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福會”洋房裡的婚戀往事:名醫鄺安堃86歲二婚,遺產贈23歲保姆

雍福會是上海的米其林二星餐廳,更是一處奢華的私人會所,每年入會費高達上萬元,才能夠入會所吃飯喝茶,卻依然有人趨之若鶩。

“雍福會”洋房裡的婚戀往事:名醫鄺安堃86歲二婚,遺產贈23歲保姆

雍福會

它設在上海永福路一個佔地三畝的花園洋房裡,是一處精緻的西班牙風格建築,這裡曾經是英國駐上海領事館,產權屬於興國賓館,在此之前,它的產權屬於上海瑞金醫院名醫鄺安堃教授。

上世紀30年代,已是滬上名醫的鄺安堃與妻子宋麗華結婚後,生了兩個兒子,1940年,夫妻共同出資,在這裡買下一塊三畝大小的地皮,建造房子定居。

“雍福會”洋房裡的婚戀往事:名醫鄺安堃86歲二婚,遺產贈23歲保姆

鄺安堃

鄺家一家人在永福路252號洋房裡平靜地生活了幾十年,直到鄺安堃86歲那年,與前來照顧他的23歲小保姆朱菊仙結婚,鬧出了不小的風波,父子三人上法庭打起了爭產官司,最後將永福路252號的房子出售,三人按比例分割了財產。

不久後,鄺安堃攜少妻租房居住,並另外購置了上海華山路的一處房產,在鄺安堃以90歲高齡去世後,他的兩個兒子與朱菊仙再次打起了爭產官司,卻被上海一中院判決:鄺安堃留下的所有遺產都歸朱菊仙所有。

在這場忘年戀的背後,有著怎樣的恩怨與糾結呢?

1、妻亡後單身12年,卻與初中文化的小保姆一見鍾情

鄺安堃是廣東番禺人,1902年生,1919年赴法國里昂大學攻讀化學,1923年去巴黎大學攻讀醫科,1929年通過嚴格考試,成為第一個當上巴黎住院醫師的中國人。

1933年,鄺安堃獲得巴黎大學醫院院博士學位,歸國後任震旦大學醫學院皮膚科和小兒科教授兼主任,1934年起在廣慈醫院(今瑞金醫院)任大內科主任,後成為上海第二醫學院(今上海交大醫學院)副院長、顧問。

“雍福會”洋房裡的婚戀往事:名醫鄺安堃86歲二婚,遺產贈23歲保姆

鄺安堃

鄺安堃主攻內科,是內分泌學家,人稱“內科鼻祖”,他擅長中西醫結合治療甲狀腺、冠心病,著作累累,曾獲全國勞模稱號及法國騎士勳章,其銅像至今屹立在瑞金醫院內科大樓前。

“雍福會”洋房裡的婚戀往事:名醫鄺安堃86歲二婚,遺產贈23歲保姆

一心攻研醫學難題的鄺安堃,生活上十分樸實,全身心地撲在工作上,當髮妻宋麗華在1976年去世後,鄺安堃一直單身,並沒有再婚的想法,他自己是學醫的,身體很好,沒事還常與全家人一起在小花園裡打羽毛球,就這樣三代同堂,平靜而和睦地度過了12年時光。

1984年,82歲的鄺安堃從瑞金醫院大內科主任位置上退休回家,不久陷入了孤獨之中,寂寞情緒有時難以排遣。

他的大兒子鄺宇宏是個音樂家,已經定居加拿大,小兒子鄺宇棟是個化工方面的工程師,帶著妻兒一家三口,與老父一起住在永福路房子裡,也方便照顧他的晚年生活。

1987年,因為鄺安堃越來越衰老,自理能力下降,兒子兒媳想找個年輕保姆全天候地照看父親,在鄰居的介紹下,1987年5月,來自浙江紹興農村的朱菊仙來到了鄺家,朱菊仙只有22歲,她話不多、人很勤快麻利,對鄺安堃照顧得很周全,讓小兒子一家深感放心,也將她視為家人。

朱菊仙是個聰明好學的姑娘,雖然只有初中文化,日常卻喜歡跟著鄺安堃學習醫理,還常常向這位老前輩虛心討教,鄺安堃覺得她既體貼又聰明,漸漸的,他竟然愛上了這個比自己小63歲的姑娘,而且一往情深、不可自拔。

“雍福會”洋房裡的婚戀往事:名醫鄺安堃86歲二婚,遺產贈23歲保姆

兒子兒媳發現了他們倆之間的異樣情愫,正打算要辭退朱菊仙,哪知,他們還沒有開口,1988年10月,鄺安堃突然向兒子兒媳提出,他要與朱菊仙結婚。

兒子兒媳也是年近六旬的長者了,當然接受不了一個二十歲出頭的小姑娘來當自己的後母,鄺安堃的這一決定在家中引起軒然大波,受到全家人的反對,可他陷入情網之中,什麼也顧不得,非要和朱菊仙結婚不可。

兒子勸他說:“你要受騙上當的!”鄺安堃卻堅定地回答:“人家會對我好的。”

無論從年齡還是身份上,鄺安堃與朱菊仙都懸殊太大,因此鄺安堃屢次懇求,兒子兒媳都不同意他再婚,最終,鄺安堃有了心結,並不顧子女反對,1988年12月26日,與朱菊仙領取了結婚證。

2、父子三人上法庭打爭產官司,出售居住了50年的老宅

鄺安堃結婚後,小兒子和兒媳有種“引狼入室”的感覺,他們不相信這段相差63歲的愛情,打心底認為朱菊仙就是為了拿鄺安堃當人生跳板、為了騙取鄺安堃的家產才嫁給了這位年近九旬的老翁。

雙方爭執不下,鄺安堃為求得晚年生活平靜,索性於1989年5月向法院提起繼承訴訟,要求分割宋麗華遺產並與兩個兒子分清所得,最終,父子三人達成統一意見:將永福路房屋出售,得房款59萬美元,鄺宇宏、鄺宇棟各得10萬美元,鄺安堃得39萬美元。

“雍福會”洋房裡的婚戀往事:名醫鄺安堃86歲二婚,遺產贈23歲保姆

永福路鄺宅

此後,鄺安堃以賣房所得購置了華山路的一幢花園洋房,為了翻修華山路洋房,鄺安堃與朱菊仙在外面租住了一個只有幾十平米的老公房。

在此期間,鄺安堃將朱菊仙送到醫學院的夜大中醫班讀書,並將其戶口轉到上海,朱菊仙由於學業繁忙,另外找了保姆來照顧鄺安堃。

經過一番找回第二春的折騰,原本住在佔地三畝洋房裡的老教授,住進了襄陽南路一套狹小的老公房裡安度晚年。

1992年8月2日,鄺安堃在上廁所時突然跌倒昏迷,等被發現時已經停止了呼吸。

大殮之後,律師當眾宣佈了鄺安堃教授生前的遺囑,稱其將名下所有動產、不動產悉數贈與朱菊仙,沒有留任何遺產給兒子,鄺教授的兩個兒子提出要做遺囑鑑定,法院委託司法鑑定的結論是遺囑為鄺安堃1990年12月8日親筆簽名,並有華夏律師事務所的兩名律師作見證。

2008年1月,鄺安堃的兩個兒子再次起訴,認為鄺安堃的遺囑系朱菊仙偽造,且朱菊仙有虐待鄺教授的行為,因此主張剝奪朱菊仙的繼承權,並由兩個原告繼承父親遺產,而經過上海中院一審與高院二審,判定虐待行為無法舉證、遺囑也真實有效。

此時的朱菊仙,早已與中醫夜大班的同學結婚,並正式成為一名中醫。

雖然鄺安堃的兩個兒子並不服氣,這一爭產案也由多家電視臺播出,引起媒體廣泛關注,但鄺安堃早已與兩個兒子分割過妻子的財產,華山路洋房也是他與朱菊仙的婚後財產,並有遺囑為證,於法於理,朱菊仙都是鄺安堃全部遺產的繼承人,無法推翻。

3、這段跨越年齡與地位的黃昏戀是真愛嗎?他人心中亦真亦幻

人們往往從常理推斷認為,23歲的小保姆一定是為了財產、為了地位才嫁給86歲的老教授,但在鄺安堃逝後多年,朱菊仙都認為她與鄺安堃之間是真愛。

2002年9月,在鄺安堃逝世十年之際,朱菊仙在四川省涼山昭覺中學捐資15萬成立了“鄺安堃愛心班”,救助50名貧困學生讀完高中,其中多人考上了大學。2005年9月,朱菊仙再次捐資15萬元,成立第二個愛心班,又資助50名學生完成了高中學業。

2012年,她來到昭覺中學,看到自己與愛心班學生的合影,感嘆道:“這些孩子都考上大學,現在都出息了、工作了,我們的努力沒有白費啊!”

“雍福會”洋房裡的婚戀往事:名醫鄺安堃86歲二婚,遺產贈23歲保姆

每年清明,瑞金醫院追思鄺安堃等元老的紀念儀式

此時的朱菊仙仍住在一處舊房子裡,華山路洋房,長期被她用於出租,租金每年大約十幾萬。

看著面前這些因為窮困而險些被耽誤前程的中學生,她一定是想起了多年前的自己,因為家境窮困,只能初中畢業就出去打工,只能當臨時工、當保姆,不能繼續學業,她內心一定也在感激著鄺安堃的慷慨相助,才使自己有了改變命運的機會。

愛情本來就是複雜的,她愛鄺安堃的地位、能力、學識和財富,鄺安堃也愛她的年青、活力、好學與體貼,儘管受盡質疑,可鄺安堃生前對待兒子的堅決態度與朱菊仙在鄺教授身後的追思,至少驗證了他們之間存在著依戀、關顧與感動。

“雍福會”洋房裡的婚戀往事:名醫鄺安堃86歲二婚,遺產贈23歲保姆

那些認為80歲老人就不會熱戀的世俗想法,是可笑的,老年人與年輕人並沒有多少不同,老去的只是皮相和筋骨,而不是他們內心的感情與慾望。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老年人就彷彿被困在日漸衰老軀體裡的一個年輕人,他們更渴望能擁有青春、擁有愛情、擁有關心與體貼,更何況,鄺安堃17歲留學法國,在浪漫之都巴黎生活了整整十年,飽受愛情至上的法國文化薰陶,一旦他內心被重新點燃,就有燎原之勢,足以讓他把大家庭的平靜、年齡身份的顧慮、世俗的看法全都拋在腦後。

對於鄺安堃來說,他一定是覺得,在第一段婚姻裡他什麼也沒有帶走,該給兒子們的,他也都付出過了,可以全身心地投入第二個春天,在生命的最後時光裡,享受不同尋常的生機與活力,而這是金錢根本買不到的。

在追悼會上,鄺安堃的律師宣讀了遺囑,內容為:“朱小姐在工作上十分支持我,在生活上十分關心我,在感情上十分尊重我,使我晚年生活感到十分愉快,富有生氣。”並確認所有遺產只留給少妻朱菊仙一個人。

對於朱菊仙來說,她在這段婚姻裡收穫了平步青雲的命運:名醫夫人、千萬家產、大學文憑,也對鄺安堃充滿了感激。

“雍福會”洋房裡的婚戀往事:名醫鄺安堃86歲二婚,遺產贈23歲保姆

雍福會

對此惆悵不解的只有鄺安堃的兩個兒子,從1990年到2008年,他們整整打了二十年財產官司,幾乎一無所獲,而他們從前安福路上的家,他們多年成長的地方,卻成了上海最奢華的一處私人會所。

或許,是因為他們用中國人的傳承觀念去誤讀了並不傳統的父親,或許,是因為他們拒絕相信九旬父親心底的熱烈愛情,才寧可認為所有這一切都是朱菊仙設下的騙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