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力“優、綠、特、強、新、實” 加快構建現代農業“5+3”產業體系

著力“優、綠、特、強、新、實” 加快構建現代農業“5+3”產業體系

雅安日報/北緯網訊日前,市委、市政府印發《關於加快構建現代農業“5+3”產業體系推進特色優勢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以雅安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為核心,以建設三條百公里百萬畝鄉村振興茶葉、果蔬、果藥產業帶為載體,以建設現代農業園區(含林業類園區)為抓手,著力“優、綠、特、強、新、實”,推進雅茶、雅竹、雅果、雅藥、雅魚5大特色優勢產業全產業鏈融合發展,夯實現代農業種業、現代農業裝備、現代農業烘乾冷鏈物流3大先導性產業支撐,培育形成特色鮮明、結構合理、鏈條完整的現代農業“5+3”產業體系。到2022年,全市第一產業增加值達到100億元左右,年均增長3.6%以上;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9萬元左右,年均增長9.5%以上。

《意見》明確了加快構建現代農業“5+3”產業體系,推進特色優勢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點任務。一是建優產業基地,實施“雅字號”農產品優質生產基地建設行動,打造產業特色鮮明、要素高度聚集、設施裝備先進、生產方式綠色、助農增收顯著的現代農業產業基地,創建一批國家級、省級特色農產品優勢區。二是做強農產品加工業,實施農產品加工業提升行動,重點打造市農業園區農產品加工區、雨城區藏茶加工區、名山區茶葉集中加工區、漢源九襄食品加工區、蘆山中藥材加工區、天全冷水魚加工區、滎經竹產品加工區等農產品精深加工區,引導農產品加工企業入園集聚發展。三是培育知名品牌,挖掘“雅字號”農產品品牌文化,做大做強“天潤雅安”市級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和“蒙頂山茶”“雅安藏茶”“雅魚”“漢源花椒”“石棉枇杷”“漢源大櫻桃”“滎經天麻”等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加大重點企業自主品牌培育力度。四是推進農業綠色發展,深入推進農藥化肥減量控害、茶果蔬生物農藥替代化學農藥和有機肥替代化肥、飼料清潔化、農藥包裝廢棄物和農田殘膜回收、畜禽養殖糞汙治理、秸稈綜合利用“六大行動”,到2022年,化肥、農藥使用量實現負增長。五是提高農產品質量,探索以縣為單位建立農業產業准入負面清單制度,嚴把產地環境安全關、農業投入品生產使用關、流通銷售質量安全關,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檢測、追溯體系。六是大力發展三大先導性支撐產業,強化對雅安本土地方品種的挖掘、研發和推廣,提升現代農業裝備水平,爭創農業機械化示範縣和數字農業試點縣。七是推動農業“走出去”,積極構建川西農產品交易中心,建設西藏農產品專供、直供基地,開展產銷對接和跨產業、跨區域合作。支持優勢企業拓展國內外市場,培育茶葉出口企業。八是推進產村相融,推動農業與旅遊、教育、文化、體育、健康養老等產業深度融合,打造一批農業博覽園、農業主題公園、美麗休閒鄉村、特色小鎮,持續推動農業景觀化、景觀生態化、生態效益化。九是強化科技支撐,構建特色產業科技研發體系、集成體系和推廣體系。

《意見》強調,要堅持主體帶動,發揮園區示範引領作用,集聚政策、資金、人才等要素,推進標準化生產、品牌化營銷;支持通過債務融資、增資擴股、收購兼併、戰略重組等方式,培育一批自主創新能力強、加工水平高的大企業大集團;培育合作社、家庭農場和新型職業農民,健全服務體系和利益聯結機制,把小農戶帶入現代農業發展軌道。

《意見》還就強化財政、金融、用地、人才等支持,加強組織領導、抓好工作落實等提要求。

記者 唐小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