 。

一般陶瓷的工藝流程為:成型車間-上釉車間-窯爐車間-貼花烤花(電鍍)車間-包裝車間,因此陶瓷的定額成本流轉方向如下:

成型+上釉原料的定額成本(料工費)-白胎的定額成本(料工費)-彩烤瓷的定額成本(料工費)-包裝產成品的定額成本(料工費)。

產成品定額成本=各個車間定額成本之和

3、 做到這步驟時候,可能有朋友會問生管君

為什麼要採用定額成本(計劃成本)進行成本核算?

如何計算出產品的實際成本?

定額成本與實際成本的差額該如何處理?

首先,面對陶瓷生產或類似陶瓷生產如此複雜大批量、多品種、多步驟的生產企業,單純用生管君上次介紹的平行結轉分步法或品種法明顯無法適應,利用定額成本結轉(計劃成本)劃清了前後步驟車間成本管理責任者的經濟責任,避免了前步成本高低影響後步成本波動的弊病,使各車間成本核算能齊頭並進,另外定額成本跟實際成本的對比也便於進行成本分析。

其次,各個車間按照正常的單據傳遞流程進行彙總、分攤,便可以計算出各個車間本期產品的實際總成本。簡單的公式表達:本期車間半成品品實際成本=本車間期初結存+本期發生-期末結存(下篇文章詳細介紹)

最後,各個車間成本差異平行計算,各自按照本車間的產品產量計算本車間的成本差異,算完後一次全部轉給厂部,而不轉嫁給下一車間,由厂部彙總分攤到本期產成品上(還原成本),計算出產成品的實際總成本和單位成本,這樣也有利於劃清各車間的經濟責任,又避免了每個步驟進行成本還原的繁瑣。

簡單的公式表達:1、車間成本差異=車間定額總成本-本期車間半成品實際總成本

2、產成品實際總成本=產成品的定額總成本+車間成本差異

3、產成品實際單位成本=產成品實際總成本/產成品產量(下篇文章詳細介紹)

當然生管君從成本會計的角度上來分析,上面的方法避免了運用平行結轉分步法後,在產品和半成品分攤成本時的不合理化,保證了在產品實際價值跟賬面價值的一致性,將全部車間的成本差異通過厂部分攤到產成品上,提高了成本核算的準確性。

更多關注微信公眾號 企業生產計劃管控(cz99120743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