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畫電影中國學派,上海電影製片廠打造中國動畫“巨人的肩膀”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給幾代人提供了不少的童年記憶,其前身為東北電影製片廠卡通股,在1949年首次成立美術片組,而後搬遷至上海。


動畫電影中國學派,上海電影製片廠打造中國動畫“巨人的肩膀”


從1957年建廠以來,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便開始成立不同的部門,專門製作不同風格的動畫,其中絕大多數部門由中國古典技藝,如皮影、水墨畫等構成,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動畫,也因為獨特的“中國學派”而享譽世界。


動畫電影中國學派,上海電影製片廠打造中國動畫“巨人的肩膀”

動畫《小蝌蚪找媽媽》


當我們如今再回過頭去看那些記憶中的動畫片時,我們仍然能夠感受到在那個技術並不如當下的年代,動畫人卻以工匠精神去製作每一幀動畫,將中國的古典與當下結合,為孩子們提供了許多經典的動畫。

在上海電影美術廠創作的500多部作品中,我們熟悉的動畫就有《大鬧天宮》、《小蝌蚪找媽媽》、《黑貓警長》等。在這些貫穿幾代人記憶的動畫片中,有一部動畫不得不提,它可以說是中國動畫電影發展的里程碑鉅作,無論從故事情節還是人物的塑造上,這部電影都可以算得上是佳作,而它獨有的動畫風格更是無人能超越。


動畫電影中國學派,上海電影製片廠打造中國動畫“巨人的肩膀”


集百家之所長,打造中國動畫的獨家風格

《天書奇譚》作為中國動畫“巨人的肩膀”,結合明代羅貫中、馮夢龍著長篇小說《平妖傳》的部分章節改編而來。《平妖傳》從故事劇情上來看並非如同《西遊記》一般是被國人熟知的人物和故事情節,在運用原著進行改編的情況下,不會受到太多由於觀眾固有印象所帶來的阻礙,但改編難度仍然存在。

《天書奇譚》定位於奇幻,原著《平妖傳》在中國古典神話小說中並不算優秀,但故事中的人物卻十分有趣,而創作者在改編時選擇了保留其中有趣的人物與設定,其餘的故事情節便是通過許多的民間故事裡得來。

所以在觀看這樣一部全新的動畫時,觀眾並不會有疏離感,甚至會覺得這些本就是我們平時裡會聽到的故事,但電影又以另外的方式做了呈現,反而增加了觀看電影時的新鮮感。

  • 故事的獨特性

動畫電影總長90分鐘,講述了看守天庭珍奇書籍“天書”的袁公對書裡內容極為好奇,他偷偷觀看以後下凡將書中內容刻在石壁上,本意是想造福人間,卻不料觸犯了天條。而三隻狐狸因偷吃了仙丹,於是幻化為人形為禍人間,袁公指引天賦異稟的奇才蛋生——一個從蛋裡生出來的孩子修煉仙術,對抗妖狐。


動畫電影中國學派,上海電影製片廠打造中國動畫“巨人的肩膀”


放眼整個中國動畫的發展史,這樣的故事取材都是極其難見的。就拿上海電影美術廠自己所創的動畫《大鬧天宮》、《葫蘆兄弟》等,都是基於在國人所熟知的古典神話或小說的基礎之上二次創作而來的,雖然在故事情節和畫面上做了很大的改動,但仍然很難逃脫觀眾對原本故事的看法。

而去年爆火的《哪吒》也難逃宿命。

《天書奇譚》基於大眾並不熟悉的故事進行改編,取其精華,又汲取更多人們熟悉的神話情節,而並不僅僅只是“依葫蘆畫瓢”似的照搬,在故事整體呈現上都在中國動畫史上獨樹一幟。

  • 人物的有趣性

動畫電影《天書奇譚》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對原著《平妖傳》人物極其性格的保留。拿《大鬧天宮》和《葫蘆兄弟》等動畫電影來說,故事中都帶有原著本身的嚴肅性,而將其以動畫電影這種較為娛樂的方式展現時,便難免帶有說教的意味。


動畫電影中國學派,上海電影製片廠打造中國動畫“巨人的肩膀”


《天書奇譚》在保留原本故事內核的情況下,因為人物性格的有趣,以此來彌補了故事原本所不具備的趣味。

而《天書奇譚》的有趣也不僅僅體現在人物和故事情節的有趣上。其中三個狐妖更是妙趣橫生,每個人物,無論是主角或配角都在極力的奉獻自己的演技,或誇張或冷靜,

整整90分鐘的故事中間沒有哪一刻冷場,連路人的表情都在積極的配合。

這樣的動畫電影在國內是絕對少見的。因為動畫電影通常定位於年齡較小的受眾,在動畫的製作風格上會偏向低齡的風格,且主要會以說教為主,因此會少很多樂趣,同時也排除了大齡的觀影受眾。

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中國動畫電影美學魅力

從電影的製作精良程度,《天書奇譚》與《大鬧天宮》等一眾動畫電影相比,製作並不上精良,但從繪畫上看,至今也能感受到中國傳統繪畫的美學魅力。


動畫電影中國學派,上海電影製片廠打造中國動畫“巨人的肩膀”


而這也是自成一派——“中國學派”的原因所在。

  • 別具一格的畫風

故事所具有的天馬行空的想象,不僅能夠通過人物之間的對話甚至旁白體現出來,同時《天書奇譚》用獨具匠心的繪畫風格將故事的奇幻性也將故事本身所具有的夢幻展現出來。這種極具“個人風格”的畫風將中國深厚的文化底蘊展示出來,行雲流水般的線條,簡單卻勾勒出中國古典神話的柔和美。

這種柔軟的線條製作,不僅展現在背景圖的繪畫上,同時展現在人物的表情上。用柔和的線條去表現狐狸精的魅惑,展現人物滑稽的表情神態,柔軟的線條讓人物更加的活靈活現,動感與趣味貫穿整部電影,減少了枯燥,也降低了電影刻板的說教感。


動畫電影中國學派,上海電影製片廠打造中國動畫“巨人的肩膀”


線條美也屬於電影美學的一種。而線條美也不一定展現的是人物或者場景的柔和,同樣也能通過線條的搭建來體現力量,甚至是精神上的美感。

線條在場景和人物上,能大刀闊斧,也能精雕細琢。

簡單的幾筆便勾勒出山的巍峨,而運用於臉上時,便體現出由狐狸精變成的老婦人的狡猾。


動畫電影中國學派,上海電影製片廠打造中國動畫“巨人的肩膀”


  • 人物面部臉譜化

動畫在人物的臉上下了很大的功夫。電影中部分數人物的臉部皆是來自於戲曲中的臉譜形象,誇張了人物的表情,也更加豐富了人物的情緒表達。

如狐妖的斜眼、兩鬢的腮紅,與京劇中旦角的臉譜特點是一致的。

而主要人物蛋生的臉則是取自於《盜天書》,而全劇則取自《平妖傳》,這也正是《天書奇譚》動畫電影的取材之處。


動畫電影中國學派,上海電影製片廠打造中國動畫“巨人的肩膀”


這也足以看出製作者在極其用心的製作出一部雅俗共賞的動畫,而這部動畫的受眾也不僅侷限於孩童。

片中這樣對人物造型的處理無疑是在顛覆傳統的基礎上很好的找到了一條適合自己的路子,而這樣的顛覆不僅只是為了改變觀眾對動畫電影人物的固有想象,更是脫離前人的桎梏,使之更加靈動,更加鮮活,更具有特色。

中國動畫電影未來的出路

2019年上映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在繼2015的《大聖歸來》之後再次掀起了民眾對國產電影的觀影熱潮與激烈討論。


動畫電影中國學派,上海電影製片廠打造中國動畫“巨人的肩膀”


  • 許多人看到了中國動畫電影未來的出路,在技術越發成熟的今天,電影的畫面不斷的提升,製作不斷的精良,中國動畫電影在不斷髮展的路上找到一條自己的路。

在電影的選材上,動畫製作者們不僅侷限於重構中國古典神話故事,如《白蛇·緣起》、《大聖歸來》等,更是在結合中國古典元素的基礎之上,做了更廣闊的衍生,形成了更多不同風格的電影,如《大魚海棠》、《大護法》等。


動畫電影中國學派,上海電影製片廠打造中國動畫“巨人的肩膀”


它們在中國動畫電影原有的基礎上,有了更精良的畫面,有了更加完備的製作體系,同時也有了更廣闊的市場。

在中國動畫市場冰封多年之後,這些優秀的國產動畫一部部的呈現在觀眾面前,而市場的包容度也讓更多的動畫者投入其中。去年《哪吒指魔童降世》的票房更是擠進了中國票房榜前三。


動畫電影中國學派,上海電影製片廠打造中國動畫“巨人的肩膀”


人們對中國動畫電影的觀影熱情正在逐漸被激起,而這也為中國動畫迎來新的繁榮期打下堅實的基礎。


文|千史影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