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女生包麗去世:“寄居蟹人格”你知道多少

去年,一篇《“不寒而慄”的愛情:北大自殺女生的聊天記錄》引起網友的高度關注。正讀大三的女孩包麗於去年10月9日服藥自殺陷入昏迷,隨後在ICU進行治療。

儘管已過去半年,但女孩的消息也一直牽動著網友的心。不幸的是,因救治無效,4月11日中午這個女孩還是離開了世界。

北大女生包麗去世:“寄居蟹人格”你知道多少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儘管包麗最終還是離開了這個世界,但網友紛紛表示:包麗的離開,不是追求正義的結束。大家仍然願意為包麗努力,為她討回公道。因為牟林翰仍未得到懲罰!

半年過去,我仍然記得當時瞭解包麗事件時後難以平復的心情;也仍然記得那一件件不堪回首的往事與匪夷所思的操作有多麼讓人震驚!

包麗在眾人心中是溫柔樂觀、獨立堅強的女孩。但跟牟林翰戀愛後,對方從精神上對包麗進行控制打壓,讓這個女孩一步步走向自我質疑的深淵無法自拔。

北大女生包麗去世:“寄居蟹人格”你知道多少

他從在意包麗的“第一次”開始,拿這件事作為打壓包麗的第一步。包麗從“我以前覺得我不會為做過的事情後悔到我現在覺得好後悔”,包麗的心理防線開始被擊潰,她被說服,甚至將對方的備註改為“主人”。

北大女生包麗去世:“寄居蟹人格”你知道多少

一味得妥協只會換來變本加厲,牟林翰更加得寸進尺。他讓包麗拍裸照作為“懲罰”;讓包麗紋身“我是牟某的狗”,還讓她把過程錄下來;最絕的他讓包麗去做絕育手術,並把病歷單留給他。

包麗不是沒有反擊過,但牟林翰一遍遍對包麗說“你沒資格跟我吵架,要像狗一樣認錯”。甚至還揚言要做過激行為,為了留住包麗滿足他的變態心理,他無所不用其極。

北大女生包麗去世:“寄居蟹人格”你知道多少

終於,這個姑娘再也忍受不住,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僅僅1年的時間,這個姑娘徹頭徹尾被牟林翰毀掉,她徹底失去自我。

自殺前她給牟林翰發的信息都是“遇到了熠熠閃光的你而我卻是一個垃圾”這樣的話。

看到這一幕幕,真的令我毛骨悚然。牟林翰極善於偽裝,在學校在老師同學心裡,他是優秀、有目標、重情重義的代名詞,現在來看真是諷刺。

北大女生包麗去世:“寄居蟹人格”你知道多少

事發時,他將包麗拖進醫院,事發後從沒去看望過包麗,更連一句道歉都沒有。甚至不僅沒有寬慰包麗的媽媽,還抓住她的肩膀用力晃,“你的女兒是個騙子,你的女兒不自愛,我是傳統的XX地男人。”

將所有過錯推在再也不能醒來的包麗身上!在媒體採訪中,他避重就輕,對此一概不承認。時至今日他都沒有一絲悔意。

他以愛的名義對包麗實施情感勒索,他的種種所為只想將包麗徹底變成他的玩具,這一切對他而言甚至只是場遊戲,卻要了一個女孩子的命。

北大女生包麗去世:“寄居蟹人格”你知道多少

就是這個人!!

這件事這個人讓我想起一句話“地獄空蕩蕩,魔鬼在人間”。如果你有女兒,一定要告訴她下面三件事。

1.遠離“寄居蟹人格”的男人,別輕易否定自己

關於牟林翰的行為,很多人提到“PUA”以及“寄居蟹人格”的相關名詞,前者很多人有說過,我著重說下後者。

“寄居蟹人格”指的是對方操控你的心理、情緒,一步步摧毀你的自尊和自信。如同吃掉貝殼動物一般,吃掉受害人的靈魂,最終侵入佔據他們的外殼(生命)。

這類人常見的特點有:

“嘴上的道德感極強,愛標榜自己多麼善良,經常從道德上抨擊他人”;

強調自己的付出,要求別人感恩;

習慣自抬身價,甚至不惜說謊;

打壓受害者,從根本否定對方,摧毀對方的自信和自尊;

極度自戀,從來不認為自己錯,從不反省內疚;

如果有人指出他們的缺點,他們會暴怒;

有表演天賦,變臉很快。

(相關解析來自我最愛的沒藥花園)

北大女生包麗去世:“寄居蟹人格”你知道多少

你看,牟林翰的所作所為是不是全中?也許有人看完不信,世界上怎麼會有人這麼容易被操控,但這就是事實,且國內外相關事例絕不在少數。

這類人不斷讓對方產生自我懷疑和愧疚感,從而不斷否定自己,實現他們“精神控制”的目的。

牟林翰曾不止一次對包麗說“你說你愛我,那就證明給我看”;“你說知道錯了,那你就證明給我看”。他明知道你證明不了,卻總拿這些說辭打擊你直至毀掉你。

北大女生包麗去世:“寄居蟹人格”你知道多少

如果你有女兒,一定一定要把這些說給她聽。不論她多大年齡,不論是單身還是已婚這些都要她知道。如果你的女兒曾跟你反應過來類似的經歷,一定要鼓勵她早離開早解脫,不要將希望寄託在這種人身上。他們從不會改變,只會變本加厲。

另外鼓勵孩子自信一點,更自信一點。任何時候都要肯定自己的價值。如果遇到價值觀不同也別輕易盲從。要知道這世上沒有一片樹葉是相同的,人也一樣。

北大女生包麗去世:“寄居蟹人格”你知道多少

聊得來就在一起,聊不來就散,別為不值得的人否定自己,貶低自己。堅持住自己的原則與底線!

2.教會她先學會愛自己,再去愛別人

很多家長包括我自己的父母,在我小的時候告訴我的是,做人要善良厚道,多站在別人的立場上考慮問題,吃虧是福。我們這一代成長起來的孩子,很少有人教會我們你要先愛自己再愛別人。

還有一些女孩子是在打壓的環境裡成長起來的。成年後的她們更加敏感、自卑、面對別人與自己意見相駁時,也很容易妥協。更別提受了委屈會跟父母、朋友分享,常常一人獨自承受。

北大女生包麗去世:“寄居蟹人格”你知道多少

更有甚者,在孩子受了委屈時,非但沒有安慰鼓勵,反而對她們打罵責罰,這些統統都是不對的。

臺灣女作家林奕含13歲時被老師侵犯,受困多年。當她鼓起勇氣告訴母親的時候,得到的卻是責罵與警告。最終年僅26歲的她結束了痛苦的一生。

“N號房間”的那些未成年女孩,她們經歷了非人的遭遇,大多被威脅的女孩選擇默默承受。當這件事被爆出來一些記者想採訪她們的時候,統統被拒。她們終於結束了這場噩夢,但帶來的傷痛一輩子都無法抹去。

北大女生包麗去世:“寄居蟹人格”你知道多少

這些事件讓人深思,為什麼很多孩子在遭受威脅/傷害後寧可繼續被脅迫也不告訴父母、朋友呢?就是因為害怕看到他們的反應。怕被打罵遭受二次傷害。

如果你有女兒,一定要教會她如何愛自己,讓她學著“自私”一點,忠於自我忠於內心的快樂和滿足才是最重要的。而父母也要給足她們愛與希望,讓她們知道無論經歷了什麼她們還有人可以依靠。

也一定要讓她知道,“真正屬於你的愛情不會叫你痛苦,愛你的人不會叫你患得患失。凡覺得辛苦,即是強求。真正的愛情叫人歡愉,如果你覺得痛苦,一定是出了錯,需及時結束,重頭再來。”

3.生命只有一次,我們一定要好好活著

19年10月14日,25歲的韓國明星雪莉在自己的家中結束了生命。當時消息一發出,引起全網轟動,很多人都難以相信這麼年輕的女孩去世了。

雪莉死在了鍵盤俠的手中,偏激的人用惡毒的語言攻擊她,她一直承受著巨大的壓力,直到將她推向更崩潰的中心,最終變成一發不可收拾的自毀。她曾希望得到這個世界的善待,但沒有願意向她釋放善意。

北大女生包麗去世:“寄居蟹人格”你知道多少

如果你瞭解雪莉事件的全部,你會發現她的人生並不完整。11歲離開家進入娛樂圈,家人與她的來往不密切,沒人教會她如何正確面對社會,更沒人引導她學會思考人活著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當她去世的時候,她的父親未見多難過,更多的想的卻是如何分雪莉的遺產。還有更諷刺的,當她死去後,全世界突然對她友善起來。可人生來就是健忘的物種,人們又能記住這個女孩多久?

北大女生包麗去世:“寄居蟹人格”你知道多少

如果你有女兒,一定要告訴她。人最寶貴的就是生命,越是迷茫時刻,越要記得自己的珍貴,好好的活著擁抱這隻有一次的人生。

結束生命只會讓愛你的人身心俱痛,不愛你的人不會引起他們一絲的愧疚。

就像這個渣男,等一段時間過去了,他可以用高材生的身份結婚生子過完幸福的一生,而結束生命的人卻再也沒有人生了。

寫在最後

心理學研究曾有這樣一個說法:一個人的童年經歷,特別是原生家庭,對個人性格、行為、心理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並且會長期、深遠的影響,甚至會決定一生的幸福。

所以,有女兒的父母,請一定要好好愛自己的寶貝。讓她被足夠的尊重和自信包圍,讓她身心健康的成長,讓她為自己驕傲,讓她有勇氣主宰自己的生命。

希望每個女孩子都能說出弗洛姆在《愛的藝術》裡寫的那句話:“我愛,因為我被愛”。

愛自己最重要,愛別人只是錦上添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