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李商隱《錦瑟》嘆世間人生百態

讀李商隱《錦瑟》嘆世間人生百態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聽著悠揚的琴聲,詩人眼裡華麗的琴卻無緣由的成了五十個弦,每一個弦可以撥動出不同的音調,不同的音調代表著早已過往的美麗年華。那哀怨的琴聲把詩人帶回那不堪回首的往事中。唐朝的琴最多是二十五根弦,詩人豐富的想象力把琴無端的變成五十根,詩人是想讓五十根弦把青春年華一一展現,而這樣的數字又豈能傾訴詩人那無盡的感懷。《錦瑟》是李商隱的代表作之一,其豐富的想象,典故的羅列,曾使千百年來詩歌愛好者感嘆,感覺晦澀難懂其意。

讀李商隱《錦瑟》嘆世間人生百態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李商隱作為唐朝偉大的詩人,其才華橫溢,詩風朦朧,富於幻想和爛漫氣息。莊生即莊子,是我國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是道家學說的主要創始人,與道家始祖老子並稱為“老莊”,莊子夢見自己變成了自由飛舞的美麗蝴蝶,暗示其一生不願做官,熱愛自由自在的生活。楚威王聽說莊子的才學很高,派使者帶著厚禮,請他去做相國。莊子笑著對楚國的使者說:“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可你就沒有看見祭祀用的牛嗎?餵養它好幾年,然後給它披上有花紋的錦繡,牽到祭祀祖先的太廟去充當祭品。到了這個時候,它就想當個小豬,免受宰割,也辦不到了。你趕快給我走開,不要侮辱我。我寧願象烏龜一樣在泥塘自尋快樂,也不受一國君的約束,我一輩子不做官,讓我永遠自由快樂。”望帝是一代君王,不幸國亡身死,化作一隻鳥,其鳴叫聲音淒厲,嘴裡吐血,動人心扉,名為杜鵑,真可謂壯志未酬身先死。詩人這樣運用典故,就是寄託自己的思緒,生活就是這樣的不如人願,短暫的人生有許多的無奈和迷漫,身處那樣的時代,自己的努力是那樣的微不足道。

讀李商隱《錦瑟》嘆世間人生百態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珍珠和玉石在古代來講都是高貴的奢侈品,象徵著富貴和吉祥,歷來是達官貴人的玩物,而這些的出產又是怎樣的?珠是鮫人的淚,每一滴淚化作一顆顆珍珠,在滄海之中,月圓之日,光彩閃耀的是鮫人的痛,這樣的美麗是冷冷的美。而藍田玉是在溫暖的陽光下的美,那煙霧凝化成的玉石是凡人不可知曉的合成。這樣的爛漫也只有李商隱的詩句中才會這樣超凡脫俗的浮現。全詩的主題就是最後一句“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詩人在孤獨淒涼中對往事的追憶,他的高冷和孤傲註定與當時的時局格格不入,雖然他早已知曉自己的過往在當時是迷茫和惆悵,但無力迴天。他所追求的是自由的生活,為國家有所作為,但牽扯牛李黨爭,他在政治夾縫中艱難生存,抑鬱不得志。(文中圖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