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X澳交所:全力打造鏈接資本和優質上市資源的平臺

ASX澳交所:全力打造鏈接資本和優質上市資源的平臺

作為西方發達資本市場一員,ASX澳交所在全球資本市場地位日益上升。ASX上市公司不僅成為澳大利亞本土基金資產配置標的,同時也吸引了愈來愈多的投資人。海外公司如何通過在ASX澳交所上市並據此作為拓展南半球進而進軍歐美市場的重要路徑?澳本土的創新性公司能否借力資本市場發展?上市公司掛牌後如何破改善解流動性不足局面?

《澳華財經在線》近期就相關問題,採訪了ASX澳交所分管新股發行、掛牌上市、及投資產品的執行總經理Max Cunningham 先生。

ASX澳交所:全力打造鏈接資本和優質上市資源的平臺

訪談嘉賓Max Cunningham簡介:

Max 在ASX澳交所負責資本市場相關業務的日常運營,其中包括IPO新股發行上市、已經上市的2100家公司的日常監管,以及ASX的相關投資產品,如公司債券,政府債券,ETF和類似產品。 他在ASX工作了5年半,在此之前,Max在高盛(Goldman Sachs)悉尼公司和高盛(Goldman Sachs New York)紐約公司負責資本市場業務。

(以下部分基於訪談對話及ACB News《澳華財經在線》早前相關獨家報道綜合編髮,引號內文字部分譯自MAX訪談對話)

ASX澳交所和其它資本市場有什麼不同?

對於計劃IPO登陸資本市場的公司而言,選擇一家適合的資本市場掛牌上市當是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

ASX澳交所:全力打造鏈接資本和優質上市資源的平臺

相較於其它資本市場,ASX澳交所有什麼不同?在接受ACB News《澳華財經在線》 採訪時,MAX如是總結ASX在掛牌上市層面和其它市場的不同——

“ASX澳交所對於年輕的處於早期階段的公司而言,掛牌上市相對更容易些。這些早期的運營歷史不太長的公司如果選擇在倫敦、新加坡、加拿大或者香港資本市場掛牌上市,通常只能在二板上市。當然另外一個選項是在美國單一市場上市,但掛牌的成本是十分昂貴。”

“澳大利亞資本市場另外一個顯著特徵,因為澳大利亞政府實行強制性退休金制度,所以澳大利亞擁有數量龐大的機構參與者——養老基金管理公司,他們管理著多達2萬億澳元的退休金基金併成為市場交易的主體。”

小微公司在ASX上市能否如願以償?

過去幾年間至今,澳大利亞聯邦政府出臺政策鼓勵引導資金投向中小創新公司,而不少投資人也對一些早期類公司進行了股權投資,ACB News《澳華財經在線》從不同的創業公司獲悉,大部分公司投資人希望公司未來可以在ASX上市。

ASX澳交所:全力打造鏈接資本和優質上市資源的平臺

ASX澳交所如何在鏈接資本市場層面為眾多小微創業公司提供支持?

對此,Max Cunningham在接受採訪時稱,“在扶持中小及創業型公司方面,ASX澳交所做了大量工作——ASX目前是澳大利亞本土許多孵化器項目如Fishburners, StartQon ,Stone & Chalk大的 贊助方,為上述孵化器項目庫中許多早期創業公司提供專業服務,同時ASX澳交所專業團隊投入大量時間跟蹤這些早期公司,並將它們介紹給不同類型的有望成為夥伴的風投機構。”

“當創業型公司發展到一定階段時,ASX澳交所會進一步提供支持——介紹這些公司和投行和券商對接,完成新股發行前的融資和機構投資人引進。”

“很重要一條是,ASX專業團隊向中小公司提供諮詢支持,幫助並確保這些創業型公司在合適的時間節點而非過早登陸資本市場。”

正如Max Cunningham所介紹的,相較於其它資本市場,ASX澳交所掛牌上市的門檻和費用更具競爭力。

而這也是市場投資人過去數年間看到海外公司紛紛來到澳交所上市的原因之一。

回首年初至今ASX澳交所新股發行,IPO之後上市公司二級市場股價表現參差不齊,過去一年中約有40%的IPO公司上市後股價上漲或持平,但有60%的公司上市後跌破發行價。詳見本網金融報道《澳州股市寬幅震盪 難掩年度IPO明星股票》

ASX澳交所:全力打造鏈接資本和優質上市資源的平臺

ASX澳交所本年度表現最好上市公司之一是澳大利亞本土營養保健品及膳食補充劑生產公司S66藥業(STAR COMBO PHARMA LIMITED ASX:S66),S66藥業系澳大利亞本土一家集營養品生產、加工、銷售為一體的企業,旗下擁有包括五條全自動包裝線在內的現代化生產線,其產品涵蓋系列維生素、膳食補充劑和美容護膚產品,是澳大利亞僅有的9家TGA軟膠生產許可證持有者之一,旗下擁有四個自主品牌:Costar、Living Healthy、 Amax、 J&K。

ASX澳交所上市規則更新的背後目的

然而,對於活躍在上市業務的中介機構而言,經常被客戶問及的一個話題時什麼類型公司可以在ASX澳交所掛牌上市,其中關鍵的一條是是否滿足上市守則要求。

現實情況是,2016年年底之際,ASX澳交所對上市規則做了調整,詳見本網2017年9月報道 《ASX規則改革 中國公司澳洲上市面臨新要求》(備註:彼時ASX澳交所總裁為Amanda Harkness)

上市規則的修改是不是意味著海外公司來澳上市可能面臨更多挑戰?

對此,作為負責ASX澳交所新股發行及上市業務的總經理,Max Cunningham並不這樣認為。

在Max Cunningham在接受 《澳華財經在線》採訪時坦言——

“就ASX上市規則調整而言,其目的並非令上市變得更挑戰。按照新的上市規則,新股發行在總股本中所佔最低比例不得低於20%,以使得發行新股公司募集他們所需的資金,上市規則修改,其旨在使合適(上市)得公司在正確合適的時間,以合適的上市動機在ASX掛牌。”

“事實上,新的上市規則實施後,越來愈多的公司在ASX掛牌上市,這些公司主要來源於新西蘭、美國及以色列,這些也是到ASX掛牌的海外公司主要來源國家,當然,也有數家來自中國大陸的公司在ASX澳交所成功掛牌上市。”

“總之,條件符合滿足上市規則要求、具有投資人喜愛的投資故事和前景的公司,來澳交所上市都是受歡迎的。”

在採訪中,Max Cunningham指出,對於計劃上市的公司而言,選擇合適的時間節點極為重要。而這也正是ASX專業團隊並不建議澳大利亞本土創業公司過早選擇上市的原因之一。

對此,澳大利亞資深投行人士——Richlink Capital 嘉富誠資產管理公司澳大利亞分公司CEO 蘇甦(George Su) 對此深有同感,在早前和《澳華財經在線》的交流中,蘇甦先生指出,不同階段不同時期資本市場有不同的投資主題和熱點,究其因和全球經濟和行業發展的週期性相關,目前Richlink Capital 嘉富誠重點跟蹤行業包括可以跨越經濟週期沉浮的醫療保健行業,嘉富誠年內投資的澳大利亞一家本土公司成功在ASX上市,併成為年度至今ASX澳交所IPO新股發行表現最佳的明星公司之一。

ASX澳交所:全力打造鏈接資本和優質上市資源的平臺

嘉富誠投資的這家名叫S66藥業(STAR COMBO PHARMA LIMITED ,ASX:S66ASX)的公司,是一總部位於悉尼的一家集營養品、保健品、膳食補充劑及美容護膚產品等生產、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綜合性企業,旗下擁有包括五條全自動包裝線在內的現代化生產線,也是澳大利亞僅有的9家TGA軟膠生產許可證持有者之一,旗下擁有四個自主品牌:Costar、Living Healthy、 Amax、 J&K。

該公司上市後二級市場表現靚麗,5個交易內,價量齊升,股價最高觸及2.03澳元,較0.50澳元發行價最高上漲超過3倍,成為ASX市場明星新股之一。

上市公司二級市場流動性困局如何化解

成功的IPO上市,對於一家公司而言,是邁入資本市場的第一步,之後公司的運營信息將公開呈現在公眾投資者面前,而公司的估值也將由市場決定,但部分中小公司上市後普遍面臨的一個挑戰是二級市場交易的活躍度,客觀講,流動性管理成為眾多中小公司上市後的面臨主要挑戰之一。

ASX澳交所:全力打造鏈接資本和優質上市資源的平臺

如何化解中小上市公司流動性不佳局面?

對此,在接受《澳華財經在線》採訪中,Max Cunningham給出的極有價值的參考建議是——

“上市公司解決流動性改善需要解決兩個問題,儘可能多地吸引機構投資者,同時確保有足夠的商業發展空間和前景以吸引證券經紀人最好是投資分析師的關注和跟蹤。”

“ASX每年舉辦一次中小上市公司投資峰會,最近一次本月6號在悉尼舉辦,澳交所舉辦的中小上市公司會議,為股票經紀人、相關服務機構及個體投資人之間搭建交流溝通提供了很好的平臺和幫助。”

事實上,上市公司面臨的二級市場流動性挑戰在全球資本市場普遍存在,尤其對中小上市公司而言挑戰更大,值得稱讚的是,ASX澳交所在協助中小上市公司化解困境方面做了大量的努力,儘管如此,流動性改善歸根結底最重要的動力來自於上市公司自身,作為ASX澳交所上市公司,若能夠保持業績持續增長,同時定期慷概解囊以分紅派息等形式回饋投資人,輔之以專業的投資人關係溝通和維護,相信流動性挑戰會迎刃而解,而ASX澳交所可以提供的持續融資服務也將水到渠成。

背景資料:

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簡稱澳交所,英文名字ASX Group (ASX), 曾用名 Australian Stock Exchange, Australian Securities Exchange。

ASX系全球主要資本市場之一,目前掛牌上市公司數量2338家,截至9月21號澳交所上市公司總市值為2.13萬億澳元,超過其上年度GDP總之(備註:截至今年6月底的2018財年,澳大利亞GDP總值約為1.84萬億),200餘家上市公司平均市值為9100萬澳元,過去的2017年,ASX市場全年交易總量為1.5萬億澳元。

2017年,約有143家公司在ASX澳交所掛牌上市,其中包括數家來自中國內地和香港的公司。2018年8月第,ASX市場整體平均PE市盈率在17倍左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