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任3 再見前任“國產愛情片第一次”10億+"卻不是電影的勝利

誰都沒想到,2018年第一部橫掃中國電影市場的黑馬會是這部國產愛情片。1月6日下午,《前任3:再見前任》上映第九天票房已跨過10億元大關,到昨天為止已突破了12億元。它不僅蓋過檔期內所有中外大片,還將作為國產都市愛情喜劇的代表,繼續探測這一類型的市場體量。

作為一個系列的終章,《前任3》沒什麼口碑積累可言。它之所以拍到了第三部,無非是一個可控的成本、一套不必大費周章的劇本,互相勾兌後能夠產生不錯的商業效益。因而,這樣的愛情故事在市場裡總有細分的受眾,但也僅此而出。

就是這樣一部“核算周到”的商業標準件,忽然票房爆表。這是電影的勝利嗎?

看劇本,《前任3》 延續第一部風格,臺詞是段子式的,愛情是口號化的。看人物,設定是固化的,表演則是僵化的。至於鏡頭調度,除了度假村、辦公室的幾個鏡頭,片中大部分探討兩性關係問題的場景設定不是飯局就是酒局。從本質上看,它就是一些情感博主的雞湯式段子與成人向的玩笑相互勾兌的產品,有笑料但不夠高級,有淚點但有強行煽情之嫌。電影感,不存在的。

那是愛情的勝利嗎? 存疑。

電影裡有兩對情侶。餘飛和丁點這對,愛得荒唐,相處更莫名,他們的情感模式基本靠酒精與荷爾蒙推動,電影多數時間他們負責搞笑。

重點是孟雲和林佳這對。從表面看,這是個都市男女情感需求錯位的故事。男的盯住未來無憂,女的看重現實陪伴;記不清因何吵架,卻深陷於面子的拉鋸;爭吵時不願退讓,分手後又不肯放下;最愛的人未必能陪伴一生,每一個前任都是一所學校……正是這些情感錯位戳到了當今都市男女的情感痛點,如一些網絡公眾號借題發揮“誰還沒有幾個前任啊”“愛情裡出場順序很重要”“再見前任,再見青春”,當一批批觀眾帶著自己的故事借電影傷自己的情,這才發酵出了“扎心”的影評。

但往深裡想想,這部試圖探討兩性相處之道的電影,僅僅抵達了慾望的淺表。

餘飛那對,慾望在於身體和金錢———分開源於各自有“隱藏的曖昧夥伴”,療情傷只有醉生夢死這一招———他們所談與其說是愛情,毋寧說是遊戲人間的“夜店生活症候群”。在他們的生活場景裡,性是如此急吼吼又明晃晃的需求,男女之間,再沒有更高級的溝通方式。

孟雲這邊,雖努力營造深情款款的內心糾結戲,但前半段分手次日就愉快放飛的“獵豔好手”,與後半段強拗的“純情至尊寶”實在擰巴。更關鍵的是,他倆的所謂愛情不過是些俗套的糖衣炮彈。影片結尾,林佳跟“備胎”結婚生子,孟雲獲得了一位更年輕更獨立的新女伴,餘飛和丁點繼續愉快地跟身體跟慾望糾纏在一起。

歸根結底,2018年第一部超10億元的國產片其實與電影沒多少關係。這對亟需提升核心競爭力的中國電影而言,喜憂莫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